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948676B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1911422882.X
申请日:2019-12-30
Applicant: 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交一公局海威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IPC: B28B2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预制件钢材张拉装置,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该预制件钢材张拉装置包括支撑框架、支撑臂和张拉驱动件,支撑框架用于置于预制件端部处的待张拉钢材的一侧,支撑臂与支撑框架滑动连接,张拉驱动件安装在支撑臂上。支撑臂能够在支撑框架上移动,以带动张拉驱动件在待张拉钢材的延伸方向上移动。支撑臂的安装有张拉驱动件的位置处能够越过预制件端部的悬臂后靠近待张拉钢材。本发明缓解了现有技术中的利用后张法张拉带有悬臂的预制件的钢材时,由于悬臂的阻碍,千斤顶与钢材端部之间在钢材长度方向上存在较大间距,需要利用人工搬运千斤顶以将千斤顶套接在钢材上,导致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较大且施工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798693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10592999.1
申请日:2018-06-11
Applicant: 中交一公局海威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顶管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带砂层顶管施工方法。该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按布孔方案,钻机钻孔形成注浆口;步骤二:向注浆口内同时灌注磷酸液和玻璃水;步骤三:待磷酸液和玻璃水凝结后,向注浆口内同时灌注玻璃水和水泥浆;步骤四:待玻璃水和水泥浆凝结后,放置管道进行顶管操作。在进行顶管操作前,前后向注浆口内灌注两种液体,步骤二中的磷酸液与玻璃水混合凝结,步骤三中的玻璃水与水泥浆混合凝结,二者双重作用对地下水及流沙起到很好的固结作用,在后面的顶管操作中减少对砂层的扰动作用,能够有效防止周围路面及建筑物沉降。同时也方便了后期的顶管操作,提高施工效率,不易出现涌泥的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18564725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842295.0
申请日:2024-06-27
Applicant: 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交一公局海威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IPC: F16L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气管道跨河安装结构,包括:三棱柱形状的燃气管,所述燃气管左右两端皆通过第二控制阀与波纹管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控制阀与第二控制器无线连接,所述燃气管顶部与两个第一燃气支管下端固接且连通,两个所述第一燃气支管上端通过第一控制阀分别与第二燃气支管左右两端连接。本发明通过设计一种铺设在河底的燃气管道安装结构,在需要对燃气管道检修时,利用燃气对气囊充气使气囊膨胀,利用气囊的浮力将燃气管浮出水面,进行检修。本发明平时将燃气管置于河底,不会影响船舶通行,在需要检修时,可以方便快捷的将燃气管浮出水面。
-
公开(公告)号:CN107288651B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1710598800.1
申请日:2017-07-21
Applicant: 中交一公局海威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 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
IPC: E21D9/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顶管机钻头和顶管机,所述顶管机钻头包括圆环形的外壳体(10),外壳体(10)内含有两块第一径向支撑加固板(11)和两块第二径向支撑加固板(12),两块第一径向支撑加固板(11)之间固定有多个第一轴向滚刀(1),两块第二径向支撑加固板(12)之间固定有第二轴向滚刀(8),第一斜向支撑加固板(13)与外壳体(10)之间固定有一对第二斜向支撑加固板(14)。该顶管机钻头和顶管机重新设计了刀头(滚刀、切刀)及刀头上增加一定数量的硬质合金,增加刀头抗磨损能力,增加单次顶进距离,降低洞内卡钻风险,减少接收井数量,出洞后仅需要简单的维护加固,即可调入井内进行工作,无需返厂更换刀头。
-
公开(公告)号:CN110948676A
公开(公告)日:2020-04-03
申请号:CN201911422882.X
申请日:2019-12-30
Applicant: 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交一公局海威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IPC: B28B2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预制件钢材张拉装置,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该预制件钢材张拉装置包括支撑框架、支撑臂和张拉驱动件,支撑框架用于置于预制件端部处的待张拉钢材的一侧,支撑臂与支撑框架滑动连接,张拉驱动件安装在支撑臂上。支撑臂能够在支撑框架上移动,以带动张拉驱动件在待张拉钢材的延伸方向上移动。支撑臂的安装有张拉驱动件的位置处能够越过预制件端部的悬臂后靠近待张拉钢材。本发明缓解了现有技术中的利用后张法张拉带有悬臂的预制件的钢材时,由于悬臂的阻碍,千斤顶与钢材端部之间在钢材长度方向上存在较大间距,需要利用人工搬运千斤顶以将千斤顶套接在钢材上,导致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较大且施工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7288651A
