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59619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510083443.X
申请日:2025-01-20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兰州分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基因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株NS1微管上携带绿色荧光蛋白的重组蓝舌病毒、构建方法及应用。本发明在野生型蓝舌病毒非结构蛋白NS1的第534和535位氨基酸之间插入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构建获得了NS1重组蓝舌病毒BTV‑NS1‑534eGFP;所述重组蓝舌病毒BTV1‑NS1‑534eGFP能形成与野生型蓝舌病毒(BTV1‑WT)相似的病毒样微管,与BTV1‑WT的生长特性没有明显区别,并且能够正确表达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可用于BTV感染细胞后NS1蛋白的示踪研究,同时可用于BTV的病毒中和实验及病毒含量的可视化定量检测等。
-
公开(公告)号:CN117700537B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311693481.4
申请日:2023-12-11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
IPC: C07K16/10 , C12N15/13 , G01N33/569 , G01N33/577 , G01N33/543 , G01N33/5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免疫学和体外诊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与非洲马瘟病毒VP7蛋白具有良好亲和反应能力的单克隆抗体及用途。本发明通过将重组表达的非洲马瘟病毒VP7蛋白3次免疫小鼠后,取小鼠脾脏和骨髓杂交瘤细胞SP2/0进行融合,最终筛选出杂交瘤细胞株5D3,获得了一种反应性良好的单克隆抗体。通过反转录PCR技术成功获得了编码该株单克隆抗体重链及轻链可变区的核苷酸序列。所述单克隆抗体与重组表达的非洲马瘟病毒VP7蛋白具有良好的亲和反应能力,作为竞争抗体建立了非洲马瘟病毒VP7蛋白竞争ELISA检测方法,为有效防控非洲马瘟提供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7801099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1693552.0
申请日:2023-12-11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
IPC: C07K16/10 , C12N15/13 , C12N15/85 , G01N33/569 , G01N33/57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株抗蓝舌病毒VP7蛋白的重组单克隆抗体。本发明获得一株抗蓝舌病毒VP7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并获得该株单克隆抗体的轻重链可变区序列,与鼠源抗体表达载体以同源重组的方式构建出含有该抗体可变区的鼠源重组表达质粒,转染后成功表达出抗蓝舌病毒VP7蛋白的鼠源重组单克隆抗体。通过免疫印迹、间接ELISA、细胞免疫荧光等实验鉴定出该株重组单克隆抗体能够与蓝舌病病毒VP7蛋白发生特异性反应,并能够与蓝舌病毒感染细胞中的天然VP7蛋白反应。该重组单克隆抗体的表达避免了杂交瘤细胞抗体表达过程中抗体表达量不稳定的缺点,为利用该单克隆抗体建立蓝舌病病原与抗体检测方法奠定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7363588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306928.8
申请日:2023-02-15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基因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表达四半胱氨酸标签重组蓝舌病毒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本发明通过在野生型蓝舌病毒非结构蛋白NS1的第493位氨基酸后插入四半胱氨酸(Tetracysteine,TC)标签,构建获得了重组蓝舌病毒BTV‑1S6‑493TC;所述重组蓝舌病毒与野生型蓝舌病毒的生物学特性没有明显区别,并且表达TC标签的重组蓝舌病毒能被双砷染料(ReAsH)染色,TC标记的NS1蛋白可显示荧光,可用于BTV感染的可视化定量检测以及NS1蛋白的定位和示踪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16479106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10231825.3
申请日:2023-03-13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
IPC: C12Q1/6883 , C12N15/113 , A61K31/713 , A61K45/06 , A61P31/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Rab1a蛋白作为靶点在抑制日本脑炎病毒感染中的应用。本发明首先发现抑制或沉默Rab1a蛋白表达,能够抑制日本脑炎病毒的感染,即Rab1a蛋白可作为靶点用于筛选抑制日本脑炎病毒感染的药物;其次本发明提供了干扰日本脑炎病毒感染的小干扰RNA,能够抑制日本脑炎病毒的感染。本发明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日本脑炎病毒感染提供了新的靶点和治疗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4859064B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10635402.3
