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276550B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111577477.2
申请日:2021-12-2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江苏省交通工程建设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清水混凝土用有机无机复合型外加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清水混凝土用有机无机复合型外加剂由低含氢硅油、羧酸单元的来源单体、聚醚单元的来源单体及季铵盐单元的来源单体通过硅氢加成反应而成;清水混凝土用有机无机复合型外加剂可用于水泥基材料的气泡结构优化;本申请的清水混凝土用有机无机复合型外加剂结构中采用“即引即消再分散”的方案,通过有机硅链段,提升消泡能力;通过阴阳离子电荷吸附特点,引入利于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微气泡;通过聚醚链段的空间位阻效应提升外加剂的工作性能,最终达到节约成本、改善环境、改善清水混凝土表面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4276550A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111577477.2
申请日:2021-12-2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江苏省交通工程建设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清水混凝土用有机无机复合型外加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清水混凝土用有机无机复合型外加剂由低含氢硅油、羧酸单元的来源单体、聚醚单元的来源单体及季铵盐单元的来源单体通过硅氢加成反应而成;清水混凝土用有机无机复合型外加剂可用于水泥基材料的气泡结构优化;本申请的清水混凝土用有机无机复合型外加剂结构中采用“即引即消再分散”的方案,通过有机硅链段,提升消泡能力;通过阴阳离子电荷吸附特点,引入利于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微气泡;通过聚醚链段的空间位阻效应提升外加剂的工作性能,最终达到节约成本、改善环境、改善清水混凝土表面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908631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310507959.3
申请日:2023-05-0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制备的低碳胶凝材料及制备方法,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所述低碳胶凝材料,由再生微粉经活化溶液浸渍处理后,再置于超临界二氧化碳环境中碳化,得到辅助性胶凝材料,辅助性胶凝材料与水泥复配,即制得低碳胶凝材料;所述活化溶液包括表面活性剂、钙离子络合剂;所述表面活性剂为磷酸、可溶性磷酸盐和可溶性铝盐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钙离子络合剂为乙二胺四乙酸、次氮基三乙酸三钠、三乙醇胺中的一种。以废弃混凝土再生微粉为对象,通过超临界二氧化碳矿化得到强化产物,取代一定比例的水泥熟料,在解决建筑固体废弃物高效资源化利用的同时,实现二氧化碳的封存,提供了一种新的低碳胶凝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4853950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533954.3
申请日:2022-05-17
Applicant: 江苏省交通工程建设局 , 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8F251/00 , C08F283/06 , C08F220/06 , C04B24/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免蒸养预制混凝土构件用早强型外加剂及其制备方法,该早强型外加剂为一种壳聚糖类聚合物,由羧甲基壳聚糖单体、不饱和羧酸单体、不饱和聚氧化烯基醚单体、引发剂和链转移剂发生自由基共聚反应制得,该壳聚糖聚合物重均分子量为100~150kDa,PDI为2~3。该壳聚糖类聚合物以羧甲基壳聚糖为主链,侧链接枝不饱和羧酸和不饱和聚氧化烯基醚,主链及侧链上分布的羧基基团形成双重吸附位点,充分发挥其减水作用。羧甲基壳聚糖所形成的网络结构效应及其功能性官能团,诱导水化产物,构筑局部塑化区,显著提升加快水化进程。通过减水和早强双重功能的发挥,最终实现加速预制混凝土构件早期强度的增长,达到缩短工期和免蒸养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4853950B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210533954.3
申请日:2022-05-17
Applicant: 江苏省交通工程建设局 , 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8F251/00 , C08F283/06 , C08F220/06 , C04B24/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免蒸养预制混凝土构件用早强型外加剂及其制备方法,该早强型外加剂为一种壳聚糖类聚合物,由羧甲基壳聚糖单体、不饱和羧酸单体、不饱和聚氧化烯基醚单体、引发剂和链转移剂发生自由基共聚反应制得,该壳聚糖聚合物重均分子量为100~150kDa,PDI为2~3。该壳聚糖类聚合物以羧甲基壳聚糖为主链,侧链接枝不饱和羧酸和不饱和聚氧化烯基醚,主链及侧链上分布的羧基基团形成双重吸附位点,充分发挥其减水作用。羧甲基壳聚糖所形成的网络结构效应及其功能性官能团,诱导水化产物,构筑局部塑化区,显著提升加快水化进程。通过减水和早强双重功能的发挥,最终实现加速预制混凝土构件早期强度的增长,达到缩短工期和免蒸养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3544549A
