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001817A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111150437.X
申请日:2021-09-2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桥梁振动监测的加速度传感器固定装置及其方法。加速度传感器固定装置包括固定盒、承台以及加速度传感器安装系统;加速度传感器安装系统包括加速度传感器固定带、固定带卷收系统、传感器夹紧系统、固定带插座;加速度传感器固定带的数量为四根;固定带插座包括插座本体以及四个固定带插槽;固定带卷收系统针对每一条加速度传感器固定带均配置有一个固定带卷收组件,传感器夹紧系统针对每一条加速度传感器固定带均配置有一个传感器夹紧组件。因此,本发明在不对原结构造成损伤、破坏的前提下,实现了不同类别加速度传感器在桥梁不同部位的牢靠固定,以便测量任意方向的动力响应,为桥梁振动监测提供了有效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11629094A
公开(公告)日:2020-09-04
申请号:CN202010357813.1
申请日:2020-04-2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桥梁振动监测的智能手机支架,包括保护壳、夹爪、电动机、电源、微型重力传感器、GPS、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扣座、扣件等部件。支架外置保护壳,保护壳外设置有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支架通过夹箍或夹持的方式实现了手机与桥梁栏杆、吊杆、拉索等构件的连接,安装方便,稳定可靠。本发明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将手机放置在夹爪上时,支架可通过内置的微型重力传感器和GPS自动夹紧并调整手机的摆放姿态,使手机坐标系与测试坐标系保持一致。本发明基于手机测振的新理念,有效解决了传统测试过程中存在的传感器携带与安装不便、有线传感导线铺设困难、无线传感能源难以持续供应等技术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03174264B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310097484.1
申请日:2013-03-2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物的减震系统,基于采用已有设备进行建筑结构消能减震的理念,通过特制的屋面隔热板作为TMD的质量部分,采用屋面隔热板凹槽中种植水生植物进行质量调整,达到设计TMD质量参数。屋面隔热板之间水平向通过限位装置实现连接,该限位装置采用拉压弹簧实现其弹性稳定,使屋面隔热板水平向形成整体且在地震作用下相邻屋面隔热板不会发生碰撞。屋面隔热板竖直方向通过弹簧单元与混凝土楼盖连接,形成竖向的TMD减震装置;边缘的屋面隔热板通过弹簧单元与混凝土挡墙连接,使整体形成水平向的TMD减震装置。本发明可以实现建筑结构多维减震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801307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823711.9
申请日:2024-12-12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建设分公司 ,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跨越输电塔防落冰碳纤维防护网装置,包括碳纤维编织防护网、绝缘支撑结构及悬索连接系统。防护网主体由碳纤维材料编织而成,具有轻质高强、耐腐蚀等特点,其表面覆盖超疏水抗冰雪涂层,能够防止冰雪堆积和二次结冰;绝缘支撑结构可有效保障装置的电气安全;悬索连接系统用于将防护网安装于输电塔的横担或塔身,实现网面的稳定悬挂与位置调节。落冰撞击防护网时,防护网通过碳纤维材料的承载能力拦截落冰并通过超疏水涂层防止二次结冰,避免冰块对地面造成直接冲击。该装置设计简单,安装维护方便,适用于多种复杂地形,能够有效防止大跨越输电塔落冰对人员、设备及设施造成的损害。
-
公开(公告)号:CN115772846A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2211574479.0
申请日:2022-12-0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悬索桥长吊索缆端减振系统,包括减振支架和缆端阻尼减振组件;悬索桥的主缆通过若干组长吊索与桥面主梁相连接,每组长吊索均包括两根及以上平行设置的吊索;减振支架包括主缆索夹、环形系杆和竖向支撑杆;主缆索夹锁紧架设在主缆外侧;环形系杆水平且同轴套设在主缆正下方其中一组长吊索的外周,环形系杆通过若干根竖向支撑杆与主缆索夹相连接;缆端阻尼减振组件对称布设在环形系杆内腔中,每组缆端阻尼减振组件的两端分别与对应吊索和环形系杆相连接;每组缆端阻尼减振组件均包括两个呈V型或L型布设的缆端阻尼器。本发明能对超过200m的长吊索上端的风振进行有效控制,且能防脱落,节省制作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4169036A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111038664.3
