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盘式全自动软包锂电池注液机

    公开(公告)号:CN108682781B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1810846623.9

    申请日:2018-07-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转盘式全自动软包锂电池注液机,包括输料带、多工位旋转机械手、前处理装置、后处理装置、转盘、注液夹具、注液装置及封装装置,转盘上设有上下料工位、注液工位、静置工位及封装工位,注液装置位于注液工位,封装装置位于封装工位;注液夹具设置于转盘上且对应于各个工位;多工位旋转机械手包括至少四个手臂,其中第一手臂对应于输料带,第二手臂对应于前处理装置,第三手臂对应于上下料工位,第四手臂对应于后处理装置,多工位旋转机械手能驱动各个手臂同步转动到相邻的工位上,以使各个手臂的夹爪能抓取与其对应的软包锂电池转移。本发明具有占用空间小、结构紧凑、全自动生产,生产效率高的优点。

    具有长静置时间的软包锂电池注液机

    公开(公告)号:CN108735964B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1810849634.2

    申请日:2018-07-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具有长静置时间的软包锂电池注液机,包括上料组件、注液机械手、真空注液装置、前处理装置、静置上下料机械手、静置组件、后处理装置、真空封装装置、封装机械手及下料组件;上料组件、真空注液装置及前处理装置呈纵向设置;前处理装置、静置组件及后处理装置呈横向设置;后处理装置、真空封装装置与下料组件呈纵向设置;静置组件包括第一输送带、第一过渡输送器、第二输送带、第二过渡输送器及多个真空静置装置,第一输送带及第二输送带呈纵向设置,第一过渡输送器及第二过渡输送器分别呈横向设置且,真空静置装置呈排列地分别设置于第一输送带及第二输送带的上方。本发明具有长静置时间、全自动化生产且占地面积小的优点。

    储液罐及锂电池注液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037581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0846584.2

    申请日:2018-07-27

    Inventor: 袁小东 刘红尧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361 B01D19/0042 H01M2/3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储液罐,包括一级罐、二级罐及搅拌装置,所述一级罐设置于所述二级罐上且与所述二级罐通过第一阀门连通,所述搅拌装置设置于所述一级罐上且所述搅拌装置的搅拌叶片伸入所述一级罐内对其内部的储液搅拌,所述一级罐的下端设有进液口且上端设有排气口,所述二级罐的下端设有出液口。本发明的储液罐能够对电解液储存以及在锂电池注液前对电解液分离气泡,有效提高注液效率,提高锂电池的性能。另,本发明还公开一种能对电解液分离气泡,同时兼具储存及注液的锂电池注液系统。

    回转式锂电池注液机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195852A

    公开(公告)日:2017-09-22

    申请号:CN201710500367.3

    申请日:2017-06-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3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回转式锂电池注液机,包括注液装置、上下料机械手、回转轨道、驱动件及多个夹具,所述回转轨道上设有上下料工位及注液工位,所述上下料机械手位于上下料工位上,所述注液装置位于注液工位上,若干锂电池设置于所述夹具上,所述夹具相互紧靠且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回转轨道上,所述驱动件步进式地驱动所述夹具沿所述回转轨道移动,使所述夹具经过所述上下料工位及所述注液工位。本发明回转式锂电池注液机具有结构简单、控制简便、成本低的优点。

    软包锂电池抽气机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735950B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1810845371.8

    申请日:2018-07-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软包锂电池抽气机,包括上下料带、上料机械手、定位平台、双工位机械手、抽气装置、中转平台、切气袋装置、转移平台、双联机械手及出料拉带;上料机械手设置于上下料带的前端与定位平台之间;多个抽气装置并排地设置于定位平台与中转平台之间,双工位机械手横跨于定位平台、抽气装置及中转平台三者之间,且双工位机械手具有上料手臂及下料手臂,上料手臂在定位平台及抽气装置之间抓取软包锂电池,下料手臂在抽气装置及中转平台之间抓取软包锂电池;切气袋装置设置于中转平台及转移平台之间;双联机械手设置于转移平台与出料拉带之间。本发明软包锂电池抽气机具有全自动化、生产效率高的优点。

    注液杯装置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221634B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710499976.1

