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330045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391736.2
申请日:2021-11-19
Applicant: 中交一公局桥隧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交通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30/13 , E21F17/1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V级围岩隧道施工初支变形分级预警确定方法,包括隧道二次衬砌厚度验算,首先确定隧道二衬设计厚度折减比例,再确定二衬截面安全系数,并进行二衬截面验算;隧道初支变形分级预警,确定二衬最小安全厚度后,此时对应的衬砌原设计厚度的折减厚度即是隧道初支侵限的最大允许值,建立起基于二衬设计厚度的初支变形分级预警方法,从而降低隧道初支变形侵限的可能性。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此V级围岩隧道施工初支变形分级预警确定方法,从保护二衬最小厚度出发,通过验算初支可以侵限的最大值,降低因初支侵限而造成的初支返工的成本投入。
-
公开(公告)号:CN111963214A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2010689803.8
申请日:2020-07-17
Applicant: 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交一公局桥隧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广连高速公路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隧道模筑防水施工工艺,涉及隧道防排水工艺技术领域。该一种隧道模筑防水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基面处理,在隧道初期支护浇筑完成后,对初期支护进行处理;S2.环向排水盲沟铺设,在锚喷支护外表面环向设置盲沟,相邻盲沟之间纵向间距20m,集中出水处间距适当加密,塑料盲沟用钉固定,钉距1m,钉用5cm长圆钉;S3.防水板铺设,先把土工布通过垫片用射钉水泥钉锚固在初期支护表面,然后利用防水板上的预留绳将防水板挂设在暗钉上。本发明提供一种隧道模筑防水施工工艺,该工艺采将防、堵、截、排四种措施结合,达到排水畅通、防水可靠、经济合理、不留后患,使得隧道在潮湿地区仍然能够有良好的防水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754696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799146.7
申请日:2024-12-09
Applicant: 中交中南工程局有限公司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局工程质量监督执法支队 , 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钻孔定位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断层带钻爆法用的钻孔定位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下端面四周安装有四个锥形杆,通过四个锥形杆可以将工作台固定于适宜的钻孔位置,所述工作台的上方安装有定位环管,所述定位环管内部设置有钻杆,所述钻杆的外表面设置有钻取螺纹,通过外用铁锤将锥形杆锤入适宜位置,随后控制驱动机构带动钻杆边转动边向下移动,对断层破碎区进行钻孔处理,在钻孔过程中,通过设置的定位环管,能维持钻杆的移动位置,确保其在钻取过程中处于同一轴线上,而且在钻取螺纹和清理螺纹槽的相互配合下,能进一步对钻杆的位置进行限位,避免因断层破碎区不平稳,导致钻杆出现钻孔偏斜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685031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311868310.0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中交中南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高海拔高寒地区隧道施工用通风加热管,包括送风结构、加热结构和散热结构;所述送风结构、加热结构和散热结构依次串联设置;所述加热结构包括加热管壳;所述加热管壳的内部设置有网格通风管;所述网格通风管的内部均匀设置有多个螺旋状的电加热管;所述加热管壳的两端内圈均设置有通电单元;两侧所述通电单元为电加热管通电;通过隧道内部设置的多个加热结构,能够对输送的空气进行多次递进式升温加热,从而提高了隧道内部环境温度的均匀性;通过设置的网格通风管和电加热管将低温空气进行分散独立加热,从而提高了对低温空气的加热效率,继而提高了对隧道内部温度控制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708077B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010495552.X
申请日:2020-06-03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 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隧道围岩松动圈的声波法测试方法。包括:在隧道围岩中打设测试钻孔,将注浆式囊袋设置在钻孔的上下内壁上,将封孔管放入所述钻孔内,在封孔管的外壁上设置溢浆口、出浆口,将测试仪器从封孔管内穿过,通过出浆口向注浆式囊袋中注入浆液,待注浆式囊袋内浆体达到特定强度后;再将浆液经溢浆口注入,向封孔管中注水,待水体注满整个钻孔后,利用水体作为耦合剂利用测试仪器向隧道围岩隧道围岩发射声波,根据隧道围岩的反射波速变化情况,确定隧道围岩松动圈的范围大小。本发明针对复杂地质、高地应力区以及松散破碎围岩,提出了一种声波法隧道围岩松动圈的测试方法,通过封孔管提高堵水效果、护孔段保证钻孔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1911165B
