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侧切刀式条耕播种机

    公开(公告)号:CN206895152U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720728367.4

    申请日:2017-06-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侧切刀式条耕播种机,包括:机架,下方固定有深松刀和播种开沟器,深松刀位于播种开沟器的前部;侧切刀组合,可旋转地固定于机架上,位于深松刀和播种开沟器之间,一端延伸至深松刀的一侧,另一端延伸至播种开沟器的一侧,当播种机处于工作状态时,侧切刀组合沿垂直于机架的方向旋转,一端延伸至深松刀的前方,在深松刀两侧旋转切割,防止深松刀挂茬,另一端在两个播种开沟器之间,紧贴开沟器内侧切割,防止堵茬堵土。本实用新型侧切刀在深松刀的后侧位和小双行播种开沟器的前侧位之间旋转,将播种带内的大量秸秆粉碎并推至行间外,有效提高了播种时的通透性,实现了播种带的推茬清垄、深松深施肥和精量播种的联合作业。

    一种可伸缩大棚
    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830560U

    公开(公告)日:2016-12-28

    申请号:CN201620602630.0

    申请日:2016-06-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25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创造提供了一种可伸缩大棚,包括收纳房体,用于收纳大棚主体;所述大棚主体,包括大棚布和用于支撑所述大棚布的若干组折叠支架,本发明创造的可伸缩大棚顶部为三角形顶梁设计,美观大方、结构稳定,大棚的固定支架上设有滑动轮,滑动轮在驱动机构的作用下在纵梁滑轨上运动并带动交叉伸缩组件移动即完成大棚的折叠与展开,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大棚结构,达到节约土地、节约能源、减少建筑成本的目的的同时还可以实时对种植植物进行干旱、遮光和保温试验处理,也可用于设施养殖,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其实施的有益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极晚播冬小麦增密保苗抗逆稳产种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149637A

    公开(公告)日:2020-05-15

    申请号:CN202010072641.3

    申请日:2020-01-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极晚播冬小麦增密保苗抗逆稳产种植方法,包括:增密种植,根据小麦播种日至越冬期前的总积温量确定播种量,并根据播种量确定小麦种植间距;采用纳米碳溶胶和甘油分别进行种子第一次和第二次包衣处理。本发明根据冬前积温量确定种植密度提高了播种量与播期匹配的精准度,避免播种量依靠经验推测的盲目性;通过改变行距构建合理的密植群体结构,缓解密植小麦生育前期群体拥挤、后期株型紧凑行间漏光造成收获穗数低的问题;利用碳溶胶进行种子包衣处理,提高低温条件下小麦萌发出苗速率,甘油进行种子二次包衣,缓解极晚播小麦吸水后萌发出苗时间过长造成的粉种现象。实现了小麦极晚播节水稳产,并为夏玉米籽粒低水分机收收获提供保障。

    极晚播冬小麦增密保苗抗逆稳产种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149637B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2010072641.3

    申请日:2020-01-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极晚播冬小麦增密保苗抗逆稳产种植方法,包括:增密种植,根据小麦播种日至越冬期前的总积温量确定播种量,并根据播种量确定小麦种植间距;采用纳米碳溶胶和甘油分别进行种子第一次和第二次包衣处理。本发明根据冬前积温量确定种植密度提高了播种量与播期匹配的精准度,避免播种量依靠经验推测的盲目性;通过改变行距构建合理的密植群体结构,缓解密植小麦生育前期群体拥挤、后期株型紧凑行间漏光造成收获穗数低的问题;利用碳溶胶进行种子包衣处理,提高低温条件下小麦萌发出苗速率,甘油进行种子二次包衣,缓解极晚播小麦吸水后萌发出苗时间过长造成的粉种现象。实现了小麦极晚播节水稳产,并为夏玉米籽粒低水分机收收获提供保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