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251213A
公开(公告)日:2021-01-22
申请号:CN202011103701.X
申请日:2020-10-15
Applicant: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温地热资源开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地热系统中的复合化学刺激剂,包括15%HCl+1%HF的土酸、颗粒稳定剂和强酸体系消泡剂,强酸体系消泡剂包括聚醚类消泡剂、聚醚酯类消泡剂和/或无硅消泡剂。该发明采用适宜的土酸配方,使得岩心中的钾长石、钠长石和石英发生溶蚀作用。加入了颗粒稳定剂,避免了化学刺激过程中加剧岩体颗粒脱落并堵塞流动通道,保持低浓度土酸优异的化学刺激效果,并且可显著提高化学刺激剂在热储层岩体中的渗透率,同时,消泡剂的作用下,将HCl与碳酸盐反应后生成物的大量泡沫实时消除,增强岩体人工裂隙的连通性,从而提高化学刺激剂在热储层岩体中的渗透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251213B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011103701.X
申请日:2020-10-15
Applicant: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 吉林大学 , 河北艾佳源地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温地热资源开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地热系统中的复合化学刺激剂,包括15%HCl+1%HF的土酸、颗粒稳定剂和强酸体系消泡剂,强酸体系消泡剂包括聚醚类消泡剂、聚醚酯类消泡剂和/或无硅消泡剂。该发明采用适宜的土酸配方,使得岩心中的钾长石、钠长石和石英发生溶蚀作用。加入了颗粒稳定剂,避免了化学刺激过程中加剧岩体颗粒脱落并堵塞流动通道,保持低浓度土酸优异的化学刺激效果,并且可显著提高化学刺激剂在热储层岩体中的渗透率,同时,消泡剂的作用下,将HCl与碳酸盐反应后生成物的大量泡沫实时消除,增强岩体人工裂隙的连通性,从而提高化学刺激剂在热储层岩体中的渗透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879620A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2010684086.X
申请日:2020-07-16
Applicant: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 吉林大学
IPC: G01N3/12 , G01N3/18 , G01N3/02 , G01N23/2055 , G01N23/225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力压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为模拟地层深部岩石的温压条件并进行水力压裂的设备,包括温压调节系统、水流注入系统和数据收集系统;所述温压调节系统包括金属釜、温控装置和加压装置,所述金属釜内设有一个容纳岩样的内腔,所述温控装置设置在所述金属釜上;所述加压装置为所述内腔内的岩样提供径向和轴向的压力;所述水流注入系统输送混合液至所述金属釜,所述混合液由水和至少一种钻井液混合组成;所述数据收集系统包括控制台、数据收集器和传感器,所述传感器用于测量所在连接管道的相关参数,所述控制台通过所述数据收集器分别连接所述传感器。还原了岩样在深部地层所处的温压条件并对岩样进行水力压裂试验;满足多项试验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3627382B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310664831.4
申请日:2013-12-0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干热岩化学压裂液,由氟硼酸、多氨基多醚基亚甲基膦酸和六水氯化铝混合制成。本发明所制备的化学压裂液注入干热岩热储层后,氟硼酸水解逐步生成HF,与地层的反应速度较慢,可以实现深穿透。多氨基多醚基亚甲基膦酸为多元酸,能多级分解出氢离子,长时间作用于地层,扩大化学压裂的穿透距离,进而达到深度热储层的改造效果,具有缓速、低伤害、防垢、缓蚀等性能;同时多氨基多醚基亚甲基膦酸的膦酸酯具有显著的吸附和水湿特性,这种特性可催化氢氟酸与石英的反应,使石英的溶蚀速率随时间延长而增加,这有利于改善储层径向深处的渗透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627382A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310664831.4
申请日:2013-12-0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K8/74 , C07F9/38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干热岩化学压裂液,由氟硼酸、多氨基多醚基亚甲基膦酸和六水氯化铝混合制成。本发明所制备的化学压裂液注入干热岩热储层后,氟硼酸水解逐步生成HF,与地层的反应速度较慢,可以实现深穿透。多氨基多醚基亚甲基膦酸为多元酸,能多级分解出氢离子,长时间作用于地层,扩大化学压裂的穿透距离,进而达到深度热储层的改造效果,具有缓速、低伤害、防垢、缓蚀等性能;同时多氨基多醚基亚甲基膦酸的膦酸酯具有显著的吸附和水湿特性,这种特性可催化氢氟酸与石英的反应,使石英的溶蚀速率随时间延长而增加,这有利于改善储层径向深处的渗透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959296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443708.2