公开(公告)日:2022-01-25
申请号:CN202010685969.2
申请日:2020-07-16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 , 北京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软岩单线铁路隧道大变形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地应力参数的获取;二、岩体物理力学参数的获取;三、侧压力系数的获取与隧道大变形判断;四、建立隧道开挖断面模型及隧道开挖断面模型的加载力分析;五、隧道开挖断面轮廓的确定;六、隧道台阶法开挖及初期支护施工;七、隧道衬砌结构施工;八、循环掘进直至软岩大变形段施工完成。本发明方法步骤简单,通过单线铁路隧道开挖断面轮廓的优化,提高隧道初期支护结构的承载性能和抵抗变形能力,实现软岩单线铁路隧道大变形的控制,实用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1708077A
公开(公告)日:2020-09-25
申请号:CN202010495552.X
申请日:2020-06-03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 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隧道围岩松动圈的声波法测试方法。包括:在隧道围岩中打设测试钻孔,将注浆式囊袋设置在钻孔的上下内壁上,将封孔管放入所述钻孔内,在封孔管的外壁上设置溢浆口、出浆口,将测试仪器从封孔管内穿过,通过出浆口向注浆式囊袋中注入浆液,待注浆式囊袋内浆体达到特定强度后;再将浆液经溢浆口注入,向封孔管中注水,待水体注满整个钻孔后,利用水体作为耦合剂利用测试仪器向隧道围岩隧道围岩发射声波,根据隧道围岩的反射波速变化情况,确定隧道围岩松动圈的范围大小。本发明针对复杂地质、高地应力区以及松散破碎围岩,提出了一种声波法隧道围岩松动圈的测试方法,通过封孔管提高堵水效果、护孔段保证钻孔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1911165A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2010685969.2
申请日:2020-07-16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 , 北京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软岩单线铁路隧道大变形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地应力参数的获取;二、岩体物理力学参数的获取;三、侧压力系数的获取与隧道大变形判断;四、建立隧道开挖断面模型及隧道开挖断面模型的加载力分析;五、隧道开挖断面轮廓的确定;六、隧道台阶法开挖及初期支护施工;七、隧道衬砌结构施工;八、循环掘进直至软岩大变形段施工完成。本发明方法步骤简单,通过单线铁路隧道开挖断面轮廓的优化,提高隧道初期支护结构的承载性能和抵抗变形能力,实现软岩单线铁路隧道大变形的控制,实用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212905491U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2020993527.X
申请日:2020-06-03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 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隧道围岩松动圈的声波法测试装置。包括:在隧道围岩中打设测试钻孔,将注浆式囊袋设置在钻孔的上下内壁上,将封孔管放入所述钻孔内,在封孔管的外壁上设置溢浆口、出浆口,将测试仪器从封孔管内穿过,通过出浆口向注浆式囊袋中注入浆液,待注浆式囊袋内浆体达到特定强度后;再将浆液经溢浆口注入,向封孔管中注水,待水体注满整个钻孔后,利用水体作为耦合剂利用测试仪器向隧道围岩隧道围岩发射声波,根据隧道围岩的反射波速变化情况,确定隧道围岩松动圈的范围大小。本实用新型针对复杂地质、高地应力区以及松散破碎围岩,提出了一种声波法隧道围岩松动圈的测试装置,通过封孔管提高堵水效果、护孔段保证钻孔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212898472U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2021425356.7
申请日:2020-07-17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 , 北京交通大学
IPC: E21B49/00 , E21B47/002 , E21B25/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隧道地应力测试用窥视与取芯装置,包括定位机构、套筒和推送连接杆,所述定位机构包括连接座、定位滚轮部件、测距模块与限位部件,所述连接座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测距模块包括对称布设的第一测距模块和第二测距模块,所述限位部件包括对称布设的第一限位柱和第二限位柱,所述套筒上设置有限位孔和两个对称布设的开口槽,所述开口槽的长度小于套筒的长度,所述开口槽和套筒内连通,窥视探头和空心包体设置在所述套筒内。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且成本低,在投送空心包体之前,通过窥视探头对地应力测孔的孔壁直接观测,在投送空心包体的过程中,通过测距模块,实现空心包体投送位置的准确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