公开(公告)日:2017-10-24
申请号:CN201710598800.1
申请日:2017-07-21
Applicant: 中交一公局海威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E21D9/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D9/1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顶管机钻头和顶管机,所述顶管机钻头包括圆环形的外壳体(10),外壳体(10)内含有两块第一径向支撑加固板(11)和两块第二径向支撑加固板(12),两块第一径向支撑加固板(11)之间固定有多个第一轴向滚刀(1),两块第二径向支撑加固板(12)之间固定有第二轴向滚刀(8),第一斜向支撑加固板(13)与外壳体(10)之间固定有一对第二斜向支撑加固板(14)。该顶管机钻头和顶管机重新设计了刀头(滚刀、切刀)及刀头上增加一定数量的硬质合金,增加刀头抗磨损能力,增加单次顶进距离,降低洞内卡钻风险,减少接收井数量,出洞后仅需要简单的维护加固,即可调入井内进行工作,无需返厂更换刀头。
-
公开(公告)号:CN213925828U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2022891155.2
申请日:2020-12-02
Applicant: 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交一公局海威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盖梁骨架固定装置及桥梁施工设备,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盖梁骨架固定装置包括多个支撑组件;沿第一方向,多个支撑组件间隔设置;每个支撑组件均包括立柱和支撑件;立柱包括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第一柱体与第二柱体滑动连接,且第一柱体能够沿第一柱体的轴向相对于第二柱体滑动;且第一柱体能够与第二柱体锁紧;支撑件与第一柱体固定连接。多个支撑组件中的多个支撑件配合支撑盖梁骨架,由于第一柱体能够相对于第二柱体滑动,从而调节立柱的高度,再将立柱的高度调节至适合的高度后,将第一柱体与第二柱体锁紧即可支撑盖梁骨架,能够适用于不同尺寸的盖梁骨架,提高盖梁骨架固定装置的适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208605729U
公开(公告)日:2019-03-15
申请号:CN201820771794.5
申请日:2018-05-22
Applicant: 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公局海威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管道牵引滑车及截污管线安装结构,涉及管道安装的技术领域,该管道牵引滑车包括:管托、紧固件和滚轮;所述管托至少一侧开口用于放置内管,所述管托和内管通过所述紧固件固定;所述管托底部安装所述滚轮,所述管托和滚轮的高度之和小于所述外管的内径,以将所述管托和内管送入外管内壁,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内外管之间磨损严重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11596581U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1922264417.X
申请日:2019-12-16
Applicant: 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交一公局海威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IPC: E01F15/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防护装置领域,尤其是一种桥梁桥墩防护装置,针对现有的桥梁桥墩的缓冲性能较差,在受到外力撞击时容易发生损坏,降低桥梁的使用寿命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桥墩,所述桥墩上开设有两个置放腔,置放腔内滑动安装有限位板,两个置放腔相互远离的一侧内壁上均开设有滑孔,滑孔内滑动安装有滑板,两个滑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与两个限位板相互远离的一侧相焊接,两个滑板相互远离的一侧均焊接有第一防护板,两个第一防护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均焊接有两个横板。本实用新型实用性好,桥梁桥墩的缓冲性能较好,在受到外力撞击时不容易发生损坏,提高桥梁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207122309U
公开(公告)日:2018-03-20
申请号:CN201720888683.8
申请日:2017-07-21
Applicant: 中交一公局海威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E21D9/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顶管机钻头和顶管机,所述顶管机钻头包括圆环形的外壳体(10),外壳体(10)内含有两块第一径向支撑加固板(11)和两块第二径向支撑加固板(12),两块第一径向支撑加固板(11)之间固定有多个第一轴向滚刀(1),两块第二径向支撑加固板(12)之间固定有第二轴向滚刀(8),第一斜向支撑加固板(13)与外壳体(10)之间固定有一对第二斜向支撑加固板(14)。该顶管机钻头和顶管机重新设计了刀头(滚刀、切刀)及刀头上增加一定数量的硬质合金,增加刀头抗磨损能力,增加单次顶进距离,降低洞内卡钻风险,减少接收井数量,出洞后仅需要简单的维护加固,即可调入井内进行工作,无需返厂更换刀头。(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