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809710B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010729986.1
申请日:2020-07-27
Applicant: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排水管接口抹带施工用定型模板,包括顶模和两个侧模。顶模包括两块顶部侧板、五根顶部连杆和两根顶部橡胶止浆条;两块顶部侧板的间距等于抹带的宽度,每块顶部侧板的横截面呈Z字形;两个侧模的结构相同,每个侧模包括两块侧部侧板、两块挡板、两块橡胶止浆垫、三根侧部连杆和两根侧部橡胶止浆条;两块侧部侧板对称设置且间距等于抹带的宽度,每块侧部侧板的横截面呈Z字形;两个侧模的上端各自通过两组连接件一一对应地与顶模的两端连接,两个侧模的下端设在排水管的混凝土基础的顶面上。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排水管的施工方法。本发明能控制抹带的宽度和厚度,并能阻止抹带漏浆,有效保证了抹带的止水功效。
-
公开(公告)号:CN106677185A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611159386.6
申请日:2017-03-30
Applicant: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 , 中交三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IPC: E02D13/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1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灌注桩孤石快速清理装置,包括钻筒和钢丝梳齿,钻筒上方设有顶板,顶板中间连接法兰二,所述法兰二中间连接受力杆,所述受力杆中间设有灌浆孔,受力杆上方通过法兰一连接钻杆,受力杆下方往下延伸到钻筒内部,顶板侧面与钻筒内壁之间设有肋板,钻筒底部设置有4‑10个合金钻头,所述钢丝梳齿设置在钻筒内部的下方,钢丝梳齿分为上下两层,每层钢丝梳齿由10‑30根钢丝绳组成,钢丝梳齿中间形成装石孔,本发明能够快速清理孤石,特别对体积小、数量少的孤石有显著的效果,而且制造成本低,操作简便,由于使用时不需更换钻机,仅需更换钻筒即可,较冲孔打桩机大大提高了成孔效率,工期缩短,效率提高,实用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1926759A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2010868778.X
申请日:2020-08-26
Applicant: 中交三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专用于码头后方大面积堆场的高效降尘养护系统,包括深井、主管、支管、通长构筑物、井用潜水电泵、压力表、传感器、电箱控制柜,所述通长构筑物上平面设有凹槽,所述支管设置在凹槽内,所述深井设置在通长构筑物一侧,所述潜水泵设置在深井内,潜水泵连接主管,所述主管横跨在通长构筑物上,所述主管与支管通过三通、四通连接,支管上间隔设有出水龙头,所述出水龙头高于凹槽高度,相邻构筑物之间的主管埋在地下,所述压力表设置在主管上,所述传感器设置在压力表上,所述电箱控制柜连接潜水泵与传感器,本发明采用就近打井、设置供水水网的方式进行喷水,有效提高场地养护、降尘的效率,高效、快速、灵活,成本低,覆盖面积广。
-
公开(公告)号:CN111809710A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2010729986.1
申请日:2020-07-27
Applicant: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排水管接口抹带施工用定型模板,包括顶模和两个侧模。顶模包括两块顶部侧板、五根顶部连杆和两根顶部橡胶止浆条;两块顶部侧板的间距等于抹带的宽度,每块顶部侧板的横截面呈Z字形;两个侧模的结构相同,每个侧模包括两块侧部侧板、两块挡板、两块橡胶止浆垫、三根侧部连杆和两根侧部橡胶止浆条;两块侧部侧板对称设置且间距等于抹带的宽度,每块侧部侧板的横截面呈Z字形;两个侧模的上端各自通过两组连接件一一对应地与顶模的两端连接,两个侧模的下端设在排水管的混凝土基础的顶面上。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排水管的施工方法。本发明能控制抹带的宽度和厚度,并能阻止抹带漏浆,有效保证了抹带的止水功效。
-
公开(公告)号:CN111305355A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2010280786.2
申请日:2020-04-10
Applicant: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 , 中交三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大口径混凝土雨水管道接口防渗工艺,先将混凝土管道一节一节分别吊起后下入沟槽内组对,下方铺设管道基础,在管道企口槽内放入橡胶密封胶圈,采用倒链拉入法将管道连接,在管道接口内外缝隙中填入石棉水泥,进行第一道防渗处理;在管接口外壁用水泥砂浆抹带,内置钢丝网,进行第二道防渗处理;管道回填之前,用无纺土工布包裹管道接口及管道与检查井的连接口,隔绝外部土壤与管道内部,进行第三道防渗处理,效果良好,可靠性高,处理后的管道渗水量将远低于规范允许渗水量,成本低廉,施工方便,施工周期快,提高了大直径雨水管道的施工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0173123A
公开(公告)日:2019-08-27
