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014764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311475997.1
申请日:2023-11-08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 北京清畅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Q50/04 , G06Q10/101 , G06F18/24 , G06F8/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制造业数据空间体系构建的多价值链创新管理方法,包括步骤:S1、利用网络爬虫收技术采集客户评论,并通过隐狄利克雷分布主题模型识别评论内的客户需求;S2、建立制造业客户需求层权重打分模型,将权重嵌入质量功能配置内转化成为设计需求,与TRIZ相结合确定解决制造业企业如何将客户需求融入多价值链协同创新方案的问题,形成AHP‑QFD‑TRIZ的理论链条;S3、基于多价值链维度,与多维技术创新地图划分创新要素维度,再结合创新法则相互耦合,生成若干创新方案备选项目;S4、基于创新方案的生成过程建立制造业数据空间体系。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制造业企业缺乏将客户需求融入多价值链协同创新方案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332948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201522.3
申请日:2023-09-18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东北电力大学
IPC: G06Q10/0631 , G06Q10/0637 , G06Q30/020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负荷响应调控的电力系统碳责任分摊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引入负荷转移率衡量实行峰谷电价后用户负荷转移程度,分析需求的价格弹性;构建电力市场优化模型;应用Shapley值法于发电侧和负荷侧共同碳责任分摊与负荷侧之间的碳责任分摊;构建发电机组的出力约束方程;构建电力系统线路和节点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约束,确定综合能源系统的上下限;构建节点电压幅值约束、线路的潮流约束以及发电机的容量约束;计算各机组出力情况;构建总约束条件;识别可中断负荷对调峰的影响;识别清洁能源对碳排放责任的影响。所述方法能够可为低碳背景下电力机组的碳责任分摊机制的设计提供较为可行的方案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5375106A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0907018.4
申请日:2022-07-29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造企业多价值链协同数据空间集可信信息细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制造企业多价值链协同数据空间集;根据制造企业多价值链协同数据空间集,进行可信信息细化流程分析;根据可信信息细化流程分析的结果,计算制造企业多价值链协同数据空间集可信信息细化收益;根据可信信息细化收益得到收益模型;根据收益模型得到制造企业多价值链协同数据空间集可信信息细化效用;利用可信信息细化效用构建效用模型;确定制造企业多价值链协同数据空间集可信信息细化效用约束;根据可信信息细化效用约束和效用模型建立最优效用模型;若效用不是最优,则重复以上步骤。为智能工厂数字集管理、知识服务、智能决策等提供有效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9599205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687909.9
申请日:2024-11-25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白城供电公司 , 吉林东北电力大学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郭威 , 傅吉悦 , 徐清山 , 郑玉山 , 肖凤军 , 王崇华 , 金峰 , 王立兴 , 修成刚 , 刘志向 , 吴浩 , 李春雨 , 郭锦艳 , 陆思阳 , 王梦楠 , 刘冰 , 韩洁平 , 王昕 , 杨晓龙 , 闫晶 , 顾美玲 , 戈泽琦 , 冯浩添 , 车传驰
IPC: G06Q10/04 , G06Q10/067 , G06Q10/0637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条件约束下的低碳城市发展的评价方法,包括步骤:S1、构建碳排放预测模型:使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以历年碳排放量作为参考数列,各影响因素作为比较数列,选取影响碳排放的社会经济因素作为约束条件,衡量影响因素间关联程度,构建区域碳排放预测模型;S2、构建区域低碳发展追赶模型,分析城市低碳规划影响因素,通过IPAT模型,预测区域的碳排放量;S3、碳排放预测函数确定,通过方差膨胀因子(VIF),进行岭回归分析,将岭回归的结果进行拟合,以此来确定岭回归方程,建立STIRPAT拓展模型;S4、对上述STIRPAT拓展模型计算出的结果进行分析,结合城市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规划双控目标下的城市低碳发展路线。
-
公开(公告)号:CN114610889B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210293101.7
申请日:2022-03-23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IPC: G06F16/355 , G06F16/36 , G06F40/30 , G06F18/23213 , G06F18/22 , G06F40/216 , G06Q50/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造业多价值链协同数据空间的语义网络的构建方法,包括:整合制造业企业自身数据资源、上游企业数据资源以及下游企业的数据资源,形成企业的多价值链协同数据空间;创建领域本体库;根据所述领域本体库构建所述多价值链协同数据空间的语义网络;对所述语义网络进行语义网络分析,得到语义网络分析结果;判断所述语义网络分析结果是否达到预设指标;若否,则重复上述步骤。通过本技术方案,可以构建一种制造业多价值链协同数据空间的语义网络,为智能工厂数字资源聚合、知识资源发现、知识服务、智能决策等提供有效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5860524B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211457773.3
申请日:2022-11-21
