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活化难熔多组元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28681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173465.0

    申请日:2024-02-0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活化难熔多组元合金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在高熔点W元素的基础上,引入低活化Cr、V固溶元素,合金成分WxCryVz,其中x=33‑90,y=5‑33,z=5‑33,x+y+z=100,其中x、y、z均为原子百分比。采用低能耗近净成形的粉末冶金方法,获得以超细晶BCC固溶体为基体,弥散分布纳米与亚微米尺寸第二相的合金结构。本发明的低活化W‑Cr‑V系列合金表现出优异的高温热稳定性与高温强度,相较于目前已有核用材料具有更有潜力的耐辐照性能,有望应用于航空航天,核工业以及其它高温、辐照领域。

    一种低活化高强度多组元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240442B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178545.0

    申请日:2023-02-2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活化高强度多组元合金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向富Fe元素的多组元基体中引入少量的Ta、W元素,并利用合适的热处理工艺获得具有大量弥散Laves相析出的高强度耐辐照的合金组织;该方法优化后的合金包括下述组分按原子百分比组成,Fe 25~48%、Cr 29~43%、V 5~33%、Ta 0.2~3%、W 2.5~6.5%。本发明制备的多组元合金材料由低活化元素构成,满足了聚变堆等装备使用材料的基本要求,具有相较于目前已有核用材料更为优异的综合力学性能和更有潜力的耐辐照性能,因此可作为高强韧耐辐照合金应用于核工业、航天和国防科技等领域。

    一种具有超高室温拉伸延展性的轻质高强多组元难熔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497257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472768.8

    申请日:2023-04-2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超高室温拉伸延展性的轻质高强多组元难熔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合金按原子百分比计包括,Nb 22.0~38.0%、Ti 26.0~36.0%、Zr 23.0~32.0%、Al 5.0~10.0%、Ta 2.0~3.5%;所述合金任意状态为BCC/B2共格组织结构,其中B2尺寸为0.5~2.5nm。本发明制备的超高室温拉伸延展性的轻质高强多组元难熔合金呈现BCC/B2共格组织结构,相较于目前已有多组元难熔合金具有更低的质量密度、更高的室温拉伸延展性以及优异的抗高温软化能力,具有服役于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等高温环境的潜力。

    一种低活化高强度多组元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240442A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310178545.0

    申请日:2023-02-2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活化高强度多组元合金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向富Fe元素的多组元基体中引入少量的Ta、W元素,并利用合适的热处理工艺获得具有大量弥散Laves相析出的高强度耐辐照的合金组织;该方法优化后的合金包括下述组分按原子百分比组成,Fe 25~48%、Cr 29~43%、V 5~33%、Ta 0.2~3%、W 2.5~6.5%。本发明制备的多组元合金材料由低活化元素构成,满足了聚变堆等装备使用材料的基本要求,具有相较于目前已有核用材料更为优异的综合力学性能和更有潜力的耐辐照性能,因此可作为高强韧耐辐照合金应用于核工业、航天和国防科技等领域。

    一种制备超细高纯高固溶度钨基合金粉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34612B

    公开(公告)日:2022-07-26

    申请号:CN202110398412.5

    申请日:2021-04-1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材料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备超细高纯高固溶度钨基合金粉的方法。本发明采用多阶段高能球磨结合还原热处理工艺降低吸附氧含量,提升了固溶元素引入量,有效改善纯钨的位错滑移机制韧化钨颗粒并解决了传统制粉方法低固溶度的问题。在本发明中,第一段低速球磨辅料;然后再将配取的钨粉加入球磨设备中经高速球磨适当时间,有效改善了传统机械合金化法制粉粒度不均和引杂的问题。本发明工艺简单可控;所得产品杂质含量低、粒径分布窄、粒径小,便于大规模工业化应用。

    评价铝合金材料抗腐蚀性能的水浸式超声波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55119B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2110951653.8

    申请日:2021-08-1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评价铝合金材料抗腐蚀性能的水浸式超声波装置及其使用方法,通过采用水浸式超声波技术对铝合金腐蚀试验样品整体进行扫描获得C扫描图,然后通过C扫描图对试样的腐蚀等级直接进行量化评定,对腐蚀深度最大位置进行精确定位,在对腐蚀深度最大位置进行解剖和使用金相显微分析法进行观察测量获得最大晶间腐蚀深度数值;通过超声波C扫描数据快速、准确地统计腐蚀试样的抗晶间腐蚀性能。本发明是一种准确、经济、便捷和能够量化评价晶间腐蚀性能的方法,其工程应用对铝加工行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种低稀土含量高疲劳性能镁合金板材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41385B

    公开(公告)日:2022-05-20

    申请号:CN202110147070.X

    申请日:2021-02-0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稀土含量高疲劳性能镁合金板材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镁合金板材以质量百分比计组成如下:Gd:5.0‑6.6%,Y:1.8‑3.2%,Nd:0.5‑2%,Zr:0.3‑0.7%,其余为Mg;同时Gd与Y的质量比满足:2≤Gd/Y≤3。其制备方法为:先将机加工后的铸锭外表面进行均匀化热处理,在均匀化处理后以每道次10%‑15%的压下量进行热制,每道次期间在500‑520℃下退火5‑10分钟,总压下量为70‑90%。将轧制后的轧板进行固溶热处理后人工时效即得。本发明通过调整稀土元素含量,改善轧制工艺与热处理工艺,解决了轧制过程容易开裂,轧制后组织不均匀等问题,制备了组织均匀,内部没有缺陷且具有较高疲劳性能的镁合金板材。

    一种搅拌摩擦焊接装置及方法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118615A

    公开(公告)日:2021-07-16

    申请号:CN202110456162.6

    申请日:2021-04-2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焊接领域,具体是一种搅拌摩擦焊接装置及方法,其包括搅拌头和TIG焊枪,搅拌头和TIG焊枪存在间距,TIG焊枪通过连接装置安装在搅拌头的行进方向上,TIG焊枪的行进方向与搅拌头的行进方向相同。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能够精准去除合金焊件表面氧化膜,能够有效促进金属塑性流动性,消除焊缝内部隧道孔洞、微孔洞及“S”线等缺陷,能够使焊缝组织分布更均匀,能够有效减少搅拌头磨损,能够有效提高接头室温拉伸性能、冲击韧性、耐腐蚀性能及抗疲劳性能。

    一种机构的转动副铰接间隙磨损的敏感性指标的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021715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331422.6

    申请日:2016-05-1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36 G06F17/5086 G06F2217/7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机构的转动副铰接间隙磨损的敏感性指标的确定方法,所述机构包括至少一个转动部,所述转动部包括第一杆件的刚体i、第二杆件的刚体j和转动副,所述第一杆件的刚体i和所述第二杆件的刚体j通过所述转动副铰接在一起,所述第一杆件的刚体i和/或第二杆件的刚体j还与其他运动副铰接,所述转动副包括轴销和轴套,所述方法包括:对每一个转动部均进行处理:基于多体动力学理论建立机构的所有刚体在与刚体所连接的转动副以及其他运动副的约束下的多体动力学模型,建立转动副间隙动力学模型;得到机构性能对各个铰接转动副间隙磨损的敏感性指标并排序。从设计阶段就掌握机构不同转动副磨损影响的大小,确定机构薄弱环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