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83243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490315.9
申请日:2024-10-24
Applicant: 东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4L69/2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馈线终端通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数字式馈线终端数字量传输协议自适应解析系统及方法。差分信号转换模块用于将输入信号转换为单端电平信号;传输速率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单端电平信号翻转,并记录相邻两次翻转之间的电平保持时间;根据所述电平保持时间长短判断数据传输速率,并将串行数据及所判断的传输速率传递给解码模块;解码模块用于基于传输速率,对所述串行数据进行解码;从解码后的数据中检索起始符;根据起始符的位置,解析解码后的数据中的数据集长度和数据集字段,并对整个报文内容的正确性进行校验;若校验正确,根据数据集长度和数据集字段去判断所对应的数据帧格式的类型,进行有效数据内容提取,完成报文内容解析。
-
公开(公告)号:CN115986677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1623947.9
申请日:2022-12-16
Applicant: 东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源保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交流电源欠压切换电路,电压互感采样电路将输入电压进行降压,并输入至电压跟随器与窗口差分放大电路进行放大,放大后的正弦信号经差分放大电路放大后输入至整流滤波电路,将正弦信号转换为直流信号,滞回比较电路对整流滤波电路后的直流信号和基准信号进行比较,并将比较结果信号输入至控制切换电路;将输入电压与控制切换电路的电压阈值比较,控制电路导通,为所述后续电压转换电路提供稳定工作电压,同时基准信号与电压互感采样电路一输出端连接,用于将交流信号抬升,便于后续滞回比较电路进行比较,本发明使用电压互感采样电路实现交流电源与后续保护电路的磁隔离,避免了交流电源干扰引入。
-
公开(公告)号:CN221177033U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323045652.0
申请日:2023-11-10
Applicant: 东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折叠机柜底座,包括两个横梁、两个第一支撑架、两个第二支撑架及两个铰链,横梁两端分别通过旋转轴活动连接有第一支撑架及第二支撑架,第一支撑架与第二支撑架通过铰链连接;横梁还通过固定销与第一支撑架及第二支撑架连接。运输与放置时,将机柜底座的固定销拆下,然后绕着旋转销对第一支撑架、两个第二支撑架进行90°折叠,通过铰链再次对底座进行折叠,达到最终折叠状态;对机柜底座进行安装时,通过铰链对机柜底座展开,通过旋转销对机柜底座进行二次展开,用固定销对底座进行固定,通过机柜安装孔将机柜安装在机柜底座上,通过机柜底座安装孔将机柜底座安装在现场的基座上。
-
公开(公告)号:CN221177093U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323039021.8
申请日:2023-11-10
Applicant: 东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配电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配电终端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液晶面板及PCB板,所述液晶面板上有液晶显示区、按键区、LED灯组区,所述液晶面板与所述PCB板连接,所述PCB板上设置有RS232接口、信号转换模块、控制模块、液晶显示模块;所述RS232接口的输入端用于连接配电终端,所述RS232接口的输出端与所述信号转换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信号转换模块用于将RS232的电平转化为TTL电平;所述信号转换模块的输出端与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锁用于显示的液晶显示模块连接,可以直观的显示出遥信信息、遥测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219420373U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20049640.6
申请日:2023-01-05
Applicant: 东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配电自动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站所终端保护出口电路及站所终端。所述电路包括本地/远方选择回路、手动合闸回路、手动分闸回路、合闸继电器、分闸继电器和外部电闸开关;将小型选择开关的状态作为遥信输入到站所终端,通过增加简单的光耦、三极管等器件,实现对原有遥控出口继电器的控制,实现了保护出口控制回路的电子化、小型化、低成本化,同时可以将手动分合闸遥信信号送给CPU,记录操作事件;使用的小型选择开关额定电流小,体积小、成本低,馈线间隔越多的场合,成本降低效果越显著。
-
公开(公告)号:CN219348942U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20230423.7
申请日:2023-02-16