申请日:2025-04-1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N25/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温高压条件下注采流体取热实验装置及方法,涉及热力采油技术领域,包括气体注入组件、液压控制系统、高温高压系统和数据采集及温控系统,数据采集及温控系统包括控温箱和测温探头,高温高压系统包括注入管、换热管、采出管、恒温箱,液压控制系统包括计算机、流速泵、回压阀和冷凝器,气体注入组件包括第一气瓶、第二气瓶、第一三通阀、第二三通阀、第三三通阀和第四三通阀。本发明采用上述一种高温高压条件下注采流体取热实验装置及方法,能够在室内条件下实现连通井及分支井取热能力的对比、水和CO2取热能力的对比、不同换热管规格对取热能力影响以及不同温度、压力、流速条件下对取热能力影响的取热能力对比。
-
公开(公告)号:CN118532736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819131.6
申请日:2024-06-24
Applicant: 黑龙江省生态地质调查研究院 ,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太阳能和地热互补组合式供暖装置,涉及到太阳能技术领域,包括地基、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所述地基的上侧与第一墙体的下侧固定连接,所述地基的上侧与第二墙体的下侧固定连接,带动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的上侧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屋顶层,所述屋顶层的上侧固定连接有太阳能供暖机构。本发明通过设置太阳能供暖机构,角度调节组件可以改变热量吸收板与水平面的夹角,确保热量吸收板对太阳能的吸收效率,旋转组件让热量吸收板在白天追逐阳光,确保太阳能供暖机构对太阳能的利用效率,清洁组件与旋转组件联动,可以喷出水雾,冲刷走热量吸收板表面的杂质,避免杂质影响热量吸收板对阳光的吸收利用,确保热量吸收板的吸热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982142A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811145316.4
申请日:2018-09-2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M9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温高压条件下动态水岩相互作用实验装置及方法,实验装置由高温高压系统、液压控制系统、回灌水体注入系统和数据采集处理系统构成;本实验装置自动化程度高,能够还原深部地层的温度和压力条件,增大了了岩石与液体的质量比,使岩石的质量大于液体质量,进一步接近实际地层的反应情况;实现了回灌情况下,地层深部水岩反应情况下的水流流动情况下的动态模拟,进一步水流速度可以通过气压调节,实现不同流速情况下的水岩反应;能够进行不同地层压力,不同温度与不同粒径岩石颗粒的动态水岩反应实验;通过气路的合理分配实现了回灌水体的自动混合;还能保证提供高压气压的同时不与实验用水反应及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982142B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1811145316.4
申请日:2018-09-2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M9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温高压条件下动态水岩相互作用实验装置及方法,实验装置由高温高压系统、液压控制系统、回灌水体注入系统和数据采集处理系统构成;本实验装置自动化程度高,能够还原深部地层的温度和压力条件,增大了了岩石与液体的质量比,使岩石的质量大于液体质量,进一步接近实际地层的反应情况;实现了回灌情况下,地层深部水岩反应情况下的水流流动情况下的动态模拟,进一步水流速度可以通过气压调节,实现不同流速情况下的水岩反应;能够进行不同地层压力,不同温度与不同粒径岩石颗粒的动态水岩反应实验;通过气路的合理分配实现了回灌水体的自动混合;还能保证提供高压气压的同时不与实验用水反应及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756748A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110643311.X
申请日:2021-06-0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热岩井技术领域,一种热交换完井装置,其中,外壳为为内部具有空腔的雪茄状,回水螺旋管路设置在外壳内部,回水螺旋管路安装在外壳内,完井装置进水管道设置在回水螺旋管路回转路径的中间处,完井装置进水管道的第一端穿过外壳的第一端,完井装置进水管道的第二端与所述回水螺旋管路靠近外壳第二端的末端对接,回水螺旋管路靠近外壳第一端的端部连接抽水管道,抽水管道穿过外壳第一端;外壳和回水螺旋管路之间填充导热部,回水螺旋管路和完井装置进水管道之间设有热交换完井装置隔热部。本装置可减少采热损失,能够有效的提高单井闭式循环开发利用干热岩的热交换效率和可持续性,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热交换完井开发方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