申请日:2022-06-07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
IPC: G01N33/68 , G01N33/569 , G01N33/58 , G01N33/543 , C07K14/145 , C12N15/7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牛流行热病毒蛋白复合物及其在制备牛流行热病毒自然感染抗体检测试剂盒中的应用。首先,本发明意外发现,牛流行热病毒GNS‑N端蛋白、GNS‑C端蛋白、α2蛋白、α3蛋白、β蛋白作为抗原能够特异性的区分牛流行热病毒自然感染和疫苗感染,用于牛流行热病毒自然感染抗体检测;其次,由牛流行热病毒GNS‑N端蛋白、GNS‑C端蛋白、α2蛋白、α3蛋白、β蛋白组成的复合物可捕获牛流行热病毒感染牛产生的抗体,而不与疫苗免疫牛产生的抗体反应,可用于牛流行热病毒感染牛的筛查,有效避免由于窗口期造成的利用单一抗原进行检测可能存在的漏检问题;且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679882B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1910116424.7
申请日:2019-02-13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株益生菌—屎肠球菌DT1‑1及其应用。本发明的菌株于2018年10月22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16603。本发明的这一株屎肠球菌DT1‑1具有黏附性强及抑菌性好,有很好的耐酸、耐胃肠道及耐胆盐能力,可在草食动物饲养中的应用,也可在制备草食动物的饲料添加剂中的应用,或者在制备草食动物的饲料中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016513A
公开(公告)日:2019-07-16
申请号:CN201910254484.5
申请日:2019-03-31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
Inventor: 王锦明 , 关贵全 , 刘军龙 , 高闪电 , 刘爱红 , 李有全 , 田占成 , 独军政 , 任巧云 , 罗金 , 陈泽 , 刘光远 , 杨吉飞 , 刘志杰 , 殷宏 , 罗建勋
IPC: C12Q1/6893 , C12Q1/6804 , C12Q1/04 , C12R1/9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马泰勒虫鉴别检测的恒温扩增引物组、试剂盒及应用方法,所述检测引物包括一条交叉引物He-1s2a、外围扩增引物He-5a和He-4s、FITC标记的探针引物He-2a和生物素标记的探针引物He-3a。利用本发明的检测试剂盒可进行马泰勒虫的鉴别检测。相对与现有的马泰勒虫检测技术,本发明的检测试剂盒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扩增反应在恒温度下进行,不依赖于昂贵的仪器,操作简便、快速、检测成本低,特别适合马泰勒虫病的现场快速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9913568A
公开(公告)日:2019-06-21
申请号:CN201910295762.1
申请日:2019-04-12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
Inventor: 王锦明 , 关贵全 , 刘军龙 , 牛庆丽 , 高闪电 , 李有全 , 刘爱红 , 刘志杰 , 殷宏 , 罗建勋 , 刘光远 , 杨吉飞 , 任巧云 , 田占成 , 陈泽 , 独军政
IPC: C12Q1/6893 , C12Q1/6844 , C12Q1/6804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用于检测犬肝簇虫的引物、检测试剂盒及应用方法。本发明所述试剂盒包括SEQ ID No.1至SEQ ID No.5的五条引物,以及免疫层析试纸条。本发明的检测试剂盒特异性强、灵敏度高、不需要昂贵的仪器;操作简便、快速、成本低,特别适合犬肝簇虫病的现场快速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
-
公开(公告)号:CN108456663A
公开(公告)日:2018-08-28
申请号:CN201810254144.8
申请日:2018-03-26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
IPC: C12N7/00 , C12N15/866 , A61K39/12 , A61P3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1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1)病毒样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通过将BVDV-1的结构蛋白C、Erns、E1、E2编码基因克隆至pFastBacDual构建pFBD-BVDV-1重组杆状病毒转移载体,在大肠杆菌DH10Bac中转座获得重组杆状病毒载体Bac-BVDV-1,转染昆虫细胞,获得重组杆状病毒Baculo-BVDV-1,感染昆虫细胞表达BVDV-1的结构蛋白C、Erns、E1、E2,在细胞内自动组装为BVDV-1病毒样颗粒(VLP)。本发明获得的病毒样颗粒更接近天然BVDV病毒粒子的形态结构,接种动物后可刺激机体产生较好的免疫反应,可达到更好的免疫效果。所获的病毒样颗粒可利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直接纯化,与其它表达系统相比,避免了病毒结构蛋白分别纯化然后在细胞外组装的繁琐过程,有利于提高效率和节约成本,而且在生产过程中不用感染性的BVDV活病毒,提高了安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