Applicant: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东北电力大学 , 北京同信碳和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Q10/0639 , G06Q50/06 , G06Q10/08 , G06F17/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绿度评价方法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电力设备供应链绿度展示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包括以下步骤:获取若干电力设备供应链数据;基于若干电力设备供应链数据生成构建绿度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专家打分法确定每个电力设备对应的若干二级指标值;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每个二级指标赋权,并得到加权规范矩阵;采用TOPSIS法计算各电力设备对应的二级指标相对贴近度;根据相对贴近度对不同电力设备对应的若干二级指标值进行排序,并生成绿度水平雷达图进行展示。本发明通过先对本申请的数据展示方法,供应链的各环节进行打分,综合考虑各环节绿度情况,再根据各环节的绿度情况,生成雷达图,将数据以雷达图的方式展示,更加直观、生动,容易理解。
-
公开(公告)号:CN114610889A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210293101.7
申请日:2022-03-23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造业多价值链协同数据空间的语义网络的构建方法,包括:整合制造业企业自身数据资源、上游企业数据资源以及下游企业的数据资源,形成企业的多价值链协同数据空间;创建领域本体库;根据所述领域本体库构建所述多价值链协同数据空间的语义网络;对所述语义网络进行语义网络分析,得到语义网络分析结果;判断所述语义网络分析结果是否达到预设指标;若否,则重复上述步骤。通过本技术方案,可以构建一种制造业多价值链协同数据空间的语义网络,为智能工厂数字资源聚合、知识资源发现、知识服务、智能决策等提供有效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9739946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411855007.1
申请日:2024-12-17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白城供电公司 , 吉林东北电力大学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李春哲 , 朴哲勇 , 孟涛 , 葛亮 , 丁雪原 , 徐立波 , 司永利 , 郭天昊 , 王斌 , 魏凤山 , 韩洁平 , 王昕 , 杨晓龙 , 闫晶 , 顾美玲 , 汤熙 , 戈泽琦 , 刘禹含 , 柴源
IPC: G06F17/10 , G06Q30/018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动态电碳因子的能源系统碳排放流计算方法,所述方法通过对综合能源系统的运行构造和系统耦合情况,确定综合能源系统的潮流计算顺序,并将电力系统潮流的计算方法,推广至热力网络和天然气网络,进行综合能源系统潮流计算。运用碳排放流理论对综合能源系统的碳排放责任进行分析,得出综合能源系统的动态电碳因子测算模型,并引入典型算例对综合能源系统碳排放情况进行分析验证,确定了计算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精准构建了综合能源系统碳排放流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9671353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565987.1
申请日:2024-11-05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白城供电公司 , 吉林东北电力大学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鞠贵斌 , 郭雷 , 杨晶莹 , 孙勇 , 张轶珠 , 李海燕 , 马海洋 , 丁文光 , 王春建 , 许政委 , 姜勇 , 吕项羽 , 李德鑫 , 孟涛 , 杨伟龙 , 齐士伟 , 赵禹琪 , 韩洁平 , 王昕 , 杨晓龙 , 闫晶 , 顾美玲 , 戈泽琦 , 张宇宁 , 邵文冬
IPC: G06Q10/0639 , G06Q30/018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能源主体碳征信评价方法,包括步骤:S1、从碳征信定义中,选取能源主体碳征信评价的三个维度;S2、基于选取能源主体碳征信评价的三个维度进一步细化其每个维度的细分评价指标,构建碳征信评价体系;S3、从诚信度、合规度和践约度三个维度选取碳征信的评价指标;S4、对评价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并通过熵值法进行指标权重的确定,构建碳征信评价模型;S5、计算得出各项指标的熵值和权重,得出企业碳征信综合评价值。本发明解决了现有能源主体碳征信评价方法缺乏从企业实际经营情况出发多角度选取评价指标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862568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697093.7
申请日:2023-06-13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白城供电公司 , 吉林东北电力大学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鞠贵斌 , 郭雷 , 杨晶莹 , 孙勇 , 张轶珠 , 李海燕 , 马海洋 , 丁文光 , 王春建 , 许政委 , 姜勇 , 吕项羽 , 李德鑫 , 孟涛 , 杨伟龙 , 齐士伟 , 赵禹琪 , 韩洁平 , 王昕 , 杨晓龙 , 闫晶 , 顾美玲 , 刘浩昱 , 潘昕
IPC: G06Q30/0202 , G06Q30/0201 , G06Q50/26 , G06F18/214 , G06N3/0442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途径的企业碳资产价值评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确定企业碳资产价值评估计算期间;识别企业在价值评估期间的碳排放配额和减排目标;确定企业年碳排放量和企业申请CCER项目的碳减排量;确定企业所在的碳交易市场抵消碳排放配额的最大清缴比例;根据数据规模和一定的比例将数据集分割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对数据集进行归一化处理;选取适当的参数对模型进行训练得到预测值并检验训练效果;核算评估企业项目碳资产的价值并将其折算为等额价值;计算评估期间多途径企业碳资产的总价值。所述方法采取适当的方式评估不同类型碳资产的价值,为企业碳资产管理和投资决策提供参考。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