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轮机叶片的自动化修复及再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22621A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2010601395.6

    申请日:2020-06-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轮机叶片的自动化修复及再制造方法,涉及汽轮机叶片修复及再制造技术领域;其工艺步骤包括扫描原始叶片→三维模型→计算机逆向建模→规划切割区域和路径→切割→扫描缺口→逆向建模→缺口堆层规划→打印堆积→热处理→无损检测→加工→扫描,采用机器人3D扫描系统对确定的叶片进行扫描,再通过软件处理获得该叶片的3D模型,在该模型上定义待切割区域及路径,以全部去除损伤部位或建立要实现再制造的区域;通过实施本技术方案,可实现快速高效、高质量的解决叶片水蚀损伤修复及叶片修复升级等问题,相对传统机械加工简化了加工工艺,极大提升了叶片的现场加工效率,为汽轮机转子叶片损伤的高效智能修复及再制造确定了新方向。

    一种镶齿汽封圈精车胎具及精车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58090B

    公开(公告)日:2018-02-06

    申请号:CN201510518991.7

    申请日:2015-08-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镶齿汽封圈精车胎具及精车方法,精车胎具包括胎具体和在胎具体上均布的T型槽,在每个T型槽内设置有两个T型块和一个径向调整块,径向调整块和两个T型块通过两个第一螺钉连接;在径向调整块上设置有定位止口,用于装入汽封圈,径向调整块和汽封圈通过第二螺钉连接。本发明能避免汽封圈装夹时产生倾斜现象;精车时以肩部外圆及端面定位,该部位在同一装夹状态下完成加工,精度较高;辅助装夹时间较短,生产效率高;能保证汽封圈轴向两侧各部尺寸车削基准统一,提高了汽封圈两侧的尺寸精度,保证了产品质量;精车胎具使用操作比较简单,具有较强的通用性,能很好地保证汽封圈加工精度。

    一种组合式弯头车刀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270586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935994.5

    申请日:2016-11-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B27/16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组合式弯头车刀,包括刀体和刀片,所述弯头车刀的刀体和刀片为分体结构,所述刀体上具有装夹刀片的刀板,所述刀板上具有变形缝间隙分开的上压部和下撑部,在上压部和下撑部之间的变形缝上设有刀片槽,所述刀片装夹在刀板上的刀片槽内、并由上压部和下撑部之间所穿装的压紧螺钉锁紧,刀片从刀体的一侧侧壁向外凸起。本发明在车削加工使用过程中,无需刀具整体在车床刀架上进行更换,只需以轻松、容易且方便的操作更换刀板上所夹持的刀片即可,刀具整体使用寿命长,有利于提高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经济性好,可靠性高。

    一种镶齿汽封圈精车胎具及精车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58090A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510518991.7

    申请日:2015-08-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Q3/00 B23B1/00 B23Q270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镶齿汽封圈精车胎具及精车方法,精车胎具包括胎具体和在胎具体上均布的T型槽,在每个T型槽内设置有两个T型块和一个径向调整块,径向调整块和两个T型块通过两个第一螺钉连接;在径向调整块上设置有定位止口,用于装入汽封圈,径向调整块和汽封圈通过第二螺钉连接。本发明能避免汽封圈装夹时产生倾斜现象;精车时以肩部外圆及端面定位,该部位在同一装夹状态下完成加工,精度较高;辅助装夹时间较短,生产效率高;能保证汽封圈轴向两侧各部尺寸车削基准统一,提高了汽封圈两侧的尺寸精度,保证了产品质量;精车胎具使用操作比较简单,具有较强的通用性,能很好地保证汽封圈加工精度。

    汽轮机焊接转子翻转的辅助工具

    公开(公告)号:CN102423839A

    公开(公告)日:2012-04-25

    申请号:CN201110293211.5

    申请日:2011-09-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轮机焊接转子翻转的辅助工具,用于与吊车配合,对转子的垂直状态和横卧状态进行转换,所述翻转辅助工具由起吊架和翻身支架两部分构成,所述起吊架具有架身和夹持装置,架身上有吊耳或吊轴,用于将起吊架悬挂在吊车的吊钩上,夹持装置铰接在架身上,用于夹持转子的一端轴头;所述翻身支架具有固定支座和翻转框,固定支座固定在地面上,翻转框铰接在固定支座上,翻转框的框内轮廓与转子轴头形状相适配,用于支承转子的另一端轴头。本发明结构简单实用、制造简便、机构灵活便于操控,起吊平稳、安全,对转子体本身也起到了很好的保护;整个起吊过程合理、有效;适用性强,不仅适用于转子的翻转,还能够大规模地使用和推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