    申请日:2017-06-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注液杯装置,包括杯体、杯中杆、管道及连接块,杯体设有注液腔及连通注液腔的注液通道,注液腔内设有内管,内管的下端靠近注液腔的内底部且内管的上端与连接块连通,连接块与管道的一端连通,管道的另一端与注液嘴连通;杯中杆内部设有通道,下端设有堵头,且杯中杆呈滑动设置,杯中杆滑到第一位置时,堵头封堵于内管的上端,以使通道的出口通过连接块与管道连通;杯中杆滑到第二位置时,堵头离开内管的上端,以使内管通过连接块与管道连通。本发明注液杯装置抽真空与注液在同一工位完成,有效提高注液效率,并且注液彻底,避免残液在注液口滴漏。

    注液杯装置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221634A

    公开(公告)日:2017-09-29

    申请号:CN201710499976.1

    申请日:2017-06-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注液杯装置,包括杯体、杯中杆、管道及连接块,杯体设有注液腔及连通注液腔的注液通道,注液腔内设有内管,内管的下端靠近注液腔的内底部且内管的上端与连接块连通,连接块与管道的一端连通,管道的另一端与注液嘴连通;杯中杆内部设有通道,下端设有堵头,且杯中杆呈滑动设置,杯中杆滑到第一位置时,堵头封堵于内管的上端,以使通道的出口通过连接块与管道连通;杯中杆滑到第二位置时,堵头离开内管的上端,以使内管通过连接块与管道连通。本发明注液杯装置抽真空与注液在同一工位完成,有效提高注液效率,并且注液彻底,避免残液在注液口滴漏。

    二次注液机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185949A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510594008.X

    申请日:2015-09-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36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二次注液机,包括机架、滑台、治具、分料机械手、注液系统及注液打钉机构。滑台设置于机架,治具固定于滑台。分料机械手滑动设于机架上的立架,注液打钉机构固定于立架并与滑台一一对应。注液打钉机构包括注液杯、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升降架、第一直线驱动装置、第二直线驱动装置、注液头及打钉杆。注液杯上下端设置气嘴、入液管及出液管,第一阀门、第二阀门设置于入液管、出液管。第一直线驱动装置驱使升降架滑动,注液头固定于升降架下端且设置有与其内部注液通道连通的送钉管及注液抽气管,注液通道内设有定位胶钉的弹性夹持件,第二直线驱动装置驱使打钉杆伸入弹性夹持件。本二次注液机结构简单紧凑,能完成注液与打钉。

    直线式双层循环输送注液机

    公开(公告)号:CN109065828B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1810849635.7

    申请日:2018-07-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直线式双层循环输送注液机,包括电池夹具输送装置、注液装置、静置装置、封装装置、上下料机械手及弹夹输送装置,所述注液装置、静置装置及封装装置沿所述电池夹具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于所述电池夹具输送装置的上方;所述弹夹输送装置分别设置于所述电池夹具输送装置的两端,所述上下料机械手分别设置于所述电池夹具输送装置与所述弹夹输送装置之间;所述电池夹具输送装置、上下料机械手及弹夹输送装置呈直线排列,且所述电池夹具输送装置对夹具呈上、下层循环输送;所述弹夹输送装置对弹夹呈上、下层循环输送。本发明直线式双层循环输送注液机具有占地面积小、全自动生产,生产效率高的优点。

    具有长静置时间的软包锂电池注液机

    公开(公告)号:CN108735964A

    公开(公告)日:2018-11-02

    申请号:CN201810849634.2

    申请日:2018-07-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具有长静置时间的软包锂电池注液机,包括上料组件、注液机械手、真空注液装置、前处理装置、静置上下料机械手、静置组件、后处理装置、真空封装装置、封装机械手及下料组件;上料组件、真空注液装置及前处理装置呈纵向设置;前处理装置、静置组件及后处理装置呈横向设置;后处理装置、真空封装装置与下料组件呈纵向设置;静置组件包括第一输送带、第一过渡输送器、第二输送带、第二过渡输送器及多个真空静置装置,第一输送带及第二输送带呈纵向设置,第一过渡输送器及第二过渡输送器分别呈横向设置且,真空静置装置呈排列地分别设置于第一输送带及第二输送带的上方。本发明具有长静置时间、全自动化生产且占地面积小的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