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425685B
公开(公告)日:2020-01-10
申请号:CN201810060760.X
申请日:2018-01-22
Applicant: 中交上海三航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
IPC: E21D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现浇隧道的混凝土裂缝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仿真模拟边界条件;对多因素耦合作用下的隧道混凝土的温度和应力进行仿真模拟,同时在仿真模拟上布置冷却水管;获得仿真模拟中冷却水管的布置方案;根据仿真模拟中得到的冷却水管的布置方案,现场设计一套与仿真模拟相应的冷却循环水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工艺简单,能有效的控制现浇隧道混凝土的开裂问题,提高现浇隧道混凝土性能,延长现浇隧道混凝土使用寿命的基于现浇隧道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8425685A
公开(公告)日:2018-08-21
申请号:CN201810060760.X
申请日:2018-01-22
Applicant: 中交上海三航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现浇隧道的混凝土裂缝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仿真模拟边界条件;对多因素耦合作用下的隧道混凝土的温度和应力进行仿真模拟,同时在仿真模拟上布置冷却水管;获得仿真模拟中冷却水管的布置方案;根据仿真模拟中得到的冷却水管的布置方案,现场设计一套与仿真模拟相应的冷却循环水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工艺简单,能有效的控制现浇隧道混凝土的开裂问题,提高现浇隧道混凝土性能,延长现浇隧道混凝土使用寿命的基于现浇隧道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537626B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1811474037.2
申请日:2018-12-04
Applicant: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上海三航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交上海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2D29/0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铁车站混凝土的控裂方法,在施工缝附近、侧墙、倒角处均布置了水管,且采用了非等间距方式布置水管,在所有的施工缝附近均密集布设了水管。直到混凝土完全覆盖水管后开始通水;控制水管的水流量在4~6m3/h范围内,直到混凝土内部温度达到最大值;降低水管水流量至2~4m3/h范围内,继续通水12~24小时;施工结束后用不低于混凝土强度的水泥净浆或砂浆对冷却水管进行灌浆处理。本发明能较好的利用上部新浇筑混凝土产生的水化热来加热下部浇筑完成的混凝土,大大降低了施工缝上下混凝土之间的温差应力,有效地解决了因混凝土温度应力而在施工缝附近产生大量裂缝的历史性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297785A
公开(公告)日:2019-02-01
申请号:CN201811474013.7
申请日:2018-12-04
Applicant: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上海三航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交上海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制作清水混凝土外观评价试样的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为上端开口的空心腔体,该装置本体的长、宽、高或直径均不小于5cm且不大于1m,开口面积≥100cm2;该装置本体至少由两个拼装模块拼装而成,拼装模块由透明有机硅板制作,装置本体的内腔形状与建筑设计图样相同并与建筑设计图样上标注的尺寸等比例缩小。本发明的装置结构简单易制,安全环保,能方便成型外观评价试样。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用于制作清水混凝土外观评价试样的方法。本发明的方法不仅在施工前就能准确判断成型后清水混凝土外观质量,还能准确把握时机,改善清水混凝土成型条件,为清水混凝土外观评价提供可靠的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6003396B
公开(公告)日:2018-04-06
申请号:CN201610367851.9
申请日:2016-05-30
Applicant: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上海三航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交三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上海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B28B11/2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建筑技术,涉及一种PHC管桩的免蒸养生产工艺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一种管桩免蒸养的养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管桩在脱模前,进行保温养护;2)将经步骤1)中保温养护后的管桩脱模,在脱模后,进行自然养护。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上述方法在PHC管桩的生产工艺中的应用及其PHC管桩的免蒸养生产工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PHC管桩的免蒸养生产工艺及其应用,免除了制桩过程中蒸汽养护的环节,降低管桩制作难度和成本,并节约能源,有利于环保,制备的PHC管桩的性能满足规范的各项要求,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5649108B
