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EH690-ZM+E36异种钢中厚板焊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984710A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210439974.4

    申请日:2022-04-25

    Abstract: 本发明专利提供了一种EH690‑ZM+E36异种钢中厚板焊接方法,采用适合本文涉及的异种钢焊接的自主研发的焊丝,采用气体保护焊接方法,通过调节焊接参数保证了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的整体性的同时具备优异的低温冲击韧性;所述的EH690‑ZM+E36两种钢的组织分别为回火马氏体及细小稳定奥氏体和铁素体及珠光体;本发明的优点:充分考虑所涉及两种钢的成分和相变点设计焊丝成分和焊接工艺,使得焊接热处理后的焊接接头的性能优良:屈服强度447.7~542MPa,抗拉强度为602~617MPa,均高于E36母材性能,断后延伸率≥20%,断裂位置均在E36基材侧,焊缝、粗晶区及细晶区‑40℃冲击功≥69J,满足Q690E级钢的焊接接头低温冲击韧性要求。此外,本发明对推广中锰钢在海洋工程上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一种酸性服役环境下屈服强度600MPa级耐蚀钢的闪光对焊焊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401299B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211157322.8

    申请日:2022-09-22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酸性服役环境下屈服强度600MPa级耐蚀钢的闪光对焊焊接方法,耐蚀钢扁钢厚度为3.5‑8mm,闪光对焊工艺参数包括预热电流、焊接电流、伸出长度、闪光留量、顶锻留量、顶锻压力、进给速度、闪光顶锻完成后预压时间。采用本发明的焊接工艺可以实现耐蚀钢扁钢焊接接头的可靠性连接,有效降低能源消耗与生产成本,改善闪光对焊接头组织不均匀性,降低屈强比,提高焊接接头强度与耐蚀性能,能够满足海洋恶劣环境中柔性管用耐蚀钢焊接接头力学性能与耐蚀性能的服役要求,生产过程中通过控制焊接工艺参数,辅以焊后热处理来实现接头组织及性能的调整,有利于加速深海或超深海油田开采步伐,降低油田开发成本。

    一种酸性服役环境下屈服强度600MPa级耐蚀钢的闪光对焊焊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401299A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211157322.8

    申请日:2022-09-22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酸性服役环境下屈服强度600MPa级耐蚀钢的闪光对焊焊接方法,耐蚀钢扁钢厚度为3.5‑8mm,闪光对焊工艺参数包括预热电流、焊接电流、伸出长度、闪光留量、顶锻留量、顶锻压力、进给速度、闪光顶锻完成后预压时间。采用本发明的焊接工艺可以实现耐蚀钢扁钢焊接接头的可靠性连接,有效降低能源消耗与生产成本,改善闪光对焊接头组织不均匀性,降低屈强比,提高焊接接头强度与耐蚀性能,能够满足海洋恶劣环境中柔性管用耐蚀钢焊接接头力学性能与耐蚀性能的服役要求,生产过程中通过控制焊接工艺参数,辅以焊后热处理来实现接头组织及性能的调整,有利于加速深海或超深海油田开采步伐,降低油田开发成本。

    一种低碳微合金化Q690级高强耐候钢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402508B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1811338543.9

    申请日:2018-11-12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一种低碳微合金化Q690级高强耐候钢及其制备方法,成分按重量百分比含C 0.03~0.10%,Si 0.10~0.50%,Mn 1.20~2.00%,S 0.002~0.010%,P 0.003~0.015%,Al 0.01~0.05%,V 0.05~0.15%,N 0.01~0.02%,Cr 0.30~0.80%,Ni 0.30~0.80%,Cu 0.15~0.55%,Mo 0.15~0.55%,余量为Fe,屈服强度700~798MPa,抗拉强度795~950MPa,延伸率15.5~18.6%;制备方法为:(1)冶炼钢水,浇铸并锻造;(2)加热至1100~1200℃保温固溶;(3)进行粗轧和精轧;然后水冷至400~520℃;(4)保温毡槽缓冷至室温。本发明的钢种轧制操作过程简单,无需淬火回火处理,耐大气腐蚀,强韧性综合性能好,具有良好的低温冲击性能。

    一种海洋平台用Ti微合金化中锰钢中厚板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385037B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1810243646.0

    申请日:2018-03-23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一种海洋平台用Ti微合金化中锰钢中厚板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其化学组成为:C:0.03~0.1%,Mn:4.0~8.0%,Ti:0.02~0.10%,Si:0.10~0.40%,S:<0.005%,P:<0.005%,Al:0.02~0.05%,Cr:0.10~0.40%,Ni:0.10~0.30%,Mo:0.10~0.40%,Cu:0.10~0.30%,其余为Fe和其他不可避免的杂质;制备方法:1)将海洋平台用Ti微合金化中锰钢中厚板合金铸锭锻造成坯料,随炉加热后保温,得到加热后的坯料;2)将加热后的坯料,进行多道次热轧,制得热轧板后淬火;3)将淬火后中厚板放入炉中加热并保温,空冷至室温,得中锰钢中厚板,其组织为回火马氏体及细小的逆转变奥氏体双相组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