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锌合金负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972351A

    公开(公告)日:2022-01-25

    申请号:CN202111230584.8

    申请日:2021-10-2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锌合金负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锌合金负极由锌和至少一种电负性值大于锌(1.65)且熔点低于锌(423℃)的金属M组成,锌合金负极表面存在锌与金属M形成的第二相颗粒。本发明通过在纯锌中添加电负性值大于锌(1.65),熔点低于锌(423℃),无毒无放射性的合金元素锡,铟,铋,获得锌合金负极,形成第二相颗粒且均匀分布在锌基体中,从而抑制析氢反应,提高水系锌金属电池负极的循环稳定性。

    一种基于N,N’-二(三甲氧基硅烷基丙基)-戊二亚胺的生物传感试纸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3439482A

    公开(公告)日:2013-12-11

    申请号:CN201310355267.8

    申请日:2013-08-1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N,N’-二(三甲氧基硅烷基丙基)-戊二亚胺的生物传感试纸的应用,该应用是以N,N’-二(三甲氧基硅烷基丙基)-戊二亚胺作为颜色探针的生物传感试纸应用于双氧水、葡萄糖或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的检测;以N,N’-二(三甲氧基硅烷基丙基)-戊二亚胺作为颜色探针的生物传感试纸对双氧水具有特殊的变色反应,且稳定性强、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检测方法快速、简单、经济,应用范围广。

    基于云模型下的概率语言术语集VIKOR理论的性能优选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59322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110299500.X

    申请日:2021-03-2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nventor: 周苗

    Abstract: 本方法公开了一种基于云模型下的概率语言术语集VIKOR理论的性能优选分析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由于主观选择和随机赋值带来的不确定性和随机性问题。其实现方案为:1)标准化处理原始PLTSs;2)高斯集成法转化PLTSs为云模型;3)确定正、负理想解;4)确定客观权重得到群体效用决策值和个体遗憾值;5)利用群体效用决策系数v的取值来确定利益比率;6)条件迭代筛选升序排列结果。本发明构建的PC‑VIKOR法,有效解决由于个人偏好不同导致的主观赋值问题,提高了多属性决策问题中的权重精确度,可用于各个领域的科学决策问题。图1所示为本发明方法的流程图。

    亚铁血红素—二氧化锰复合物的制备及其用于检测人IgG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69445A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410192532.X

    申请日:2014-05-0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6803 G01N33/5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亚铁血红素—二氧化锰复合物的制备及其用于检测人IgG的方法。本发明将亚铁血红素在氨水作用下溶于磷酸盐缓冲溶液,再依次加入MnAc2溶液和NaOH溶液反应,制得亚铁血红素—二氧化锰复合物(Hemin-MnO2);Hemin-MnO2具有过氧化物酶活性,能催化双氧水氧化TMB使其由无色变为蓝色,通过传统的“三明治”夹心结构法,以Hemin-MnO2作为兔抗人IgG标记物,来进行人体免疫球蛋白IgG抗原的检测,使用Hemin-MnO2的比色免疫法检测具有稳定性好、灵敏度高、选择性好、重现性优、分析速度快等优点;该免疫传感方法简单,价格低廉,肉眼即可观察其颜色变化,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亚铁血红素—二氧化锰复合物的制备及其用于检测人IgG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69445B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410192532.X

    申请日:2014-05-0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亚铁血红素—二氧化锰复合物的制备及其用于检测人IgG的方法。本发明将亚铁血红素在氨水作用下溶于磷酸盐缓冲溶液,再依次加入MnAc2溶液和NaOH溶液反应,制得亚铁血红素—二氧化锰复合物(Hemin-MnO2);Hemin-MnO2具有过氧化物酶活性,能催化双氧水氧化TMB使其由无色变为蓝色,通过传统的“三明治”夹心结构法,以Hemin-MnO2作为兔抗人IgG标记物,来进行人体免疫球蛋白IgG抗原的检测,使用Hemin-MnO2的比色免疫法检测具有稳定性好、灵敏度高、选择性好、重现性优、分析速度快等优点;该免疫传感方法简单,价格低廉,肉眼即可观察其颜色变化,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种提高水系锌离子电池锌负极循环稳定性的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349873A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2011223110.6

    申请日:2020-11-0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水系锌离子电池锌负极循环稳定性的方法及其应用,包括:轧制,将锌片经过多道次轧制得到厚度为0.03~1.0mm的锌板,其中道次不小于3次且最后三道次的轧制中每道次的变形量不小于35%;挤压,将铸态的圆柱锌锭经过挤压,得到厚度为1~40mm的锌板,其中挤压比不小于8.72;铸造,将锌熔液倒入纯铜水冷模具中,制得厚度不小于30mm的锌板,其中模具导热系数不小于400w/m·k。本发明通过锌负极加工过程中的严格的精细的工艺调控,增加锌负极反应界面中的(002)晶面的极密度,使其不低于14.44,从而提高水系锌离子电池锌负极的循环稳定性。

    一种提高水系锌离子电池锌负极循环稳定性的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349873B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011223110.6

    申请日:2020-11-0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水系锌离子电池锌负极循环稳定性的方法及其应用,包括:轧制,将锌片经过多道次轧制得到厚度为0.03~1.0mm的锌板,其中道次不小于3次且最后三道次的轧制中每道次的变形量不小于35%;挤压,将铸态的圆柱锌锭经过挤压,得到厚度为1~40mm的锌板,其中挤压比不小于8.72;铸造,将锌熔液倒入纯铜水冷模具中,制得厚度不小于30mm的锌板,其中模具导热系数不小于400w/m·k。本发明通过锌负极加工过程中的严格的精细的工艺调控,增加锌负极反应界面中的(002)晶面的极密度,使其不低于14.44,从而提高水系锌离子电池锌负极的循环稳定性。

    一种基于N,N’-二(三甲氧基硅烷基丙基)-戊二亚胺的生物传感试纸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3439482B

    公开(公告)日:2015-01-14

    申请号:CN201310355267.8

    申请日:2013-08-1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N,N’-二(三甲氧基硅烷基丙基)-戊二亚胺的生物传感试纸的应用,该应用是以N,N’-二(三甲氧基硅烷基丙基)-戊二亚胺作为颜色探针的生物传感试纸应用于双氧水、葡萄糖或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的检测;以N,N’-二(三甲氧基硅烷基丙基)-戊二亚胺作为颜色探针的生物传感试纸对双氧水具有特殊的变色反应,且稳定性强、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检测方法快速、简单、经济,应用范围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