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烧结过程中焦炭燃烧的传热过程模拟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940534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073523.9

    申请日:2024-08-06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烧结过程中焦炭燃烧的传热过程模拟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等比例建立二维烧结杯几何模型进行数值仿真;步骤二:基于烧结实验中的参数分析,对数值仿真计算进行简化,并对烧结杯几何模型进行边界设定和网格划分;步骤三:将划分出的质量网格导入仿真模拟系统,设定仿真模拟系统的计算模型;步骤四:将对应模拟的烧结过程中焦炭燃烧的参数导入仿真模拟系统中;步骤五:运行仿真模拟系统,得到待求解的温度变化数据,分析气固传热温差对料层温度和焦炭燃烧速率的影响。本申请通过建立烧结过程仿真模拟系统,对焦炭燃烧的传热过程进行了仿真模拟,对钢铁生产流程的节能降碳具有重要意义。

    一种基于地形和遥感数据的土壤有机碳含量估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62579B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210123846.9

    申请日:2022-02-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地形和遥感数据的土壤有机碳含量估测方法,包括采集土壤样品得到第一采样点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得到符合预设要求的第一Landsat5遥感数据和第一DEM数据;搭建inception神经网络模型,将处理后的数据输入至inception神经网络模型中进行训练得到土壤样品的有机碳含量预测值;根据土壤样品的有机碳含量预测值和预设的损失函数计算得到损失值进行反向传播更新inception神经网络模型的网络参数并迭代训练次数,当训练次数达到预设次数时,得到训练好的inception神经网络模型;采集土壤检测品得到第二采样点数据,对第二采样点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得到符合预设要求的第二Landsat5遥感数据和第二DEM数据,并输入至训练好的inception神经网络模型,可准确估测得到土壤有机碳含量值。

    一种沸腾焙烧炉外壁余热回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322583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634688.5

    申请日:2021-12-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沸腾焙烧炉外壁余热回收系统,包括液态金属循环系统以及有机朗肯循环系统。液态金属循环系统由与沸腾焙烧炉外壁进行热交换的管道和电磁泵组成。所述管道缠绕于沸腾焙烧炉外壁用于换热。所述有机朗肯循环系统由蒸发器、汽轮机、发电机、冷凝器及循环泵组成。所述蒸发器内工质为有机物。所述循环泵为有机物循环的动力装置。所述余热回收系统通过电磁泵将从沸腾焙烧炉外壁余热吸收后的液态金属送入蒸发器中,与有机物工质进行换热,换热后的液态金属流入电磁泵,开始下一循环,有机物吸热蒸发,产生的蒸汽用于发电,从而实现对沸腾焙烧炉外壁余热的回收利用,换热后的气体进入冷凝器降温开始下一循环。

    一种降低双膛石灰窑切换燃烧过程中NOx排放峰值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250325B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011176673.4

    申请日:2020-10-2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双膛石灰窑切换燃烧过程中NOx排放峰值的方法,在双膛石灰窑中的蓄热膛切换到燃烧膛过程中,降低燃烧段的燃料输送量或者将燃烧段分段进行燃料输送,减少燃料在燃烧段中集中燃烧产生的热量,避免石灰石未分解在燃烧段中形成局部高温区,从而降低NOx峰值。本发明解决了双膛石灰窑切换燃烧过程中NOx排放峰值过高的问题,简单高效,易于实施。

    一种基于合金端淬有限点温度曲线的相变潜热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44559B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1911170619.6

    申请日:2019-11-2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传热学方法和合金端淬有限点温度曲线,计算由于固态相变所释放的潜热量。本发明利用工件在端淬过程中测得的N个点温度曲线,结合傅利叶分析方法,可在测量工件温度数据的同时,获得固态相变潜热数据。对今后预测及模拟合金工件温度场及微观组织,提高其机械性能有重要意义。

    一种三原色波长选择性散射透明投影膜及其包括该透明投影膜的投影屏幕

    公开(公告)号:CN111443561A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2010294916.8

    申请日:2020-04-1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原色波长选择性散射透明投影膜,为含有Au纳米颗粒、Ag纳米颗粒和Au@Ag核壳纳米颗粒中的至少一种纳米颗粒的透明薄膜。本发明的透明投影膜,Au纳米颗粒、Ag纳米颗粒和Au@Ag核壳纳米颗粒在对应三原色波长区域具有较高的等离激元共振品质因数,能够产生较强的局部表面等离激元共振效应,纳米颗粒嵌入透明薄膜内,当投射光线打到纳米颗粒表面时,其具有较强的散射特性,可以将光线发射到不同角度,从而使观察者在不同的角度都可以看到投影的影像。并且,由于颗粒在纳米级别,其色彩分辨率和饱和度均较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