申请号:CN201910515645.1
申请日:2019-06-14
Applicant: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 , 中交三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IPC: E04G21/24
Abstract: 本发明所述的混凝土面智能喷淋养护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智能控制系统里的主控制器通过红外控制,与智能网关、温湿度传感器共同联动,通过手机APP可设定单次喷淋时间和喷淋时间间隔,另外可设置温湿度阈值来补充喷淋养生,排除了人工洒水养护的随意性。能够定时、定量喷淋养护,排除人为因素,有效对现浇混凝土进行养护,能够覆盖整个混凝土面,保证面层混凝土实体和表观质量的养护系统。此外,内河码头施工过程中可抽取江河水对混凝土进行养护,与建筑领域相比具有更高的优越性和便捷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089706B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570002.4
申请日:2024-11-06
Applicant: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30/28 , G06F119/14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大面积堆载下深厚海相淤泥变形特性分析方法,属于土工测试技术领域。为解决预测精度、实际工况模拟不足以及安全隐患发现与防范能力不足的问题,集成监测数据、数值模拟与室内试验,全面分析了大面积堆载下深厚海相淤泥的变形特性,通过多级加载卸载循环模式,精确模拟了淤泥层受力过程,揭示了附加应力传递规律及蠕变行为,蠕变试验系统研究了不同工况下的蠕变规律,特别是次固结变形量与次固结系数的变化,提升了沉降预测精度与固结度计算的准确性,绘制蠕变变形曲线,基于时间序列模型拟合数据,确保了数据一致性,综合手段的运用有效评估了堆载影响,及时发现并防范了安全隐患,显著提升了工程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472452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510018748.2
申请日:2025-01-07
Applicant: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G05B19/0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桥面养护机器人的智能控制系统,属于桥面养护机器人技术领域。桥面养护机器人的智能控制系统,包括位置获取模块、路径决策模块和智能控制模块。本发明解决了现有专利实现对机器人的行动路径进行优化,并不能实现根据工作环境对机器人进行精准控制的问题,本发明能够准确获取桥面的实时状况,大大提高了养护效率,桥面养护机器人可以根据桥面环境的实时变化进行精准调整,从而确保每一处桥面都能得到恰当的养护处理,提升了养护质量,降低养护成本,可以精确掌握机器人作业效果,确保养护标准达标,实时监控可以及时发现桥面养护机器人作业过程中的异常情况,有助于实现桥面养护的智能化和精细化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19089706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570002.4
申请日:2024-11-06
Applicant: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30/28 , G06F119/14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大面积堆载下深厚海相淤泥变形特性分析方法,属于土工测试技术领域。为解决预测精度、实际工况模拟不足以及安全隐患发现与防范能力不足的问题,集成监测数据、数值模拟与室内试验,全面分析了大面积堆载下深厚海相淤泥的变形特性,通过多级加载卸载循环模式,精确模拟了淤泥层受力过程,揭示了附加应力传递规律及蠕变行为,蠕变试验系统研究了不同工况下的蠕变规律,特别是次固结变形量与次固结系数的变化,提升了沉降预测精度与固结度计算的准确性,绘制蠕变变形曲线,基于时间序列模型拟合数据,确保了数据一致性,综合手段的运用有效评估了堆载影响,及时发现并防范了安全隐患,显著提升了工程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217111254U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123199772.7
申请日:2021-12-17
Applicant: 中交上海三航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交上海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G01L5/00
Abstract: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靠泊力检测装置,该靠泊力检测装置主要是由安装底座、传感组件和密封板以及护舷板等构成。其中,安装底座,用于安装在待停泊的码头,具有可密封的容纳舱体;传感组件,用于设置于所述容纳舱体内;密封板,用于盖合并密封所述容纳舱体,且与所述传感组件接触;护舷板,设置于所述密封板上,用于承受外部的冲击力,并使推动所述密封板朝向所述传感组件一侧移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可以对码头的靠泊力监测,以检验码头结构的安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