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856971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809149.3
申请日:2023-07-04
Applicant: 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交一公局海威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软岩大变形隧道施工可伸缩钢架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设置为顶部具有开口的盒形结构;所述工作台下侧均布有一组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下端设置有万向轮;所述工作台顶部侧壁开设有一对滑槽;所述工作台顶部内侧开设有一对凹槽;所述滑槽内部均滑动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下侧固定连接有把手;通过电动伸缩杆调节工作台的高度,便于工作人员施工作业,当发生坍塌事故时,工作人员可以视情况躲入工作台内部,并通过把手拉动一对盖板合拢,将工作台顶部的开口关闭,形成一个密闭空间,起到防护作用,防止工作人员被坍塌的围岩砸伤,提高工作人员的生存几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933745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130173.3
申请日:2025-02-05
Applicant: 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交一公局海威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 中交一公局(青岛)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仰拱隧道及无仰拱隧道施工方法,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该无仰拱隧道包括防护结构和底部支撑结构;防护结构呈拱形,防护结构的底部两侧之间连接有底部支撑结构,底部支撑结构呈平板状底部支撑结构和防护结构的连接处设有沿无仰拱隧道延伸方向延伸的电缆沟,且电缆沟的内部设有分隔件以将电缆沟的内部分为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第一空间高于底部支撑结构并用于容置电缆,第二空间低于底部支撑结构并形成排水沟;电缆沟的侧壁上和分隔件上均设有过水孔,排水沟用于通过过水孔接收来自底部支撑结构上的水流。该无仰拱隧道通过平板状的底部支撑结构可以代替仰拱,从而无需开挖仰拱,不会导致防护结构拱脚脱空而造成隧道坍塌。
-
公开(公告)号:CN117385859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338769.X
申请日:2023-10-16
Applicant: 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交一公局海威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回灌井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井水回灌方法及井水回灌装置。该井水回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制作回灌水囊;回灌水囊包括储水部和设置于储水部下方的渗水部;S2:将回灌水囊放置于回灌井内;S3:输送回灌水;打开排气孔,将回灌水从灌水口灌入回灌水囊内,直至回灌水充满回灌水囊,储水部与回灌井的侧壁紧密贴合;然后,关闭排气孔,继续灌入回灌水,水流由渗水部向回灌井周边渗流。本申请通过回灌水囊内水体的重力将回灌井内的水体压送至回灌井的周围,提高回灌效率;洗井时,可直接将回灌水囊抽出清理,从而提高洗井效率;储水部的侧面与回灌井的井壁紧密贴合,能够减少水体压力对井壁的破坏,提高回灌井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9098098B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1811239305.2
申请日:2018-10-23
Applicant: 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交一公局海威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IPC: E01D2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吊挂式系梁施工装置及吊挂式系梁施工方法,涉及桥梁施工技术领域。吊挂式系梁施工装置包括墩柱、吊挂件、主分配梁、纵分配梁和底模板;吊挂件上设有空间可调的容置框;墩柱上设有预留座;墩柱的数量为两个,吊挂件为两个,预留座的一端与吊挂件的容置框的一侧贴合设置,底模板的一面与预留座的另一端贴合设置,底模板的另一面与纵分配梁的一面贴合设置,纵分配梁的另一面与主分配梁的一面贴合设置,主分配梁的另一面的与容置框的另一侧贴合设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穿销法系梁施工无法实现系梁与墩柱同时施工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吊挂件直接连接在预留座上,可实现墩柱与系梁同时施工。
-
公开(公告)号:CN113357476A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110721639.9
申请日:2021-06-28
Applicant: 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交一公局海威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IPC: F16L55/1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施工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将气囊穿入管道的方法及装置。将气囊穿入管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一具有出口管段和进气口的壳体;将未充气的气囊装入壳体,未充气的气囊的一端为封闭端,另一端为敞口端,敞口端从出口管段伸出;将敞口端向外翻折以形成翻折段,翻折段固定套设于出口管段的外部;将出口管段对准管道,通过进气口向壳体的内腔充气,充入的气体进入未充气的气囊的外表面与出口管段的内表面之间,以将未充气的气囊顶进管道,形成充气的气囊,其中,充气的气囊的外表面为未充气的气囊的内表面;当充气的气囊到达目标位置后,封闭敞口端。靠气压将气囊一边充气一边顶进管道中,比较省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549242A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0647083.7
