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682394B
公开(公告)日:2017-04-12
申请号:CN201510094958.6
申请日:2015-03-03
Applicant: 东北大学 , 沈阳睿捷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2J3/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自适应的双向无隙换流的防晃电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市电电压幅值检测采样电路、220V电网电压电流相位采样电路、整流模块、直流降压模块电路、单片机主控单元、电源模块、高频变压器输出电路、驱动电路、双向可控硅无隙换流切换主电路和负载电压电流检测电路;本发明采用交流采样技术实现对电网正弦电压幅值的采样以及对电压电流相位的采样,同时将负相电压转换为正相,将幅值相应的减小至单片机主控单元可承受的范围。采用的基于自适应的双向可控硅无隙换流结构通过平滑续流的方式很好的避免了断流情况的发生,提高了切换可靠性。采用旁路式结构将继电器接入电路中,减少了故障点,同时延长了可控硅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4682744B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510095628.9
申请日:2015-03-03
Applicant: 东北大学 , 沈阳睿捷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2M7/2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自适应闭环控制的推挽式开关电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该装置包括电源模块、电池智能充放电电路、二极管选择电路、直流降压模块电路、高频PWM发生电路、变压器推挽输出电路、驱动电路、被控电路和单片机控制单元;方法包括市电220V电压转换成5V直流电,送入二极管选择电路选择后同时进入高频变压器推挽输出电路和直流降压模块;高频PWM发生电路产生高频PWM波,使变压器推挽输出电路输出稳定的V电压和多路具有载波性质的电源;控制驱动电路驱动被控电路的可控硅的导通或关断。本发明采用变压器推挽输出电路产生多路输出的具有载波性质的电源,通过单片机控制单元的控制和驱动电路,实现市电与V电源给负载供电的无隙切换。
-
公开(公告)号:CN104682744A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510095628.9
申请日:2015-03-03
Applicant: 东北大学 , 沈阳睿捷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2M7/2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M7/217 , H02M2001/0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自适应闭环控制的推挽式开关电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该装置包括电源模块、电池智能充放电电路、二极管选择电路、直流降压模块电路、高频PWM发生电路、变压器推挽输出电路、驱动电路、被控电路和单片机控制单元;方法包括市电220V电压转换成5V直流电,送入二极管选择电路选择后同时进入高频变压器推挽输出电路和直流降压模块;高频PWM发生电路产生高频PWM波,使变压器推挽输出电路输出稳定的 V电压和多路具有载波性质的电源;控制驱动电路驱动被控电路的可控硅的导通或关断。本发明采用变压器推挽输出电路产生多路输出的具有载波性质的电源,通过单片机控制单元的控制和驱动电路,实现市电与V电源给负载供电的无隙切换。
-
公开(公告)号:CN104682394A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510094958.6
申请日:2015-03-03
Applicant: 东北大学 , 沈阳睿捷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2J3/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自适应的双向无隙换流的防晃电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市电电压幅值检测采样电路、220V电网电压电流相位采样电路、整流模块、直流降压模块电路、单片机主控单元、电源模块、高频变压器输出电路、驱动电路、双向可控硅无隙换流切换主电路和负载电压电流检测电路;本发明采用交流采样技术实现对电网正弦电压幅值的采样以及对电压电流相位的采样,同时将负相电压转换为正相,将幅值相应的减小至单片机主控单元可承受的范围。采用的基于自适应的双向可控硅无隙换流结构通过平滑续流的方式很好的避免了断流情况的发生,提高了切换可靠性。采用旁路式结构将继电器接入电路中,减少了故障点,同时延长了可控硅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3399223B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1310314373.1
申请日:2013-07-24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新能源发电系统并网智能检测报警装置及方法,属于新能源发电与电气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电流传感器、电压传感器、信号处理电路、多路转换器、A/D转换电路、DSP处理中心模块、报警装置、通信模块和显示及打印模块;该装置检测效率高,精确度大,操作灵活,简单,对新能源控制实现即插即用,加快新能源利用效率,方便电力部门和调度中心的统一化管理,独立性强,不须人力时时监管;另外,本发明采用“双核”模式,报警器和DSP处理中心,虽然相互联系,但又能各自独立工作;本发明还拥有新能源发电系统综合参数评定功能,电价、传输距离均考虑在内,可保证接入电网的始终是性能最好的新能源发电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03323711B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1310229628.4