公开(公告)日:2014-01-29
申请号:CN201310542342.1
申请日:2013-11-05
Applicant: 江苏博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 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博特建材(天津)有限公司
IPC: G06Q10/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泥沥青砂浆弹性模量的预测方法,依据水泥沥青砂浆的配合比情况以及各原材料的物理性质参数计算出水泥沥青砂浆的弹性模量。本发明突破了仅能依据材料用量对CA砂浆弹性模量影响作定性分析的藩篱;在原材料基本物理性质参数已知的基础上,实现了对CA砂浆弹性模量的定量计算,即实现了对CA砂浆弹性模量的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9798557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311308313.9
申请日:2023-10-11
Applicant: 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8F283/06 , C04B24/32 , C04B7/42 , C04B28/04 , C08F251/00 , C08F226/02 , C08F220/5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建筑材料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煅烧粘土‑石灰石低碳水泥体系的生物基外加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生物基外加剂由包括链段A、链段B、链段C和链段D的链段组成;其中链段A的结构如下式(Ⅰ)所示:#imgabs0#(Ⅰ)式(I)中,R1为H或CH3,n为45~95的整数;链段B结构式如下式(Ⅱ)所示:#imgabs1#(Ⅱ)链段C结构式如下式(Ⅲ)所示:#imgabs2#(Ⅲ)式(Ⅲ)中,R2为H或CH3;链段D结构式如下式(Ⅳ)所示:#imgabs3#(Ⅳ)式(Ⅳ)中,M表示碱金属离子;本申请的生物基外加剂应用于煅烧粘土‑石灰石低碳水泥体系,不仅可以有效减少粘土对外加剂的影响,而且还有利于提高粘土在水泥体系中的分散性,进而提高混凝土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771811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310373276.3
申请日:2023-04-07
Applicant: 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矿化再生微粉的制备方法、基于其的一种碳矿化增强的固废基低碳混凝土及制备方法。本发明所述固废基低碳混凝土以废弃混凝土再生微粉为对象,通过二氧化碳矿化得到强化产物,与煅烧粘土、水泥熟料、石膏复配制备低碳复合胶凝材料,再利用再生粗骨料和细骨料替代部分天然砂石,在二氧化碳养护下制备低碳混凝土。本发明在解决建筑固体废弃物高效资源化利用的同时,实现化学固化二氧化碳,为水泥工业的低碳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协同技术路线;同时通过改善再生骨料界面密实度提高混凝土的整体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751761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510259027.0
申请日:2025-03-06
Applicant: 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8F251/00 , C08F4/40 , C08F220/06 , C08F220/58 , C08F220/34 , C04B7/06
Abstract: 一种有机无机复合型外加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其在煅烧粘土‑石灰石低碳水泥体系中的应用,该有机无机复合型外加剂由不饱和羧酸、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甲基丙烯酰丙基三甲基氯化铵或丙烯酰丙基三甲基氯化铵、马来酸酐接枝β‑环糊精及氧化剂和还原剂发生自由基共聚反应,再与POM多金属氧酸盐发生静电组装反应制得。本发明通过β‑环糊精及多金属氧酸盐POM结构的特点形成空间交叉双网络结构,造成较大的空间位阻,形成足够厚的吸附层,阻碍了粘土对外加剂的竞争吸附;通过主链及侧链上的羧基及磺酸基团形成双重吸附位点,进一步提升外加剂对LC3体系的分散能力,最终达到掺量低、减水率高、保坍性能优异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858929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411986226.3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颜色可控的高活性偏高岭土生产工艺,包括:高岭土破碎、粉末、磁选后获得第一粉末,然后与一定比例的除铁调节剂混合成为第二粉末,经过五级旋风预热、悬浮煅烧、三级悬浮冷却、两级流化床后,由套筒式水冷螺旋输送机进一步冷却后获得成品高活性偏高岭土;本发明通过多级预热工艺和煅烧温度的精确调控,解决了高湿度原材料在高温下的分散问题,并实现不同活性高岭土的高效活化,同时结合多步除铁工艺的协同和还原气氛的精确控制,实现了偏高岭土成品颜色的可控性,有利于推广偏高岭土在建筑行业多种场景的推广应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