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从绿茶中制备高纯度β-胡萝卜素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182303B

    公开(公告)日:2010-06-23

    申请号:CN200710164487.7

    申请日:2007-12-05

    Inventor: 陈小强 叶阳 成浩

    Abstract: 一种从绿茶中提取β-胡萝卜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下工艺步骤:1)选用未变质的绿茶,在室温下经机械粉碎至100-300目的固体粉末,此绿茶粉用甲醇、乙醇、H2O的混合剂或其中至少一种溶剂在18-35℃条件下萃取0.5-12.0小时,并搅拌,搅拌转速100-400r/min;静置后过滤,滤渣减压干燥,绿茶粉与上述提取液的质量体积比g/ml为1∶2-1∶30;2)滤渣用提取液在15-50℃条件下提取0.5-24.0小时,并搅拌,搅拌转速100-400r/min;静置后过滤,滤液冷冻干燥浓缩至原体积的1/5-2/3,得到绿茶β-胡萝卜素粗提液,所述提取液为乙酸乙酯、丙酮、正己烷、异己烷、二氯甲烷和三氯甲烷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茶叶粉末与提取液的质量体积比g/ml为1∶2-1∶35;3)绿茶β-胡萝卜素粗提液上柱色谱进行梯度洗脱,分部收集,真空冷冻干燥,得高纯度绿茶β-胡萝卜素,柱层析所用介质为硅胶或氧化铝,所用洗脱液为乙酸乙酯、丙酮、正己烷、异己烷、环己烷、二氯甲烷和三氯甲烷中的两种,其浓度梯度体积比的比例变化为1∶9-5∶5,洗脱流速为0.3-55.0ml/min。

    一种从绿茶中制备高纯度β-胡萝卜素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182303A

    公开(公告)日:2008-05-21

    申请号:CN200710164487.7

    申请日:2007-12-05

    Inventor: 陈小强 叶阳 成浩

    Abstract: 一种从绿茶中制备高纯度β-胡萝卜素的方法。主要内容如下:将粉碎的绿茶粉先以甲醇、乙醇和H2O混合液或其中至少一种溶剂萃取,萃取后的茶渣减压干燥后,再以乙酸乙酯、丙酮、正己烷、异己烷、二氯甲烷和三氯甲烷中的一种或多种作提取液,提取绿茶β-胡萝卜素的粗提液,粗提液浓缩后用上硅胶或氧化铝柱色谱进行梯度洗脱层析,所用洗脱液为乙酸乙酯、丙酮、正己烷、异己烷、环己烷、二氯甲烷和三氯甲烷中的两种。分部收集流出液,真空冷冻干燥,得高纯度绿茶β-胡萝卜素。本发明适用普通绿茶特别是低档绿茶作原料,具有工艺流程和所需设备简单、对茶叶中的β-胡萝卜素提取率高及纯度高等特点。

    一种加工颗粒绿茶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55938B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1010039564.8

    申请日:2010-01-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绿茶的加工方法,旨在提供一种加工颗粒绿茶的新方法。该方法包括杀青、揉捻、揉切和干燥的处理步骤,在杀青后至干燥前的过程中,还包括膨化处理的步骤:(1)膨化:将含水率为10~40%的原料叶置于膨化机中,控制温度为60~150℃,压强为0.1~0.38MPa,保持时间1~20min;(2)释压:打开释压系统,瞬间释放压强至0.02~0.08MPa,控制温度为90~120℃,保持时间5~120min。与以往普通的颗粒绿茶加工方法相比,本发明能实现低温下的冷冲泡,产品冷泡时的感官和理化品质指标能达到更好水平。加工过程不使用任何化学添加物;首次实现颗粒绿茶低温下的冷冲泡。

    以茶多酚为原料制备茶褐素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696269A

    公开(公告)日:2010-04-21

    申请号:CN200910153237.2

    申请日:2009-10-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茶叶深加工和生物化工领域,旨在提供一种以茶多酚为原料制备茶褐素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茶多酚原料与蒸馏水配制成茶多酚水溶液,加入小苏打;混合溶液加热,同时采用超声波处理,将得到的茶褐素粗制溶液采用膜过滤进行脱盐处理,脱盐后的茶褐素溶液经膜浓缩后,干燥获得茶褐素干粉。该方法工艺流程简单、成本低、对环境友好,具有广阔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绿茶常温生物保鲜剂及其应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817158A