申请日:2024-05-23
Applicant: 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交一公局海威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 中交一公局(青岛)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张拉效果检测装置,涉及张拉施工技术领域。该张拉效果检测装置包括支撑件和移动件;支撑件上设有用于穿过受拉构件的通孔和沿通孔轴向延伸的滑槽,滑槽内壁和移动件中的一个设有凹槽,另一个设有凸块,移动件设于滑槽内,凸块与凹槽沿通孔轴向相互抵接;移动件一侧与滑槽一端之间形成有移动空间,另一侧穿过滑槽的另一端后伸出至支撑件的侧面之外;移动件用于在受到挤压力时在滑槽内移动,凸块用于在挤压力达到预设锚下有效预应力值时与移动件断裂分离。该张拉效果检测装置通过凸块的断裂分离即可判断出受拉构件的实际锚下有效预应力达到预设锚下有效预应力值,从而判断受拉构件的张拉效果符合设计要求,无需配套使用传感器。
-
公开(公告)号:CN119308225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619736.7
申请日:2024-11-13
Applicant: 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交一公局海威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IPC: E01D21/00 , E01D19/00 , E01D2/04 , E01D101/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现浇箱梁抱箍托架结构及施工方法,涉及桥梁工程的技术领域,包括第一托架结构、第二托架结构和贝雷梁;第一托架组件分别与两个第一抱箍连接,且第一托架结构的顶部通过横向分配梁与贝雷梁连接;两个第一抱箍用于与外接的圆柱墩箍紧连接,且两个第一抱箍沿圆柱墩上下间隔分布;第二托架结构包括第二托架组件、螺纹杆和固定件,第二托架组件的顶部通过横向分配梁与贝雷梁连接,且第二托架组件通过固定件与螺纹杆的一端连接;螺纹杆的另一端用于穿过方形墩,并通过固定件与方形墩固定连接。本发明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搭设传统支架对于支撑材料使用较多造成施工成本上升,以及在高山峡谷或跨河流域等地施工困难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012395B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210884332.5
申请日:2022-07-25
Applicant: 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交一公局海威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 中交一公局(青岛)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管桩组件,涉及桩基技术领域。该管桩组件包括管桩和叶齿结构;叶齿结构包括固定叶齿和可变叶齿,固定叶齿和可变叶齿依次固定于管桩的外壁,并使叶齿结构形成为连续的板状结构;可变叶齿包括层叠设置且铰接于同一转轴上的多个页板,相邻两个页板之间设有变形件;变形件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第一状态下,变形件收缩以使其两侧的页板相互贴合;在第二状态下,变形件伸展并驱动其两侧的页板相互远离,以使其两侧的页板呈夹角设置。本发明提供的管桩组件通过叶齿结构中的固定叶齿和可变叶齿中的呈夹角设置的页板,可以有效增加管桩与其周围土体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可以增加摩擦力,提升管桩的承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5012395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884332.5
申请日:2022-07-25
Applicant: 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交一公局海威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 中交一公局(青岛)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管桩组件,涉及桩基技术领域。该管桩组件包括管桩和叶齿结构;叶齿结构包括固定叶齿和可变叶齿,固定叶齿和可变叶齿依次固定于管桩的外壁,并使叶齿结构形成为连续的板状结构;可变叶齿包括层叠设置且铰接于同一转轴上的多个页板,相邻两个页板之间设有变形件;变形件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第一状态下,变形件收缩以使其两侧的页板相互贴合;在第二状态下,变形件伸展并驱动其两侧的页板相互远离,以使其两侧的页板呈夹角设置。本发明提供的管桩组件通过叶齿结构中的固定叶齿和可变叶齿中的呈夹角设置的页板,可以有效增加管桩与其周围土体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可以增加摩擦力,提升管桩的承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9993449A
公开(公告)日:2019-07-09
申请号:CN201910278645.4
申请日:2019-04-08
Applicant: 中交一公局海威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的试验室设备管理方法、BIM可视化平台、设备及介质。该试验室设备管理方法包括:获取第一用户输入的BIM可视化平台中第一试验设备模型的状态参数;根据所述状态参数对所述第一试验设备模型进行标记,以使第二用户根据所述标记确定所述第一试验设备模型的状态。相对现有技术来说,本申请通过获取第一用户输入的试验设备的状态参数,将所有第一试验设备模型的状态集中在BIM可视化平台中进行显示,以实现对所有试验设备的状态的共享,使得第二用户能够实时了解每个试验设备的状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