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17463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418947.4
申请日:2024-10-11
Applicant: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的实施例涉及排除停堆余热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反应堆的余热排出系统,反应堆包括二回路和设置于二回路的蒸汽发生器和汽水分离器,从蒸汽发生器流出的蒸汽进入汽水分离器进行汽水分离。余热排出系统包括蒸汽引出管路、冷却介质容器、热交换器和蒸汽引回管路。冷却介质容器中容纳有冷却介质;热交换器设置于冷却介质容器内;蒸汽引出管路用于连通汽水分离器和热交换器,以使汽水分离器中的蒸汽流动至热交换器,从而在热交换器中利用冷却介质对蒸汽进行降温以形成冷凝水;蒸汽引回管路用于使热交换器内的冷凝水在重力作用下返回蒸汽发生器。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余热排出系统能够非能动地排出二回路中的余热,安全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9321556A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411442019.1
申请日:2024-10-15
Applicant: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的实施例涉及蒸汽的发生方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铅铋快堆的蒸汽发生器以及适用该蒸汽发生器的反应堆。第一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铅铋快堆的蒸汽发生器,包括:本体、换热管,本体设置成在其内形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换热管与第一腔室流体连通,并且其一部分设置在第二腔室,并延伸以使另外一部分穿过第二腔室进入一回路铅铋液体中。第二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反应堆,该反应堆包括本申请第一方面的蒸汽发生器。本申请中的蒸汽发生器以及包括该蒸汽发生器的反应堆,由于该蒸汽发生器的大部分结构能够设置于堆容器内部,相比传统的蒸汽发生器体积更为紧凑,因此能够与堆容器一体化,从而减小整个反应堆的体积。
-
公开(公告)号:CN114005555B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111230209.3
申请日:2021-10-22
Applicant: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刘兆阳 , 孙刚 , 邓夏 , 夏宇 , 孙帅 , 高付海 , 王明政 , 吴水金 , 杨孔雳 , 张东辉 , 张添翼 , 曾晓佳 , 曹永刚 , 薛方元 , 张熙司 , 郭忠孝 , 胡文军
IPC: G21C9/016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反应堆及其堆芯熔融物收集装置。堆芯熔融物收集装置包括:支撑架和托盘。支撑架包括支撑底板以及自所述支撑底板的周缘向上延伸的外侧围挡,所述支撑底板设有用于供冷却剂流入的冷却剂入口。托盘设置于所述支撑架内,所述托盘包括:底盘和自所述底盘的周缘向上延伸的内侧围挡,所述内侧围挡与所述外侧围挡之间形成环形间隙;其中,所述底盘上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用于供进入所述支撑架内的部分冷却剂经由所述第一通孔直接流入所述底盘的上表面。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能够在发生堆芯熔化事故时,快速降低堆芯熔融物的温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790018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816499.9
申请日:2023-12-26
Applicant: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IPC: G21C15/18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反应堆余热排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反应堆,其包括:堆芯、换热器、泵、堆容器以及支撑件。堆芯、换热器以及泵设置在堆容器内,支撑件设置在堆容器外,对堆容器进行支撑。堆芯产生的热量对反应堆内的冷却剂进行加热,换热器与对冷却剂进行换热,冷却冷却剂,泵驱动冷却剂运动。支撑件形成有腔体,腔体内设置有导热物质,导热物质内设置有空气流入和流出的通路。本实施例中的反应堆,可以保证在出现事故或者意外的情况下反应堆的安全性。并且支撑件将对堆容器的支撑功能与对堆芯的余热排出功能相结合,缩减了单独设置余热排出装置所占用的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115938621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515793.1
申请日:2022-11-30
Applicant: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IPC: G21C15/18
Abstract: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反应堆余热排出系统,包括:第一筒体,设置在反应堆容器中并设置在堆芯的外侧,第一筒体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二开口位于第一开口的下方;第二筒体,设置在反应堆容器中并设置在第一筒体的外侧,第二筒体与反应堆容器之间形成第一间隙;换热模块,用于对堆芯中的冷却剂进行冷却,换热模块与第二开口连接;循环模块,与换热模块连接;壳体,设置在反应堆容器的外侧,壳体与反应堆容器之间形成第二间隙,第二间隙与外部环境连通,使空气能够进入第二间隙中对第一间隙中的冷却剂进行冷却。
-
公开(公告)号:CN117373713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243536.1
申请日:2023-09-25
Applicant: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IPC: G21D9/00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池式反应堆。池式反应堆包括:容纳池,容纳池用于容纳冷却剂,容纳池的顶部形成有开口;堆芯,堆芯设置于容纳池内,冷却剂用于吸收堆芯的热量以冷却堆芯;冷凝回流装置,冷凝回流装置设置于容纳池的顶部,用于对容纳池内吸热蒸发的冷却剂进行冷凝使其回流至容纳池内。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池式反应堆,通过冷凝回流装置限制池内冷却剂向反应堆大厅蒸发,并将蒸发的水蒸气液化使其回流至容纳池中,缓解了因冷却剂持续蒸发而需要频繁向容纳池中补充的问题,实现冷却剂的循环利用,在节约经济成本的同时也保证了反应堆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334363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243547.X
申请日:2023-09-25
Applicant: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IPC: G21D9/00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池式供热反应堆,包括:容纳池,容纳池用于容纳冷却剂;多个堆本体,堆本体设置于容纳池内,堆本体设置成使冷却剂进入堆本体并吸收堆本体产生的热量;多个换热器,换热器设置于容纳池内,换热器设置成使多个堆本体流出的吸收热量后的冷却剂冷却并流回容纳池内;集流器,集流器连接于多个堆本体和多个换热器之间,以使多个堆本体中吸收热量后的冷却剂进入集流器内并分配至所述多个换热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池式供热反应堆,将堆本体作为一体化模块,同时将换热器模块化,布置在容纳池内,使堆本体和换热器均可以独立地拆卸和安装,大大提高了安装建造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930640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515951.3
申请日:2022-11-30
Applicant: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换热器,包括:壳体,多个板体,设置在壳体内,每个板体内部形成有流道,流道与壳体的外部流体连通;多个管体,设置在壳体内并与壳体的外部流体连通,每个管体均设置在两个板体之间并沿板体的表面延伸,使管体中的流体能够与流道中的流体发生换热,管体与板体形成的间隙中填充有气体;监测件,监测件被设置成监测间隙中的气体压力,以监测管体和流道中的流体泄露情况。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反应堆的换热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4005555A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111230209.3
申请日:2021-10-22
Applicant: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刘兆阳 , 孙刚 , 邓夏 , 夏宇 , 孙帅 , 高付海 , 王明政 , 吴水金 , 杨孔雳 , 张东辉 , 张添翼 , 曾晓佳 , 曹永刚 , 薛方元 , 张熙司 , 郭忠孝 , 胡文军
IPC: G21C9/016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反应堆及其堆芯熔融物收集装置。堆芯熔融物收集装置包括:支撑架和托盘。支撑架包括支撑底板以及自所述支撑底板的周缘向上延伸的外侧围挡,所述支撑底板设有用于供冷却剂流入的冷却剂入口。托盘设置于所述支撑架内,所述托盘包括:底盘和自所述底盘的周缘向上延伸的内侧围挡,所述内侧围挡与所述外侧围挡之间形成环形间隙;其中,所述底盘上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用于供进入所述支撑架内的部分冷却剂经由所述第一通孔直接流入所述底盘的上表面。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能够在发生堆芯熔化事故时,快速降低堆芯熔融物的温度。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