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需求识别的急救包智能管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248309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687979.8

    申请日:2024-05-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急救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需求识别的急救包智能管理系统。包括历史数据库、智能处理模块、触摸屏以及药盒控制模块。本发明通过对患者的急救需求进行智能识别,明确急救措施,且根据智能系统指令自动提供急救方法、工具及药物,通过触摸屏显示急救画面,实现智能抢救,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有效保障人员生命安全,通过将同时取用的工具与药品相关联,能够将关联性大的工具与药品摆放至相邻位置,方便取用,即对工具与药品的共现频次进行分析,共现频次越大,表示工具与药品的关联度越大,通过对急救需求进行识别,动态调整工具与药品的摆放位置,提高取用效率的同时,急救包不同场景的适用性也相应提高。

    一种热射病降温担架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7582344B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311449539.0

    申请日:2023-11-02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热射病降温担架,涉及医用担架技术领域。一种热射病降温担架,包括外壳、遮挡切换组件、降温治疗组件和驱动调节组件,所述驱动调节组件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固定连接于外壳外侧表面,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轴,本发明通过升降底板下表面的移动轮可以对整个担架进行推移,再通过支撑架上的降温治疗组件可以对患者进行降温处理,同时再遮挡切换组件可以配合驱动调节组件可以对支撑架上方的遮挡板起到调节的效果,一遮挡板可以调节至支撑架上方就可以对患者起到遮阳效果,对患者起到保护的同时还可以防止被二次晒伤,二遮挡板可以调节至支撑架的两侧,达到扩大担架面积的效果还提高担架的实用性。

    一种基于急救工具管理的环境自识别智能急救包

    公开(公告)号:CN118178108B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607966.5

    申请日:2024-05-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急救装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急救工具管理的环境自识别智能急救包,本发明设置了急救包壳体、感知模块、触发模块以及智能交互模块,通过触发模块判定人体轮廓图像的轮廓位姿状态是否为特征位姿状态,以确定是否打开急救仓,并触发显示屏播放预先储存的AED装置使用教程,通过显示控制单元基于人像距离确定特征跟随对象,基于特征跟随对象的面部所在平面调整显示屏的打开角度,通过播放控制单元计算环境扰动表征系数,以调整AED装置使用教程的播放音量以及字幕字体大小,进而,实现了根据环境中的人体特征进行快速响应,以及根据环境干扰智能地调整传达交互方式,有利于急救包的快速响应,提高急救效率。

    一种基于智能定位的自跟随急救箱

    公开(公告)号:CN118178107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606549.9

    申请日:2024-05-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疗救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智能定位的自跟随急救箱,包括,急救箱本体,其用于放置急救用品;自跟随底板,其设置于所述急救箱本体的底部,用以带动所述急救箱本体跟随施救人员或所需施救人员进行移动。本发明通过集成了主控系统和移动底盘的自跟随底板带动急救箱本体进行灵活移动,使其实现主动跟随,以确保救援物资可以及时送达,辅助施救人员进行救助,通过主控系统的存在使得急救箱能实时定位自身和目标施救人员的位置,并通过控制移动轮组进行升降或转动以控制急救箱本体对障碍物及时进行规避,从而使其实现精确跟随,提高救援效率。

    一种急诊临床数据实时共享的多终端处理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864131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510270823.4

    申请日:2025-03-07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急诊临床数据实时共享的多终端处理方法及系统。其中,通过改性心血管导管上的多模态传感器来检测血管内状况的方法。该方法利用集成于具有梯度折射率纳米涂层导管探测端的传感器,获取血管内壁透光率分布和血流扰动参数。根据这些数据的特征,制定与血管病理相关的计算机断层扫描编码策略,策略被转化为针对终端硬件特性的渲染指令集,并通过视频编码协议压缩为携带血管信息的数据流。最终,将处理后的数据分发至不同设备,实现血管壁弹性可视化,并能依据用户反馈优化检测模式,生成控制指令以进一步指导导管操作。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提升数据多终端处理的精确性和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