申请日:2021-09-0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30/27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跨度桥梁风振响应预警系统和方法,本发明包括监测前端模块、数据采集和传输模块、数据处理和计算模块以及评估预警模块。监测前端模块与数据采集和传输模块持续监测桥址区风环境及桥梁风振响应数据并建立标准化数据库;随后,数据处理和计算模块建立动态的两阶段GRU混合预测模型用于预测桥址区风场以及桥梁风振响应;最后评估预警模块根据响应预测值对大跨桥梁安全性能进行评估及预警。本发明可提前预测大跨桥梁在台风作用下的风振响应,高效可靠且泛化能力好,有助于提高大桥管理部门的应急预案制定管理水平,以保证大跨桥梁结构及桥面行车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2524196A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2011293914.3
申请日:2020-11-1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涡流消能减振型桥梁伸缩缝装置,包括预埋钢板、金属梳齿板、电涡流消能减振机构和磁屏蔽机构。电涡流消能减振机构包括永磁组件和导体板;在金属梳齿板的每个梳齿底部各安装一个永磁组件;每个永磁组件均包括若干个极性交互排列的永磁体;导体板安装在永磁组件正下方的伸缩缝中;磁屏蔽机构用于隔磁。本发明基于电涡流效应,永磁铁交错固定在金属梳齿板底部,并随桥梁振动发生相对位移时,导体板因切割磁感线而产生电涡流,导体板内产生相反的阻尼力,以减弱主梁的振动响应,并能通过电阻热效应消耗桥梁振动的能量,最终达到消能减振的作用。同时,还能对车辆、强风、地震等动力荷载引起的桥梁振动及平面内偏转予以有效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6758765B
公开(公告)日:2019-03-05
申请号:CN201610986712.4
申请日:2016-11-0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维调谐质量阻尼器,包括外部套筒、内部套筒、中心质量块单元、竖向弹簧单元、竖向阻尼器单元、水平向弹簧单元、水平向阻尼器单元;所述中心质量块单元通过水平向弹簧单元、水平向阻尼器单元及滚轮与内部套筒连接,所述内部套筒通过竖向弹簧单元、竖向阻尼器单元及滚轮与外部套筒连接,所述外部套筒与工程结构固定连接。本发明可实现结构的多维振动控制,适用于强风、车辆、地震等动力荷载作用下工程结构的减振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6758765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0986712.4
申请日:2016-11-0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维调谐质量阻尼器,包括外部套筒、内部套筒、中心质量块单元、竖向弹簧单元、竖向阻尼器单元、水平向弹簧单元、水平向阻尼器单元;所述中心质量块单元通过水平向弹簧单元、水平向阻尼器单元及滚轮与内部套筒连接,所述内部套筒通过竖向弹簧单元、竖向阻尼器单元及滚轮与外部套筒连接,所述外部套筒与工程结构固定连接。本发明可实现结构的多维振动控制,适用于强风、车辆、地震等动力荷载作用下工程结构的减振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3761402B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410051516.9
申请日:2014-02-1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一种确定结构多尺度动力分析中子模型尺寸的方法,解决了大型结构多尺度动力分析中,子模型的尺寸大小难以准确确定的问题。该法首先建立大型结构的整体模型,根据整体分析结果确定结构关键部位,建立其初始子模型。进行初始子模型的动力响应计算,结果设为β1;将初始子模型的尺寸增加a倍建立更新子模型,其动力响应结果设为β2;由β1和β2计算出分析结果精度的保证率δ,通过δ与所设最优保证率的对比来最终确定计算结果的精度是否满足要求,以及是否需要进一步增大子模型尺寸。该法避免了大型复杂结构整体建模分析耗机耗时的问题,提高了结构多尺度动力分析的建模和计算效率,确保了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便于在广大工程结构设计分析人员中推广应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