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865950B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1810806567.6
申请日:2018-07-2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利用木糖生产聚羟基脂肪酸酯的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B‑10及其应用,该菌株保藏编号CGMCC No.15753。本发明的菌株为利用木糖产聚羟基脂肪酸酯菌株,当培养基中添加3~20g/L木糖时,聚羟基脂肪酸酯的产量可以达到1.906g/L,其转化率高,是一株优良的合成聚羟基脂肪酸酯的菌株。
-
公开(公告)号:CN110452840B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1910681909.0
申请日:2019-07-2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12N1/20 , C02F3/34 , C02F3/02 , C02F101/22 , C12R1/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株白色杆菌及其在还原六价铬中的应用,属于环境微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白色杆菌Leucobacter chromiireducens LYC‑2分离自制革废水,已于2018年10月19日保藏至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保藏号:CGMCC NO.16823。该菌株对六价铬的耐受能力达30g/L,且菌株LYC‑2的培养和还原六价铬的过程均可以在好氧、常压、较宽的温度范围(25‑35℃)及较宽的pH范围(pH 7‑11)条件下进行,能有效地将高毒性的六价铬还原为低毒性的三价铬。该菌培养方法简易、繁殖快、周期短,在六价铬污染处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389835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597415.5
申请日:2024-05-1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微反应器快速分离铁铜的方法,包括步骤:S1,控制络合剂‑碱混合液和铁铜混合液注入同一混合接头,得混流液;所述络合剂‑碱混合液经第一微进液通道注入所述混合接头,所述铁铜混合液经第二微进液通道注入所述混合接头;所述络合剂‑碱混合液中含有金属离子络合剂和碱性物质;所述铁铜混合液中含有三价铁离子、亚铁离子和铜离子;S2,控制所述混流液自所述混合接头的出液端流入反应微通道,并在所述反应微通道的出液端收集反应液;S3,将所述反应液固液分离,得含铜分离液和沉铁固体物。本发明能够实现铁铜的快速和高程度分离。
-
公开(公告)号:CN107177646A
公开(公告)日:2017-09-19
申请号:CN201710455571.8
申请日:2017-06-1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木质素降解菌强化废弃生物质酸法预处理的方法,具体涉及在废弃生物质酸法预处理的基础上,利用一种木质素降解菌(Cupriavidus basilensis B‑8,保藏编号CGMCC No.4240)以及通过改善培养条件进一步去除废弃生物质中的残余木质素,彻底瓦解废弃生物质表面致密稳固的结构,提高酶解糖化时的可及表面。该方法可使酸法预处理的酶解效率最大提高62%,效果显著,兼具反应条件温和、处理时间短、操作简单、二次污染小、成本低廉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049919B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111460477.4
申请日:2021-12-0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G16C10/00 , G16C20/10 , G06F30/28 , G06T17/00 , G06T7/13 , G06T7/11 , G06T7/136 , G06T7/62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污泥脱水性能的微观定量化分析方法和系统,包括:建立污泥微观结构的三维模型;从三维模型中提取二维切片中的关键结构信息;根据关键结构信息和三维模型参数得到用于制备微流体芯片的模型化图纸并进行芯片注水实验,实时观察并记录污泥脱水全过程;对微流体芯片的注水过程进行模拟仿真得到仿真结果;根据微流体芯片注水实验的实验结果对模拟仿真结果进行处理,反馈优化模拟仿真模型;将模拟仿真结果与三维重构模型进行比对反馈,验证三维重构操作的准确性以及该方法的可靠性。通过本申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忽略污泥微观结构而导致的污泥脱水性能无法进一步提高的问题,为提高污泥的脱水性能提供了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8079811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037180.4
申请日:2024-01-1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低锌磁铁矿的方法、微夹流反应器及应用;所述微夹流反应器包括十字接头、进液组件和反应微通道;所述十字接头具有第一样液进口、第二样液进口、碱液进口和出液口;所述第一样液进口和所述第二样液进口相对设置,所述碱液进口和所述出液口相对设置,所述进液组件包括第一样液管路、第二样液管路和碱液管路;所述第一样液管路的出液端和所述第一样液进口连通设置,所述第二样液管路的出液端和所述第二样液进口连通设置,所述碱液管路的出液端和所述碱液进口连通设置;所述反应微通道的进液端和所述出液口连通设置。本发明能够在降低碱液浓度的情况下,获得高质量低锌磁铁矿。
-
公开(公告)号:CN114049919A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2111460477.4
申请日:2021-12-0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G16C10/00 , G16C20/10 , G06F30/28 , G06T17/00 , G06T7/13 , G06T7/11 , G06T7/136 , G06T7/62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污泥脱水性能的微观定量化分析方法和系统,包括:建立污泥微观结构的三维模型;从三维模型中提取二维切片中的关键结构信息;根据关键结构信息和三维模型参数得到用于制备微流体芯片的模型化图纸并进行芯片注水实验,实时观察并记录污泥脱水全过程;对微流体芯片的注水过程进行模拟仿真得到仿真结果;根据微流体芯片注水实验的实验结果对模拟仿真结果进行处理,反馈优化模拟仿真模型;将模拟仿真结果与三维重构模型进行比对反馈,验证三维重构操作的准确性以及该方法的可靠性。通过本申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忽略污泥微观结构而导致的污泥脱水性能无法进一步提高的问题,为提高污泥的脱水性能提供了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08949842B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1810805760.8
申请日:2018-07-2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木质纤维素稀酸预处理废液的资源化利用方法,具体步骤如下:木质纤维素的稀酸预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液,其中富含多糖和木质素的酸解产物,若不资源化利用则会浪费可利用碳源。针对此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株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 B‑10,保藏编号CGMCC No.15753)直接利用木质纤维素稀酸预处理废液中的碳源,并将其转化为生物塑料——聚羟基脂肪酸酯共聚物。该方法所得生物塑料的产量可达到1.493g/L,资源化程度高,还可避免废液对环境的污染,且兼具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碳源利用率高等诸多优势,对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效益的双赢有巨大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8865950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0806567.6
申请日:2018-07-2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利用木糖生产聚羟基脂肪酸酯的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B‑10及其应用,该菌株保藏编号CGMCC No.15753。本发明的菌株为利用木糖产聚羟基脂肪酸酯菌株,当培养基中添加3~20g/L木糖时,聚羟基脂肪酸酯的产量可以达到1.906g/L,其转化率高,是一株优良的合成聚羟基脂肪酸酯的菌株。
-
公开(公告)号:CN115301396B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210872547.5
申请日:2022-07-2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B03B5/6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细微矿物颗粒的微流控分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配置微细矿物颗粒悬浊的液体和鞘流液;S2、将配置的悬浊液和鞘流液通入微流体系统;S3、对悬浊液中微细矿物颗粒进行微流控分选。确保微细矿物颗粒在微流控系统中稳定流通,并通过惯性微流控装置对微细颗粒进行高效高精度分离,能够对微米级不同粒径的矿物颗粒进行基于粒径的连续分选,克服了常规分离技术分离效率低、分离分辨率低的缺点。气压驱动组合流控分选系统,并实现微细矿物颗粒在系统中稳定流通,避免了常规流驱动装置导致的沉降及流量脉冲问题;通过惯性微流控装置对微细矿物颗粒进行基于粒径的连续分离,补充常规分离技术无法分选微米级粒径微细矿物颗粒的技术空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