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885798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1163529.5
申请日:2024-08-2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四川成南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 , 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IPC: G06F18/213 , G06F18/214 , G06F18/20 , G06N3/0442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贝叶斯优化CNN‑LSTM的高速公路机电设备剩余寿命预测方法,包括:运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探寻数据集里所提取的健康因子与机电设备容量之间的关联性,计算获得各健康因子和设备容量向量之间的Spearman相关性系数;对健康因子进行筛选;对筛选特征后的数据集进行处理,将处理后的数据集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将CNN和LSTM模型相结合,构建CNN‑LSTM模型;采用贝叶斯优化算法对CNN‑LSTM模型的超参数进行寻优,获得模型最佳性能;将训练集和测试集输入到优化后的CNN‑LSTM模型中进行模型训练和测试,将训练好的CNN‑LSTM模型作为高速公路机电设备剩余寿命预测模型,输出预测结果。本发明能够提高设备剩余寿命预测的准确性和效率,为高速公路的安全运营和维护提供科学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6745678B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1710016952.6
申请日:2017-01-1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C02F3/00 , C02F3/32 , C02F101/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同步修复污染底泥中有机物及重金属的微生物燃料电池,包括阳极、阴极以及分别与阳极和阴极导电连接的外接电阻,阳极埋入到污染底泥中,阴极为固定在水面上的网状电极且作为支撑水生植物生长的载体,外接电阻包括水生植物的水上部分;污染底泥为厌氧环境。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同步修复污染底泥中有机物及重金属的方法。阳极处的厌氧微生物和阴极处的水生植物对底泥中有机物降解以及重金属去除具有协同效应,可同时使底泥中的重金属和有机物污染得到缓解,而且将底泥中的有机物化学能转化成电能并用于污染削减,可减弱底泥与水体之间的重金属和有机物溶解‑平衡效应,充分体现了环境保护与污染物再生利用双赢的理念。
-
公开(公告)号:CN107241324B
公开(公告)日:2020-07-31
申请号:CN201710406459.5
申请日:2017-06-0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密码电路功耗补偿抗旁路攻击方法及电路,该方法采用神经动态规划方法,根据加密电路功耗迹的统计规律构建功耗补偿模型,利用可配置的功耗补偿电路,对密码电路工作时的功耗进行实时补偿;神经动态规划算法的计算结果控制补偿电路进行相应汉明距离的功耗补偿,改变原加密电路中中间数据和功耗之间的统计规律,使攻击者无法从功耗轨迹中获取正确的密钥信息,进而抵御功耗攻击。
-
公开(公告)号:CN107303538A
公开(公告)日:2017-10-31
申请号:CN201710376343.1
申请日:2017-05-2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分子分离装置及分离方法,本发明所述的生物分子分离装置为包括至少一个容纳样品的喷射装置,喷射装置与电极相对设置,电极表面为弧形或斜面,喷射装置和电极与电源连接。本发明所述的生物分子分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喷射装置内为待分离样品,不同生物分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向出口端运动,实现生物分子预分离;b、不同生物分子以不同速度从喷射装置喷出,进入电场,在电场中进一步分离;c、不同生物分子通过电场后与电极表面发生碰撞,生物分子以不同的初速度向一侧做抛物线运动,实现样品分离。本发明可以高效、精准实现生物分子分离,得到纯度高、分子组成单一的样品,满足科研需要,可在生物医学领域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608681A
公开(公告)日:2017-05-03
申请号:CN201611168021.X
申请日:2016-12-1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C02F3/3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37 , C02F3/005 , C02F3/34 , C02F2203/006 , C02F2305/023 , C02F2305/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光电催化耦合微生物膜电极套筒式反应器及应用,包括:带出水口的反应室、阳极模块、阴极模块、供电模块及蠕动泵;其中,阴极模块包括:设于反应室内的导电内筒,其内壁附有光电催化型活性碳纤维;设于导电内筒内的石墨棒和光源,石墨棒与供电模块的负极电连接,供电模块为光源供电;阳极模块包括:设于反应室内且套设于导电内筒外的导电外筒,其与供电模块的正极电连接;设于导电内筒和导电外筒之间的活性碳纤维;蠕动泵连接进水管,进水管的出水端伸入到导电内筒内。本发明还公开了其在含PPCPs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本发明将光电催化技术与微电流强化微生物生物降解过程耦合为一体,能耗小,PPCPs处理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104197323B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410480616.3
