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茨海默症医学图像的分类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7349714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657452.2

    申请日:2023-12-0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nventor: 唐艳 张运浩 张昊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阿尔茨海默症医学图像的分类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包括获取病人的结构向核磁共振图像和基因SNP序列数据;根据结构向核磁共振图像与第一特征提取模型进行特征提取,得到结构向核磁共振图像特征;根据基因SNP序列数据与第二特征提取模型进行特征提取,得到基因SNP序列特征;将结构向核磁共振图像特征和基因SNP序列特征进行融合,得到融合后特征;根据融合后特征通过MLP进行分类,得到分类结果,通过将病人的结构向核磁共振图像和基因SNP序列数据进行多模态融合,提高了分类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一种水系锌离子电池用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293414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1492226.3

    申请日:2023-11-1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系锌离子电池用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电解质的组成为硫酸锌,硫酸锰混合水溶液和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其中硫酸锌,硫酸锰混合水溶液各组分浓度分别为:硫酸锌0.5~3mol/L、硫酸锰0.01~1mol/L,邻苯二甲酸二辛酯与硫酸锌,硫酸锰混合水溶液的体积比为1/2~1/5,提供一种生产方便、价格适宜的电解质添加剂,通过原位形成正极CEI保护膜,对二氧化锰正极进行保护,实现锌/二氧化锰电池长循环性能的提升,推进储能应用化进程。

    多源域自适应脑网络分类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4332090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210255280.5

    申请日:2022-03-1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源域自适应脑网络分类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采用滑动窗口沿时间轴对具有多个时间点的4D rs‑fMRI进行采样,保留了原始数据中的空域信息和时域信息;构建分类神经网络模型,通过为每个源域设置特定于域的鉴别器,利用对抗性学习的方法将每一对源域与目标域的数据映射到不同的特征空间,避免了混淆原有数据的时序依赖结构,实现每一对源域与目标域数据分布的对齐,让分类神经网络学习多个源域的公共特征;通过总损失利用反向传播机制,更新分类神经网络模型,使处在分类边界附近的目标域样本在不同特定于域的分类器上的分类结果的差异性变小,对齐各个特定于域的分类器。

    一种异原子掺杂多孔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148733A

    公开(公告)日:2019-08-20

    申请号:CN201910463191.8

    申请日:2019-05-3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nventor: 潘安强 尹波 唐艳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异原子掺杂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方法所制备的掺杂碳材料是一种蜂窝状三维多层级孔结构材料:大孔是由相互交联的片状物构筑,而片状物由纳米颗粒堆叠而成,纳米颗粒之间分布无规的介孔和微孔。其制备方法是:先将聚丙烯腈溶解到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中,然后将含有目标掺杂原子的试剂(一种或多种)加入其中,再进行溶剂热反应得到前驱体,所述前驱体置于保护气氛中煅烧,即可得到纳米尺寸均一、电化学性能优异的单一或多原子掺杂碳材料。将其用作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钠离子电池表现出较高的比容量、优异的倍率性能和超长的循环稳定性。

    一种具有多孔结构的氧化锰/镍微米球及其制备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6876682B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申请号:CN201710227627.4

    申请日:2017-04-1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多孔结构的氧化锰/镍微米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分别以乙酸锰和乙酸镍为锰源和镍源,尿素为沉淀剂,水和乙二醇为溶剂,先采用水热法合成锰和镍的碳酸盐前驱体,然后在氩气气氛下煅烧后得到多孔的氧化锰/镍微米花球。微米球中锰和镍元素均匀分布,且球由纳米颗粒自组装而成,同时,球表面存在许多相互交错的纳米片,每个纳米片均由两层更薄的纳米片相互叠加而成,层之间存在空隙,比表面积较大。由二次颗粒组装而成的多孔结构不仅有利于电解液与活性物质的充分接触,而且还有效适应了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膨胀,从而极大改善了其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时的电化学性能。本发明操作便易,反应条件可控,易于放大实验。

    一种LiNi0.5Mn1.5O4材料、其制备方法及锂离子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03762354B

    公开(公告)日:2016-10-05

    申请号:CN201410028686.5

    申请日:2014-01-2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LiNi0.5Mn1.5O4材料、其制备方法及锂离子电池。该方法采用水热法先制得极细的二氧化锰纳米线,再将二氧化锰纳米线前驱体与锂盐、镍盐按一定比例均匀混合,经过在空气中煅烧得到分布均匀的小尺寸的LiNi0.5Mn1.5O4纳米棒。本发明使用的原料价格低廉,不对环境造成污染,且工艺易于控制,适宜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使用本发明制备的正极材料制成的锂离子电池的放电比能量在480Wh Kg‑1以上;充放电500次时,容量保持率及效率均保持在99%以上。

    一种锂离子电池磷酸盐基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304881A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510866878.8

    申请日:2015-12-0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6 H01M4/5825 H01M4/625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磷酸盐基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磷源和表面活性剂按照适当的比例球磨混合,接着加入石蜡球磨,再次加入过渡金属离子前驱体和锂源继续球磨,所得到的均匀混合物在惰性气体或还原性气体保护下于600~900℃的温度下恒温煅烧,自然冷却得磷酸盐基复合正极材料。该材料在纳米晶表面包覆着均匀的无定型碳层,有效提升了电极材料的电子传导效率,而且,金属离子前驱体带来了铁、锰、钒中两种及两种以上的掺杂,形成“嵌步式”结构,有效提升其循环稳定性和能量密度。此外,本发明的制备工艺简单、易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制备的材料用于锂离子电池正极,充放电容量高,循环稳定性好,是锂离子电池理想的正极材料。

    一种制备钒酸盐化合物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95839A

    公开(公告)日:2013-11-20

    申请号:CN201310345342.2

    申请日:2013-08-0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钒酸盐化合物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过氧化氢溶液滴入到偏钒酸铵去离子水溶液中,搅拌直至得到澄清的黄色溶液,室温下再加入化学计量比的金属盐去离子水溶液,所得的混合溶液在40~60℃下加热搅拌蒸干水分,然后在烘箱中60~80℃干燥得到前驱体。将前驱体研磨后,在氧化气氛中以不同温度锻烧,即可得到钒酸盐化合物。本发明工艺简单,制备周期短,操作方便,实用于制备Na1.25V3O8、Ag0.33V2O5、Ag1.2V3O8、AgVO3等钒酸盐化合物。该类材料可广泛用于能源储存与转化、半导体、催化、光学、磁性材料、传感器等领域,其具有很好的研究价值以及市场前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