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核反应堆组件的支撑装置及定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161895B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010004439.7

    申请日:2020-0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核反应堆组件的支撑装置及核反应堆组件的定位方法,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支承座,所述支承座设有多个容纳孔,用于容纳多个核反应堆组件的管脚;以及姿态调整单元,所述姿态调整单元设置于所述支承座,用于调整放置于所述容纳孔内的所述核反应堆组件的姿态,其中,所述姿态调整单元包括定位块和滑块,所述滑块包括设置为V形槽的第一端部以及设置为平面的第二端部,所述滑块能够相对于所述定位块滑动。

    换热器及其组装方法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486740B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010325450.3

    申请日:2020-04-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换热器(100),包括:多个换热管(1),围绕同一中心排布为多层;外壳(2),设置为包围所述多个换热管(1);第一管板(3),连接至所述换热管(1)的第一端;第二管板(4),连接至所述换热管(1)的第二端;其中,壳程流体进入所述外壳(2)内与所述换热管(1)内的管程流体进行换热;所述换热器(100)还包括用于所述换热管(1)的支撑装置(5),包括:多个第一支撑部(51),设置为夹持于相邻两层换热管(1)之间,并对每层换热管(1)的第一侧进行支撑;多个第二支撑部(52),设置为夹持于相邻两层换热管(1)之间,并对每层换热管(1)的第二侧进行支撑。

    一种稀疏矩阵向量乘运算时间预测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914213A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2010759916.0

    申请日:2020-07-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稀疏矩阵向量乘运算时间预测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构建卷积神经网络,卷积神经网络包括输入层、特征处理层、数据拼接层以及输出层,其中,输入层用于输入稀疏矩阵中的行特征矩阵的特征、列特征矩阵的特征、体系结构参数扩展矩阵的特征;特征处理层用于提取上一层中的特征;数据拼接层,用于对提取的行特征矩阵的特征、列特征矩阵的特征、体系结构参数扩展矩阵的特征进行拼接;输出层用于输出预测结果;获取多组已知稀疏矩阵向量乘运算时间的稀疏矩阵作为样本数据,将样本数据输入至卷积神经网络以实现对卷积神经网络的训练;将待分类的稀疏矩阵输入至训练完成的卷积神经网络,实现稀疏矩阵向量乘运算时间的预测。

    换热器及其组装方法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486740A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2010325450.3

    申请日:2020-04-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换热器(100),包括:多个换热管(1),围绕同一中心排布为多层;外壳(2),设置为包围所述多个换热管(1);第一管板(3),连接至所述换热管(1)的第一端;第二管板(4),连接至所述换热管(1)的第二端;其中,壳程流体进入所述外壳(2)内与所述换热管(1)内的管程流体进行换热;所述换热器(100)还包括用于所述换热管(1)的支撑装置(5),包括:多个第一支撑部(51),设置为夹持于相邻两层换热管(1)之间,并对每层换热管(1)的第一侧进行支撑;多个第二支撑部(52),设置为夹持于相邻两层换热管(1)之间,并对每层换热管(1)的第二侧进行支撑。

    用于抵御地震的位移补偿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990529B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111230164.X

    申请日:2021-10-22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抵御地震的位移补偿装置,其包括第一波纹管、第二波纹管和支撑件,其中,支撑件的一端连接于第一波纹管,支撑件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二波纹管,使得第一波纹管和第二波纹管受到地震载荷时分别形变,用于补偿横向位移,横向位移,是垂直于第一波纹管和第二波纹管轴的方向上的位移。这种用于抵御地震的位移补偿装置有助于补偿地震下反应堆内设备支承与压力容器连接管的位移差,同时可以补偿反应堆内设备支承与压力容器连接管之间的热位移差,在有限空间内提高补偿能力。

    多缺陷干涉作用判定中等效间距的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66460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678462.2

    申请日:2024-05-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缺陷干涉作用判定中等效间距的确定方法,包括:步骤S1:对含缺陷结构进行拉伸测试;步骤S2:对缺陷进行规则化处理;步骤S3:取任一缺陷为第一缺陷,与之相邻的缺陷为第二缺陷,在第一缺陷上端和下端分别引入微裂纹,多次改变第二缺陷与第一缺陷的间距S,计算第一缺陷的上端应力强度因子K上和下端应力强度因子K下;步骤S4:根据计算结果取间距S从小到大变化过程中K上和K下首次趋于相等时对应的间距S数值为等效间距S0。本发明创新性地提出在缺陷应力集中处引入微裂纹,依据等应力强度因子准则来确定等效间距,优化了多缺陷表征方法,完善了现有评估标准的不足,可有效提高含缺陷结构完整性评估或剩余寿命估算的精确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