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605417B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310675276.9
申请日:2023-06-08
申请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航天工程大学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备绿色常温推进系统的微小卫星,包括卫星本体、姿态与轨道控制分系统和推进分系统;卫星本体包括六块侧板和中间隔板;中间隔板将卫星本体内腔分隔为推进腔和辅助控制腔;姿态与轨道控制分系统包括推进剂为煤油和过氧化氢的轨道控制推力器和推进剂为过氧化氢的姿控推力器;推进分系统包括舱板、燃料贮箱、氧化剂贮箱和挤压气瓶;舱板可拆卸式安装在邻近中间隔板的推进腔内;燃料贮箱嵌设在舱板的中心,氧化剂贮箱和挤压气瓶位于燃料贮箱两侧。本发明能在总质量小于200Kg的前提下,配备化学推进系统,且采用绿色无毒常温推进剂,从而实现百公斤级微小卫星的快速姿态与轨道控制,且卫星成本低,研制与发射安全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18030434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010881.9
申请日:2024-01-04
申请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航天工程大学
IPC分类号: F03H1/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阻‑电弧混合式空间水推进系统,包括水推力器、冷却水循环支路和水蒸气供应支路;水推力器包括外壳、阳极、阴极和冷却腔;阳极为拉瓦尔喷管,与外置电源相连接,且包括收缩段、喉部和扩张段;冷却腔布设在扩张段和喉部外周的阳极中;阴极具有放电尖端,同轴插设在外壳内,且放电尖端指向阳极喉部;绝缘体布设在阴极和外壳之间;冷却水循环支路用于向冷却腔内循环供应设定温度和设定流量的冷却水;水蒸气供应支路用于向阳极的收缩段内腔中旋流供应气相的水蒸气。本发明能利用水作为推进剂工质,且具有弧形旋流进气通道,使得其具有低成本、绿色环保、高比冲特点,从而促进以卫星为代表的航天器产业可持续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6605417A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10675276.9
申请日:2023-06-08
申请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航天工程大学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备绿色常温推进系统的微小卫星,包括卫星本体、姿态与轨道控制分系统和推进分系统;卫星本体包括六块侧板和中间隔板;中间隔板将卫星本体内腔分隔为推进腔和辅助控制腔;姿态与轨道控制分系统包括推进剂为煤油和过氧化氢的轨道控制推力器和推进剂为过氧化氢的姿控推力器;推进分系统包括舱板、燃料贮箱、氧化剂贮箱和挤压气瓶;舱板可拆卸式安装在邻近中间隔板的推进腔内;燃料贮箱嵌设在舱板的中心,氧化剂贮箱和挤压气瓶位于燃料贮箱两侧。本发明能在总质量小于200Kg的前提下,配备化学推进系统,且采用绿色无毒常温推进剂,从而实现百公斤级微小卫星的快速姿态与轨道控制,且卫星成本低,研制与发射安全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18479063A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621939.3
申请日:2024-05-20
申请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航天工程大学
IPC分类号: B64G1/4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轴式多元混合工质空间组合推进系统,包括工质供给系统和同轴式化电混合推力器;工质供给系统包括高压气瓶、氧化剂供给系统、燃料供给系统和电推进混合工质供应管路;同轴式化电混合推力器包括从内至外同轴的化学推力单元和电推力单元;电推力单元包括金属壳体、气体分配环和阳极底座;金属壳体内设有混合工质集气腔;气体分配环沿周向均布设有n个分配孔;阳极底座设有二次混合腔和与分配孔交错布设的n个喷孔。本发明在不影响化学推进系统和电推进系统基本结构的基础上,以对两类原有空间推进系统中核心装置推力器构型最小改动为目标,充分利用化学推进系统和电推进系统的特点,同时满足空间推进所需的大推力、高比冲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8479062A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621932.1
申请日:2024-05-20
申请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航天工程大学
IPC分类号: B64G1/4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区域协同式两相混合空间推进系统及推进方法,包括推进剂供给系统和化电复合推力器;推进剂供给系统中的推进剂二能作为电工质;化电复合推力器包括从内至外或从外至内同轴布设的电推力器和化学推力器;化学推力器的喉管和扩喷管内沿周向均匀布设有4m个化学推力子区;在喉管前端布设2m块均能转动的挡板;电推力器根据需要可以分区或不分区;当分区时,通过在栅极中增设4n块栅极绝缘隔板,从而将栅极沿周向均匀分隔为4n个栅极子区,每个栅极子区能单独进行通电控制。本发明能在共用一套推进剂供给系统的前提下,实现化学、电推进两种模式交替工作;还能实现对推力分区域式控制,从而满足不同空间推进任务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220276621U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21289116.2
申请日:2023-05-25
申请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航天工程大学
IPC分类号: B01D53/04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固态聚乙烯亚胺吸附的二氧化碳捕集装置,包括捕集管、二氧化碳集气罐、抽气泵和二氧化碳浓度监测组件;捕集管内从左至右依次同轴设置有风扇、空气干燥组件、上密封阀、二氧化碳捕集网和下密封阀;其中,上密封阀和下密封阀之间的捕集管内腔形成为二氧化碳吸脱附室;二氧化碳吸脱附室具有集气口和排气口;其中,集气口与二氧化碳集气罐相连接,排气口与抽气泵相连接;二氧化碳捕集网包括支撑环、销钉、固态胺和电热丝。本申请能将密闭空间人员等呼出的二氧化碳持续捕集进入二氧化碳储气罐,一方面减少了室内的二氧化碳含量,另一方面,有利于二氧化碳的再利用,如便于植物生存。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