-
公开(公告)号:CN116814919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791043.5
申请日:2023-06-30
Applicant: 东北大学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提高超高强度马氏体时效不锈钢强韧性的热处理方法,属于金属热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是通过在马氏体时效硬化不锈钢均质化锻造之后,在固溶处理工艺与长时效处理工艺之间增加预时效及深冷工艺,并且在长时效之后再加一次深冷处理。具体包括:(1)固溶处理;(2)第一次深冷处理;(3)预时效处理;(4)第二次深冷处理;(5)长时效处理;(6)第三次深冷处理;采用双时效工艺+三深冷的热处理方法,解决了现有热处理工艺技术下,析出相的析出程度与奥氏体的含量及形貌的兼顾问题,最终获得超高强度同时具有超高韧性的马氏体不锈钢。
-
公开(公告)号:CN104636197A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510044977.8
申请日:2015-01-29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中心虚拟机迁移调度策略的评价方法,包括:建立当前数据中心虚拟机迁移调度策略库,并设定默认的虚拟机迁移调度策略;控制服务器设定对虚拟机迁移引起的代价进行评价所需的参数;在当前数据中心运行过程中,控制服务器调用当前数据中心的调度策略库;控制服务器遍历不同数据中心规模下的各负载类型;得到在给定的不同数据中心规模和负载类型下各个虚拟机迁移调度策略的迁移评价值。本发明结合整个的云任务完成状况,得出虚拟机迁移对云任务的影响,对各个调度策略从数据中心的不同规模和4种负载类型两个角度进行综合的评价,得出的结果能够充分反应出本发明的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507880B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1811207669.2
申请日:2018-10-1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事件驱动策略的多智能体一致性控制方法,步骤为:针对多智能体系统设计事件驱动策略的原始控制函数;设计智能体控制器间的信息传输指令;在具有有向拓扑的二阶多智能体一致性问题上,改进控制函数,并进行可行性分析;将控制函数与传输指令扩展到具有非线性动态的多智能体系统上进行有效性分析;利用智能体及其邻居在事件触发时刻的状态设计自适应方法;在智能体控制器之间的信号传输下,通过事件驱动策略的驱动函数完成对多智能体的一致性控制。本发明使用安全方便,减少了智能体之间的通信次数、多智能体之间的信息交互量以及控制器的执行次数,降低了通信的频率,加快了对事件驱动策略的多智能体一致性的控制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507880A
公开(公告)日:2019-03-22
申请号:CN201811207669.2
申请日:2018-10-1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事件驱动策略的多智能体一致性控制方法,步骤为:针对多智能体系统设计事件驱动策略的原始控制函数;设计智能体控制器间的信息传输指令;在具有有向拓扑的二阶多智能体一致性问题上,改进控制函数,并进行可行性分析;将控制函数与传输指令扩展到具有非线性动态的多智能体系统上进行有效性分析;利用智能体及其邻居在事件触发时刻的状态设计自适应方法;在智能体控制器之间的信号传输下,通过事件驱动策略的驱动函数完成对多智能体的一致性控制。本发明使用安全方便,减少了智能体之间的通信次数、多智能体之间的信息交互量以及控制器的执行次数,降低了通信的频率,加快了对事件驱动策略的多智能体一致性的控制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636197B
公开(公告)日:2017-12-19
申请号:CN201510044977.8
申请日:2015-01-29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中心虚拟机迁移调度策略的评价方法,包括:建立当前数据中心虚拟机迁移调度策略库,并设定默认的虚拟机迁移调度策略;控制服务器设定对虚拟机迁移引起的代价进行评价所需的参数;在当前数据中心运行过程中,控制服务器调用当前数据中心的调度策略库;控制服务器遍历不同数据中心规模下的各负载类型;得到在给定的不同数据中心规模和负载类型下各个虚拟机迁移调度策略的迁移评价值。本发明结合整个的云任务完成状况,得出虚拟机迁移对云任务的影响,对各个调度策略从数据中心的不同规模和4种负载类型两个角度进行综合的评价,得出的结果能够充分反应出本发明的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758161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731267.3
申请日:2023-12-15
