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辣椒叶绿色制备蛋白基生物纳米抑菌包装膜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651236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276075.3

    申请日:2022-10-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辣椒叶绿色制备蛋白基生物纳米抑菌包装膜的方法。本发明以辣椒叶蛋白、玉米淀粉和木质纳米纤维素为原料,在微波及碱处理作用下采用阶梯变温法将硝酸银原位还原成银纳米粒子。其中银纳米粒子还原率高达92%,包装膜对大肠杆菌的抑菌圈直径可达23mm,拉伸强度高达20MPa,水接触角为65°,具备缓释杀菌功效。所述方法采用化学与微波相结合的手段全生物量利用废弃辣椒叶资源,提出新型木质纳米纤维素制备方法,降低包装膜的制备成本同时原位绿色还原银纳米粒子,同步改性叶蛋白和玉米淀粉。本发明简化了包装膜的制备生产流程,实现了能量的按需供给。在保证包装膜的强抗菌性及机械强度情况下降低了环境污染和能量损耗。

    一种骨炭材料的制备方法、特异性吸附应用及吸附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6835564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802402.2

    申请日:2023-06-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骨炭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骨炭材料的制备方法、特异性吸附应用及吸附设备,其中,制备方法为:畜禽骨在氮气中进行热解,气氛流速为100ml/min,升温速率为10℃/min,热解温度为500℃‑900℃,保温时间为60min,所得固态热解产物研磨后过筛;特异性吸附应用为:骨炭材料以浸渍方式用于对二氨基三苯甲烷类目标物吸附的应用,目标物初始浓度为1000mg/L,pH为7,吸附温度为25℃,吸附3h后目标物去除率接近100%;特异性吸附设备主要包括:第一吸附池、吸附单元、过滤网、第二吸附池和搅拌机构,其中,吸附单元及搅拌机构上设置有骨炭材料。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活性炭作为吸附剂时生产成本高以及生物炭作为吸附剂时改性处理操作繁琐、吸附效果不佳的问题。

    利用微波浓缩改性协同喷雾包埋制备辣椒素微胶囊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00377A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2110426366.5

    申请日:2021-04-20

    Abstract: 利用微波浓缩改性协同喷雾包埋制备辣椒素微胶囊的方法,属于果蔬应用技术;所述方法通过采用微波技术和碱处理对叶蛋白‑辣椒素乳状液进行同步浓缩物化改性,在改善叶蛋白亲水性同时改变乳状液流变特性,并协同变温变流速喷雾干燥法将辣椒素包埋于叶蛋白内部,在提升辣椒素包埋率和生产能效的同时减少加工过程中因喷头堵塞及微胶囊挂壁现象导致的原料损耗,且所得辣椒素微胶囊包埋率高达90.38%以上,含水率低于4%,体积平均粒径低至33.8μm,机械性能良好,不易破裂,微观结构呈分散式完整球状结构,具有缓释杀菌功效。

    利用辣椒叶绿色制备蛋白基生物纳米抑菌包装膜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651236B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211276075.3

    申请日:2022-10-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辣椒叶绿色制备蛋白基生物纳米抑菌包装膜的方法。本发明以辣椒叶蛋白、玉米淀粉和木质纳米纤维素为原料,在微波及碱处理作用下采用阶梯变温法将硝酸银原位还原成银纳米粒子。其中银纳米粒子还原率高达92%,包装膜对大肠杆菌的抑菌圈直径可达23mm,拉伸强度高达20MPa,水接触角为65°,具备缓释杀菌功效。所述方法采用化学与微波相结合的手段全生物量利用废弃辣椒叶资源,提出新型木质纳米纤维素制备方法,降低包装膜的制备成本同时原位绿色还原银纳米粒子,同步改性叶蛋白和玉米淀粉。本发明简化了包装膜的制备生产流程,实现了能量的按需供给。在保证包装膜的强抗菌性及机械强度情况下降低了环境污染和能量损耗。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