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58482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920421.6
申请日:2024-12-25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大气科学领域,公开了一种厄尔尼诺事件识别及向拉尼娜转变预警方法、设备及介质,方法利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第五代大气再分析产品ERA5中的海表温度和近地面2米气温数据,计算海温格点与气温格点之间的滞时互相关系数,构建全球范围气温与赤道中东太平洋和赤道中太平洋海温之间的有向网络;使用平均链接强度量化气温节点的重要性,结合链接数、链接强度的时空变化,识别对厄尔尼诺具有超前响应的关键区域,并预警厄尔尼诺事件向拉尼娜事件的转变。本发明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厄尔尼诺事件对全球气候系统的影响,提高对拉尼娜事件的预测准确性,从而为灾害预防和应对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9474716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468638.8
申请日:2024-10-21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IPC: G06F18/20 , G06F18/2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碳中和领域,公开了一种四维土壤水分干旱事件追踪和变暖信号识别方法,方法包括步骤:数据采集;四维土壤水分干旱事件识别;四维土壤水分干旱事件特征量化;历史时期四维土壤水分干旱特征的时间演变的人为变暖信号检测;四维土壤水分干旱未来演变预估;四维土壤水分干旱事件驱动因子;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探究四维土壤水分干旱的未来时空演变特征,解析四维土壤水分干旱的驱动因子和物理机制,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保障水资源安全和制定防灾减灾策略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9272525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521585.1
申请日:2024-10-29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IPC: G06F30/20 , G06F17/18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碳中和领域,公开了一种高温‑干燥条件下干旱事件气候变化信号检测方法,方法包括:数据采集;评估高温‑大气干燥复合事件依赖关系和复合事件的严重程度;评估区域极端干旱对高温‑大气干燥条件变化的响应;预估未来不同等级的高温‑大气干燥条件发生概率;量化历史和未来区域发生超过观测历史极端高温‑大气干燥‑干旱事件的概率;厘清影响历史时期变化的主导因子;识别区域高温‑大气干燥复合事件的人类活动信号;分析控制排放是否能限制高温‑大气干燥复合事件严重程度的增加;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从一个紧迫性的角度量化高温和大气干燥对干旱的额外影响,明晰了干旱发生时高温和大气干燥的平均状态,厘清高温和大气干燥对干旱的主导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271980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341740.1
申请日:2024-09-25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IPC: G06F18/15 , G06F18/213 , G06F18/214 , G06F18/21 , G06F18/2433 , G06F18/25 , G06N3/0442 , G06N5/01 , G06N5/025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因果关系约束的多源降水数据精度校正与降尺度方法,涉及气象水文领域,方法包括:对多源降水数据建立特征因果关系结构树,在LSTM深度学习校正模型基础上加入特征因果关系的约束;搭建因果关系约束下的CLSTM降水数据精度校正模型,融合GRASPS降水数据降尺度方法,生成了因果关系约束的降水校正及降尺度模型Casual‑GRASPS,生成符合统计因果关系的高精度、高分辨率、高时空连续融合降水数据集。本发明有益效果是:为降水等气象数据的降尺度提供可靠的方法,为流域和城市区域精细尺度降水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9202610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377724.8
申请日:2024-09-30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IPC: G06F18/20 , G06F17/18 , G06T11/20 , G06Q10/063 , G06Q50/02 , G06F123/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NIRv和作物进展报告的玉米物候遥感监测方法。包括:利用遥感数据构建NIRv时序曲线;结合公开作物进展报告与耕地利用数据构建玉米生长模型;利用往年数据校准物候参数与生长模型结合获取形状模型;优化传统SMF方法,拟合形状模型与每年植被指数时序曲线,计算最优参数,监测玉米五个主要物候期;获取像素级玉米物候监测信息并进行区域物候制图,对区域物候进行定量评估。本发明攻克了无需依赖地面长期观测数据即可实现作物物候期准确估计的建模难题,扩展了形状模型拟合在物候监测中的应用范围,评估了NIRv指数的物候监测能力,适用于较大区域的研究。进一步提升作物物候遥感监测精度,协助政府和农户准确的进行作物科学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16523302B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310411090.2