申请日:2014-09-1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F23C1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外循环耦合的煤基化学链燃烧分离二氧化碳的装置,包括燃料反应器组件、待生返料组件、再生返料组件和空气反应器,燃料反应器组件包括混合室、提升管、沉降室、气固分离器、卷吸孔、排渣管和螺旋给料器,待生返料组件包括待生返料斜管和连接在待生返料斜管中的待生返料阀,再生返料组件包括再生返料斜管和连接在再生返料斜管中的再生返料阀,待生返料斜管的一端与沉降室相连,待生返料斜管的另一端与空气反应器的上部相连,空气反应器的下部与再生返料斜管的一端相连,再生返料斜管的另一端与混合室相连。该装置大大提高了煤的燃烧效率和二氧化碳捕集率,实现了煤灰与载氧体的高效分离,且结构紧凑、易于实现大型化。
-
公开(公告)号:CN104961236B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510351628.0
申请日:2015-06-2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C02F3/3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强化人工湿地去除药物残留物并防止耐药菌扩散的装置,该装置包括芦苇塔、微生物燃料电池型人工湿地和电化学反应区;所述芦苇塔自上而下依次设有芦苇、第一反应池、第二反应池、第三反应池、第四反应池以及第一水槽;所述第一水槽下端设有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一出水口与第二水槽相连通,所述第二水槽设有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二出水口与微生物燃料电池型人工湿地相连通,微生物燃料电池型人工湿地上端设有第三出水口,所述第三出水口与第三水槽相连通,所述第三水槽下端设有第四出水口,所述第四出水口与电化学反应区相连通。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根系分泌物与生物电化学的耦合作用促进人工湿地去除药物残留物并防止耐药菌扩散的方法,提高了对药物残留物去除效率,并且产生的电能用于电化学反应区中,节约能源,降低成本,循环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670912A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610113388.5
申请日:2016-02-2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倒置排液式厌氧微生物分离、筛选装置,分为玻璃封盖组件,培养基器皿两部分,两部分通过螺纹扣合在一起装置,其中玻璃封盖组件分别设有进料口与出料口,培养基器皿是一个底座大,口径小的能承载固体培养基的装置。将配制好的固体培养基倒入下部培养基器皿,高温灭菌后,通过进液口将稀释的待分离培养菌液注满装置,倒置装置并利用氮气将装置内液体排尽,关闭进料阀门,出料阀门,将装置放入微生物培养箱中培养,培养一段时间,分离得到厌氧微生物。本发明通过液、气的两相循环同步实现了装置的厌氧环境及厌氧微生物的接种、分离与筛选,利于有关厌氧微生物科研工作的实施。
-
公开(公告)号:CN104481617B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410604000.2
申请日:2014-11-0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1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储能装置,包括电解水制氢装置、储氢组件、蒸汽燃气联合循环发电组件和电力系统;储氢组件包括第一冷凝器、气体混合器、储氢罐和蒸汽发生器;蒸汽燃气联合循环发电组件包括燃烧室、燃气轮机、余热锅炉、蒸汽轮机、第一发电机、第二冷凝器和第二发电机;电力系统分别与电解水制氢装置、第一发电机和第二发电机电连接。该储能装置可解决传统储能方式中存在的装机容量小、系统效率低、储能成本高问题。同时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储能方法,该储能方法解决了电能难以大规模的存储问题。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发电方法,该发电方法解决了电力系统负荷调节慢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4197323A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410480616.3
申请日:2014-09-1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F23C1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外循环耦合的煤基化学链燃烧分离二氧化碳的装置,包括燃料反应器组件、待生返料组件、再生返料组件和空气反应器,燃料反应器组件包括混合室、提升管、沉降室、气固分离器、卷吸孔、排渣管和螺旋给料器,待生返料组件包括待生返料斜管和连接在待生返料斜管中的待生返料阀,再生返料组件包括再生返料斜管和连接在再生返料斜管中的再生返料阀,待生返料斜管的一端与沉降室相连,待生返料斜管的另一端与空气反应器的上部相连,空气反应器的下部与再生返料斜管的一端相连,再生返料斜管的另一端与混合室相连。该装置大大提高了煤的燃烧效率和二氧化碳捕集率,实现了煤灰与载氧体的高效分离,且结构紧凑、易于实现大型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