公开(公告)日:2018-01-12
申请号:CN201610066345.6
申请日:2016-01-29
Applicant: 中交上海三航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三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IPC: E02D29/045 , E02D29/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建筑领域,具体涉及管廊箱型隧道侧墙裂缝控制方法与应用。所述方法,包括步骤:将管廊箱型隧道进行施工分段,然后每个施工分段在纵向上进行分段浇筑,每个施工分段在竖向上将施工缝设于墙身与顶板交界处并采用两步浇筑方式,第一步将底板、侧墙和中墙作为整体一次性浇筑,第二步浇筑顶板混凝土,后续浇筑中管廊横隔板。本发明的所述方法通过开展合理的分段长度、施工缝位置设置、浇筑间隔时间以及混凝土浇筑方式等施工工艺的优化,有效地控制了侧墙混凝土的裂缝和外观质量,充分保证混凝土结构120年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5203403B
公开(公告)日:2018-01-12
申请号:CN201510590506.7
申请日:2015-09-16
Applicant: 中交上海三航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玻璃钢复合材料抗冻耐久性能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作玻璃钢试样;2)将制得的玻璃钢试样分为2组,将第1组玻璃钢试样常温放置,并同时将第2组玻璃钢试样进行冻融循环试验;3)将第1组玻璃钢试样和第2组玻璃钢试样分别进行弯曲强度测试,并计算弯曲强度保留率;4)根据计算的弯曲强度保留率,判定玻璃钢复合材料的抗冻耐久性能。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玻璃钢复合材料抗冻耐久性能的检测方法,能够较为准确地检测玻璃钢复合材料的抗冻耐久性能,确保筛选出来的玻璃钢复合材料能够满足在冰冻环境中长期应用的要求,并很好地填补了现有国家标准及规范在玻璃钢复合材料的抗冻耐久性能检测方面的空白。
-
公开(公告)号:CN105837117B
公开(公告)日:2017-12-05
申请号:CN201610204075.0
申请日:2016-04-01
Applicant: 中交上海三航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三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上海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4B28/04 , C04B111/5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免蒸养PHC管桩混凝土,所述混凝土中,每立方米混凝土的制备原料包括下列组分:硅酸盐水泥300~450kg;粒化高炉矿渣粉25~110kg;粉煤灰微珠10~100kg;硅灰10~100 kg;膨胀剂20~60kg;细度模数2.4~3.0的细骨料640~725kg;级配为5~25mm的粗骨料1120~1200kg;三乙醇胺0.1~0.5kg;硫酸锂2~6kg;无水石膏7~13kg;减水剂4~7kg;水125~140kg。本发明的混凝土用于制备PHC管柱,可以在常温条件下并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免蒸养PHC管桩脱模强度和C80混凝土的强度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7365120A
公开(公告)日:2017-11-21
申请号:CN201710614040.9
申请日:2017-07-25
Applicant: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上海三航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交三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IPC: C04B28/04 , C04B18/14 , C04B14/04 , C04B111/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30/94 , C04B28/04 , C04B14/041 , C04B18/146 , C04B2111/20 , C04B18/142 , C04B14/02 , C04B14/068 , C04B24/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土胶凝材料、高耐久性清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本清水混凝土主要由胶凝材料、粗集料、细集料、减水剂和水组成,各组分掺量与比例为:胶凝材料用量为400~520kg/m3,其中水泥为40~70份,粒化高炉矿渣粉为20~50份,微硅粉为1~5份,精细沉珠为1~7份;粗集料为1000-1100kg/m3;细集料为砂650-780kg/m3;水为胶凝材料重量的0.29~0.36倍;减水剂为胶凝材料重量的0.08~0.15倍。本高耐久性清水混凝土,去除了粉煤灰,并通过精细沉珠和微硅粉的掺入,降低了平均气泡弦长,增加了密实度,消除了因粉煤灰引起的清水混凝土外观色差问题,同时减少了外观气泡,提高了耐久性,满足高耐久性清水混凝土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9556801A
公开(公告)日:2019-04-02
申请号:CN201811627020.6
申请日:2018-12-28
Applicant: 中交上海三航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交上海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下隧道结构的耐压密封性能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该测试装置主要是由用于设置在待测的水下隧道结构的检测区域上方且设有排气阀的耐压储液箱、用于将耐压储液箱和隧道模型密封连接的密封机构、与耐压储液箱相连且用于向耐压储液箱内注入流体并获取耐压储液箱内的液压参数的加压装置等构成。其中,密封机构在将耐压储液箱和隧道模型密封连接后,使得检测区域与耐压储液箱内的腔体相连通,且与外部隔离。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能够降低检测成本,提升检测精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