Applicant: 东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钟志远 , 赵洁 , 陈锋超 , 邵松杰 , 赵晓惠 , 王建伟 , 王高海 , 王天刚 , 杨保林 , 王涛 , 张鑫 , 侯童译 , 谭乐平 , 曲云鹏 , 李晓明 , 李振峰 , 孟凡银 , 田鹏莲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站所终端通信接口板件的测试工装,包括测试支架、升降杆驱动机构、升降杆、绝缘压板、升降板和测试箱,测试支架固定安装于测试箱的上部,升降杆驱动机构的一端与测试支架的顶部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升降杆的顶端转动连接,升降杆的底端与绝缘压板固定连接;升降板位于绝缘压板与测试箱的上侧面之间,升降板与测试箱的上侧面弹性连接;测试箱的上侧面设有多个与测试接口相对应的测试探针;测试箱内部安装有与测试探针电连接的控制板;升降板上开设有多个与测试探针相对应的工装槽,升降板上还设有多个与通信接口板件上的定位孔相对应的辅助定位柱。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现了板件测试接口与测试探针的准确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219122263U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223502873.1
申请日:2022-12-15
Applicant: 东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方便测试板件的工装,包括固定座、底座和调节组件,固定座位于底座的上方,固定座上设有容纳待测试板的插槽,底座用于放置工装板,工装板与待测试板相对应,调节组件包括下压把手、上拉把手、活动支架、固定把手和固定支架,活动支架与固定座连接,活动支架的上端安装有下压把手,下端安装有上拉把手,固定支架与底座连接,固定支架上安装有固定把手,固定把手位于所述下压把手与上拉把手之间,固定把手的端部与活动支架滑动连接,上拉把手的端部滑动安装在固定支架上。通过操作上拉把手和下压把手带动待测试板上下移动,实现待测试板与工装板平稳可靠的压合连接,操作简单,对板件无损伤。
-
公开(公告)号:CN221080238U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322980083.2
申请日:2023-11-03
Applicant: 东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50/267 , H02B1/46 , H02B1/48 , H02B1/04 , H02J7/00 , H01M50/244 , H01M50/251 , H01M50/291 , H01M50/24 , H01M50/26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箱式FTU电池结构,限位板为几字形结构,其包括第一限位部及位于第一限位部两侧的第一固定部,第一限位部上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的竖向限位槽,固定部焊装在箱体侧壁;限位板上设置有两个螺柱,螺柱穿过限位槽与蝶形螺母可拆卸连接;压板包括水平板体,水平板体的一端设置有固定孔,另一端部外连接有固定卡板,固定卡板用于卡住限位板底部;固定座为几字形结构,其包括第二限位部及位于第二限位部两侧的第二固定部,第二限位部上设置有螺纹孔;手把螺杆用于依次穿过固定孔、螺纹孔与螺母相连接。通过限位座和限位板之间的配合,使得压板高度可以随着不同型号电池的高度相对应调节。
-
公开(公告)号:CN213661259U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022663658.4
申请日:2020-11-18
Applicant: 东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2J7/3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充电速率可控的超级电容充电管理电路,包括直流电源、充电用三级管、电感和电流监测模块,所述电流监测模块的控制输出端通过分压电阻与充电用三级管的基极相连接;充电用三级管的发射极与电流监测模块的电流反馈连接端相连接,集电极依次通过电感和超级电容与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接;直流电源的正极与电流监测模块的参考电压端相连接,还通过输入电阻连接至电流监测模块的电流反馈连接端;电感和超级电容间的连接点通过反馈电路与电流监测模块的电压反馈连接端相连接,所述电流监测模块根据反馈电压和反馈电流控制充电用三级管的通断。本实用新型实现了超级电容充电速率可控。
-
公开(公告)号:CN213367484U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022455894.7
申请日:2020-10-30
Applicant: 东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2J13/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台区用物联网配电终端,包括机壳,安装于机壳面板上的主控板、电源计量板和通信模块,所述电源计量板用于为主控板和通信模块供电,所述主控板与通信模块相连接,用于实现配电终端以不同的通信方式与其他设备进行信息交互;所述通信模块包括LoRa模组、HPLC/RF模组、蓝牙模组、RS485通信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及RJ45网口。本实用新型在传统配电通信中引入物联网通信技术,实现与台区侧设备的互联互通,实现对各设备的监测与控制,并可接入物联网管理云平台和业务主站,实现不同专业间数据交互和共享。本实用新型具备数字化、小型化、信息化的优点,结构设计合理,便于安装及维护。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