Applicant: 东北大学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IPC: C22C38/08 , C22C38/12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14 , C22C33/02 , B22F9/04 , B22F9/08 , B22F1/17 , B22F3/15 , B22F3/17 , B22F3/18 , B22F3/24 , C21D6/02 , C21D6/00 , B82Y30/00 , B82Y40/00 , B22F5/00 , C21D8/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结构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峰异质结构的马氏体时效钢及其制备方法。按重量百分比计,其合金成分如下:Ni:18.0~21.0%,Mo:2.5~3.5%,Ti:1.0~1.8%,0.01≤Y≤0.2,C≤0.01%,Si≤0.10%,Mn≤0.10%,S≤0.008%,P≤0.008%,Fe余量。所述制备方法的工艺路线为:雾化喷粉‑低能球磨‑封装抽气‑热等静压固化成型‑锻造及轧制‑固溶+时效热处理。在低能球磨过程中加入纯Y粉,通过控制球磨的转速和球磨时间,使粉末颗粒形成表面为细晶,心部为粗晶的双峰晶粒尺寸核壳结构。利用Y元素形成的氧化物对晶界进行钉扎,确保晶界稳定性,即使在后期经过热等静压固化成型、热加工和热处理仍能保证双峰晶粒尺寸的结构特征。
-
公开(公告)号:CN115496167A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211308775.6
申请日:2022-10-25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6K9/6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裂纹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故障诊断技术领域,解决了目前在检测管道裂纹时,由于非裂纹信号的波动以及裂纹训练样本不充足,导致裂纹检测精度不高的问题。该方法,包括:控制设置于埋地管道内的漏磁检测器向前移动,得到裂缝训练样本集、非裂缝训练样本集、测试样本集,建立多传感器融合特征互监督神经网络,并基于裂缝训练样本集、非裂缝训练样本集对多传感器融合特征互监督神经网络进行多次训练,更新网络参数,得到目标多传感器融合特征互监督神经网络,基于目标多传感器融合特征互监督神经网络确定所述测试样本集中的裂纹样本。
-
公开(公告)号:CN103728144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310733003.1
申请日:2013-12-26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1M17/10
Abstract: 高速列车轮对轴箱装置试验台,属于轨道交通技术领域,是涉及一种高速列车轮对轴箱装置试验台。本发明对高速列车轮对轴箱装置的动力学分析和故障诊断研究提供有效的试验验证平台。本发明包括轨道倾角控制系统、轨道轮驱动系统、第一、第二转向架机构和车厢加载系统;轨道倾角控制系统由基础、固定在基础上的若干个千斤顶和若干个底座支撑机构组成,轨道轮驱动系统设置在轨道倾角控制系统上方,轨道轮驱动系统由第一、第二轨道轮机构、底座、电机及第一、第二减速箱组成,在底座上固定有支柱,在支柱上设置有第一、第二转向架机构,车厢加载系统设置在第一、第二转向架机构的上方,车厢加载系统由定位杆、若干个加载器、车厢组成。
-
公开(公告)号:CN103728144A
公开(公告)日:2014-04-16
申请号:CN201310733003.1
申请日:2013-12-26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1M17/10
Abstract: 高速列车轮对轴箱装置试验台,属于轨道交通技术领域,是涉及一种高速列车轮对轴箱装置试验台。本发明对高速列车轮对轴箱装置的动力学分析和故障诊断研究提供有效的试验验证平台。本发明包括轨道倾角控制系统、轨道轮驱动系统、第一、第二转向架机构和车厢加载系统;轨道倾角控制系统由基础、固定在基础上的若干个千斤顶和若干个底座支撑机构组成,轨道轮驱动系统设置在轨道倾角控制系统上方,轨道轮驱动系统由第一、第二轨道轮机构、底座、电机及第一、第二减速箱组成,在底座上固定有支柱,在支柱上设置有第一、第二转向架机构,车厢加载系统设置在第一、第二转向架机构的上方,车厢加载系统由定位杆、若干个加载器、车厢组成。
-
公开(公告)号:CN203672637U
公开(公告)日:2014-06-25
申请号:CN201320868257.X
申请日:2013-12-26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1M17/10
Abstract: 高速列车轮对轴箱装置试验台,属于轨道交通技术领域,是涉及一种高速列车轮对轴箱装置试验台。本实用新型对高速列车轮对轴箱装置的动力学分析和故障诊断研究提供有效的试验验证平台。本实用新型包括轨道倾角控制系统、轨道轮驱动系统、第一、第二转向架机构和车厢加载系统;轨道倾角控制系统由基础、固定在基础上的若干个千斤顶和若干个底座支撑机构组成,轨道轮驱动系统设置在轨道倾角控制系统上方,轨道轮驱动系统由第一、第二轨道轮机构、底座、电机及第一、第二减速箱组成,在底座上固定有支柱,在支柱上设置有第一、第二转向架机构,车厢加载系统设置在第一、第二转向架机构的上方,车厢加载系统由定位杆、加载器、车厢组成。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