申请日:2013-06-09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1R31/00
Abstract: 一种分布式新能源发电系统的低压并网检测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信号采集模块、信号调制模块、主控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和并网控制模块;信号采集模块包括6个交流电压互感器、3个交流电流互感器和1个直流电压互感器;信号调制模块包括三相滤波电路、三相电压调制电路、三相电流调制电路和过零检测电路;主控模块包括比较器和DSP处理器,比较器包括电压比较器、相角比较器和频率比较器;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建立的新能源发电系统并网等级函数,该函数综合关于电能质量的八种参数,使得到的评级结果更加精确、全面;本发明采用无线通信模块将检测结果及时上传至电网调度中心,实现"即插即用"的特性,提高了分布式新能源发电系统并入电网的速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427441A
公开(公告)日:2013-12-04
申请号:CN201310399030.X
申请日:2013-09-05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H02J3/3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763
Abstract: 一种分布式混合新能源的发电与并网控制装置,该装置包括发电单元、发电端反馈式控制单元、逆变器、线路滤波器、断路器和并网端断路控制单元;发电单元包括风能发电单元、太阳能发电单元、燃料电池发电单元、燃气轮机发电单元和直流汇流单元;发电端反馈式控制单元包括传感器模块、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数据采样模块、A/D转换器、RAM和微处理器;并网端断路控制单元包括信号采集模块、信号调制模块、DSP处理单元和上位机。使用本发明的装置大大地提高了分布式新能源发电与并网的可靠性,有效地减小了独立的风能发电和独立的太阳能发电的电压波动较大的不足,同时也提高了配电网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323711A
公开(公告)日:2013-09-25
申请号:CN201310229628.4
申请日:2013-06-09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1R31/00
Abstract: 一种分布式新能源发电系统的低压并网检测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信号采集模块、信号调制模块、主控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和并网控制模块;信号采集模块包括6个交流电压互感器、3个交流电流互感器和1个直流电压互感器;信号调制模块包括三相滤波电路、三相电压调制电路、三相电流调制电路和过零检测电路;主控模块包括比较器和DSP处理器,比较器包括电压比较器、相角比较器和频率比较器;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建立的新能源发电系统并网等级函数,该函数综合关于电能质量的八种参数,使得到的评级结果更加精确、全面;本发明采用无线通信模块将检测结果及时上传至电网调度中心,实现“即插即用”的特性,提高了分布式新能源发电系统并入电网的速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981933B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1710273762.2
申请日:2017-04-25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及基于距离自适应的驱动线圈配置方法,涉及无线电能传输技术领域。系统包括高频驱动电源、驱动线圈组、发射线圈、接收线圈和负载线圈组,驱动线圈组包括非同轴结构且在同一平面的n个并联驱动线圈,负载线圈组与驱动线圈组完全对称,发射线圈与接收线圈完全对称。以该系统为基础,确定在不同传输距离下系统最大效率传输满足的条件,并转化为驱动线圈半径的隐式函数,求得最佳半径、电感和串联补偿电容。本发明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采用非同轴的驱动线圈组,实现无线电能传输装置的轻便性,有效降低系统损耗,基于距离自适应的驱动线圈配置方法能在传输距离发生变化时,保证系统仍以最大效率进行无线电能传输。
-
公开(公告)号:CN103427441B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310399030.X
申请日:2013-09-05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H02J3/3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763
Abstract: 一种分布式混合新能源的发电与并网控制装置,该装置包括发电单元、发电端反馈式控制单元、逆变器、线路滤波器、断路器和并网端断路控制单元;发电单元包括风能发电单元、太阳能发电单元、燃料电池发电单元、燃气轮机发电单元和直流汇流单元;发电端反馈式控制单元包括传感器模块、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数据采样模块、A/D转换器、RAM和微处理器;并网端断路控制单元包括信号采集模块、信号调制模块、DSP处理单元和上位机。使用本发明的装置大大地提高了分布式新能源发电与并网的可靠性,有效地减小了独立的风能发电和独立的太阳能发电的电压波动较大的不足,同时也提高了配电网的安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