申请日:2023-04-14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IPC: G06Q10/0635 , G06Q10/0639 , G06Q50/26 , G06F17/18 , G06F18/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洋‑内陆干旱事件识别与传播机理分析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利用历史试验和未来试验的数据,对全球范围的新型干旱事件进行识别;提取干旱事件的时空三维立方体,量化全球海洋‑内陆干旱时空特征,寻找热点登陆区;结合不同试验对未来时期海洋‑内陆干旱进行预估,对历史和未来时期的海洋‑内陆干旱指标变化进行人为活动信号检测;以干旱期间水汽输送为参考,解析干旱历史时期的激活机制与未来时期的加强机制;明晰干旱过程的主导物理因子,并采用机器学习方法对受干旱影响区域进行综合风险评估。本发明识别新型干旱事件,并解析其传播机理,有助于加深对海洋‑内陆干旱的认识,为制定海洋‑内陆干旱防灾减灾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5793099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210882183.9
申请日:2022-07-26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登陆热带气旋强度衰减识别及其对降雨影响的评估方法。本发明对热带气旋登陆后24小时内的强度进行Kaplan‑DeMaria指数式衰减拟合得到其强度衰减时间尺度,对登陆热带气旋强度衰减时间尺度进行时间变化特征分析,探索影响登陆热带气旋强度衰减的因素,定量评估各影响因素对登陆热带气旋强度衰减的相对贡献,结合海表温度升高、热带气旋路径转移和大尺度环境特征三个方面明晰登陆热带气旋强度衰减变化的物理机制,最后探讨登陆热带气旋强度衰减变化对热带气旋降雨的影响。本发明有益效果是:进一步提升城市安全的气象服务保障能力,为防灾减灾、抗御热带气旋灾害和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7408511A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11338620.1
申请日:2023-10-16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IPC: G06Q10/0635 , G06Q50/26 , G06N7/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台风诱发特大暴雨事件发生概率的归因方法、介质及设备,方法包括:采集气象数据、根据观测数据探究特大暴雨事件的时间分布特征、结合特大暴雨事件时间分布特征和全球平均温度距平探究全球变暖对台风诱发特大暴雨事件的影响、基于CMIP6模式数据识别历史和未来时期的特大暴雨事件时间序列、根据识别的历史特大暴雨事件时间序列分析历史时期人为气候变化对台风诱发特大暴雨事件的贡献以及物理机制、结合识别的历史和未来时期特大暴雨事件时间序列预估未来类似台风诱发特大暴雨事件发生风险,分析物理机制;介质和设备实现方法;有益效果是:帮助认识人类气候变化下台风诱发特大暴雨事件发生概率的变化,为地区防灾减灾决策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6795897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428018.0
申请日:2023-04-20
Applicant: 嵩山实验室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IPC: G06F16/2458 , G01W1/10 , G01D21/02 , G06F16/2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百年尺度复合高温‑水文干旱演变的检测与归因方法,方法基于copula函数定量估算复合高温‑水文干旱事件的联合发生概率和重现期,刻画复合事件百年间的时间变化趋势和空间分布特征,分析全球不同气候分区联合重现期变化趋势的差异,研究复合极端事件发生的空间集聚性,进一步厘清高温驱动、水文干旱驱动和高温‑水文干旱依赖性驱动对复合事件重现期变化的贡献,揭示复合事件时空动态过程的驱动机制。本发明从多变量的角度出发,定量评估复合高温‑水文干旱事件的发生概率及重现期,提高了极端事件的风险评估能力,适用于全球和区域的研究。有助于协助政府准确地认识和应对干‑热复合极端事件,有助于推进政府间为应对极端气候变化而开展的合作。
-
公开(公告)号:CN115793099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0882183.9
申请日:2022-07-26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登陆热带气旋强度衰减识别及其对降雨影响的评估方法。本发明对热带气旋登陆后24小时内的强度进行Kaplan‑DeMaria指数式衰减拟合得到其强度衰减时间尺度,对登陆热带气旋强度衰减时间尺度进行时间变化特征分析,探索影响登陆热带气旋强度衰减的因素,定量评估各影响因素对登陆热带气旋强度衰减的相对贡献,结合海表温度升高、热带气旋路径转移和大尺度环境特征三个方面明晰登陆热带气旋强度衰减变化的物理机制,最后探讨登陆热带气旋强度衰减变化对热带气旋降雨的影响。本发明有益效果是:进一步提升城市安全的气象服务保障能力,为防灾减灾、抗御热带气旋灾害和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