    公开(公告)日:2006-08-16

    申请号:CN200610049831.3

    申请日:2006-03-14

    Inventor: 陈小强 成浩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绿茶的常温生物保鲜剂及其应用方法,该绿茶常温生物保鲜剂是由天然产物功能成分壳聚糖、绿茶提取物和维生素C组合配方筛选而成,三者重量比例为:(2.0-3.5)∶(0.5-0.9)∶(0.1-0.4);绿茶提取物为茶多酚和茶多糖或为其中一种。用冷开水或蒸馏水将此保鲜剂配成0.05%-1.0%溶液。采用喷雾的方法,在绿茶造形前或造形后添加该保鲜剂溶液。本发明的生物保鲜剂及其应用方法,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可应用于各类炒青、烘青、晒青和蒸青绿茶的制作工艺之中,是一种安全高效、天然、营养的新型生物保鲜剂。

    以茶多酚为原料制备茶褐素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696269B

    公开(公告)日:2011-06-08

    申请号:CN200910153237.2

    申请日:2009-10-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茶叶深加工和生物化工领域,旨在提供一种以茶多酚为原料制备茶褐素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茶多酚原料与蒸馏水配制成茶多酚水溶液,加入小苏打;混合溶液加热,同时采用超声波处理,将得到的茶褐素粗制溶液采用膜过滤进行脱盐处理,脱盐后的茶褐素溶液经膜浓缩后,干燥获得茶褐素干粉。该方法工艺流程简单、成本低、对环境友好,具有广阔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绿茶常温生物保鲜剂及其应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389667C

    公开(公告)日:2008-05-28

    申请号:CN200610049831.3

    申请日:2006-03-14

    Inventor: 陈小强 成浩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绿茶的常温生物保鲜剂及其应用方法。该绿茶常温生物保鲜剂是由天然产物功能成分壳聚糖、绿茶提取物和维生素C组合配方筛选而成,三者重量比例为:(2.0-3.5)∶(0.5-0.9)∶(0.1-0.4);绿茶提取物为茶多酚和茶多糖或为其中一种。用冷开水或蒸馏水将此保鲜剂配成0.05%-1.0%溶液。采用喷雾的方法,在绿茶造形前或造形后添加该保鲜剂溶液。本发明的生物保鲜剂及其应用方法,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可应用于各类炒青、烘青、晒青和蒸青绿茶的制作工艺之中,是一种安全高效、天然、营养的新型生物保鲜剂。

    将超声波技术应用于茶提取液膜浓缩制备中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74534A

    公开(公告)日:2010-11-03

    申请号:CN201010175759.5

    申请日:2010-05-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茶提取液膜浓缩制备的方法,旨在提供一种超声波技术应用于茶提取液膜浓缩制备中的方法。该方法包括:(1)茶提取液经纱布去渣,再经筛网预过滤;(2)茶汁过分子量为50000~250000的膜过滤澄清,同时对茶汁以超声波处理,茶汁的温度控制在40℃以内;(3)经浓缩膜浓缩,同时对茶汁超声波处理,温度控制40℃以内;待膜通量趋于零时即得茶浓缩汁。本发明把超声波技术应用到茶提取液膜浓缩制备中,应用超声波的机械和空化效应,膜超滤澄清中,在保证茶汁澄清效果的同时,能提高有效成分的保存率和膜通量,提高过滤的效率。膜浓缩中提高浓缩膜的膜通量,提高浓缩汁的浓度。

    一种加工颗粒绿茶的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55938A

    公开(公告)日:2010-06-30

    申请号:CN201010039564.8

    申请日:2010-01-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绿茶的加工方法,旨在提供一种加工颗粒绿茶的新方法。该方法包括杀青、揉捻、揉切和干燥的处理步骤,在杀青后至干燥前的过程中,还包括膨化处理的步骤:(1)膨化:将含水率为10~40%的原料叶置于膨化机中,控制温度为60~150℃,压强为0.1~0.38MPa,保持时间1~20min;(2)释压:打开释压系统,瞬间释放压强至0.02~0.08MPa,控制温度为90~120℃,保持时间5~120min。与以往普通的颗粒绿茶加工方法相比,本发明能实现低温下的冷冲泡,产品冷泡时的感官和理化品质指标能达到更好水平。加工过程不使用任何化学添加物;首次实现颗粒绿茶低温下的冷冲泡。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