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053322A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410156051.7
申请日:2024-02-04
Applicant: 天津大学 ,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建六局华南建设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工程车辆碰撞检测预警系统及方法,属于图像识别技术领域,包括步骤S1:获取施工现场静态图像,使用第一模型进行识别,获取目标车辆的轮廓;步骤S2:对目标车辆进行编号,基于第一图像中目标车辆的位置,生成目标车辆的行驶轨迹及实际距离;步骤S3:获取第一图像之间的时间间隔及目标车辆的实际距离,计算行驶速度;步骤S4:合成第二图像,设置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若目标车辆的车间距离小于第一阈值,则将目标车辆以第一颜色突出显示并生成第一警告,并将其中行驶速度大于第二阈值的目标车辆以第二颜色突出显示并生成第二警告。本发明解决了复杂多变工程施工环境下,工程车辆发生碰撞检测及预警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032101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126104.0
申请日:2024-01-30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建六局华南建设有限公司
IPC: G01G19/02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车辆智能称重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基础、承重梁、支座、靶标、照相机、中央处理器、显示屏、摄像头,两个基础相对面顶部设置有台阶,四个支座分别呈矩形设置在台阶两端,一个承重梁通过四个支座支撑,且两个承重梁的中心距离与车辆的轮距相同,承重梁顶部并列设有若干条状的标记带,靶标粘贴在承重梁外侧底部中心,照相机通过支架架设在地面上并与靶标对应,显示屏通过支架架设在基础前侧,摄像头设置在显示屏的支架上并与车辆车牌对应,照相机、摄像头、显示屏分别与中央处理器连接。本发明采用非接触式方法测量车辆重量,智能化程度高,可长期监测,设备不易损坏,占地面积小;可全天候自动监测车辆重量,无需人工,使用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6575696A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310847955.X
申请日:2023-07-12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建六局华南建设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逆作法后浇带预制水平支撑结构及施工方法,逆作法后浇带预制水平支撑结构,包括下撑钢板,下撑钢板上表面垂直设有若干平行设置的加强支撑板,加强支撑板顶部垂直设有上撑钢板带,上撑钢板带、加强支撑板形成T形结构,加强支撑板之间在两端部安装有可拆卸折叠侧模组件,可拆卸折叠侧模组件由若干个可拆卸折叠侧模连接组成,相邻两个可拆卸折叠侧模通过连接螺栓与对应的加强支撑板连接。本发明能够保证楼板水平刚度连续,满足逆作法对楼板的受力要求;构件整体预制,满足低碳绿色要求;可拆卸折叠侧模重复利用,循环次数高,符合环保要求;后浇带施工无需传统支模立钢管,节省措施费,极大的简化施工,符合节能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8812208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841891.7
申请日:2024-06-27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建六局华北建设有限公司 , 中建六局华南建设有限公司
IPC: C04B28/04 , C04B111/24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绿色高耐久海工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混凝土按质量分数配比,由以下组分组成:水泥310‑330份、矿渣粉110‑130份、拌合水183‑187份、粗骨料1050‑1080份、细骨料810‑830份、改性纤维14.3‑14.4份、绿色缓蚀剂10‑12份、减水剂4‑6份、消泡剂0.16‑0.24份、疏水复合材料34‑36份。本发明有效提高了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力学性能以及耐久性能,可显著提升海工混凝土结构的服役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8754711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841893.6
申请日:2024-06-27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建六局华北建设有限公司 , 中建六局华南建设有限公司
IPC: C04B38/10 , C04B28/00 , C04B20/02 , C04B18/24 , C04B111/40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绿色轻质泡沫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轻质泡沫混凝土,按重量分数配比,由以下组分组成:水泥500‑1000份、矿物掺合料50‑100份、水250‑500份、细骨料1500‑2500份、改性秸秆纤维50‑150份、发泡剂4‑6份、稳泡剂2‑4份、补偿剂25‑50份、减水剂5‑10份、偶联剂1‑2份。本发明制备的轻质泡沫混凝土,不仅表现出良好的保温、隔热及隔声性能,且可以实现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具有一定环保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8047565A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410126105.5
申请日:2024-01-30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建六局华南建设有限公司
IPC: C04B28/00 , C04B111/27 , C04B111/20 , C04B111/24
Abstract: 本发明是用于海洋环境的地聚合物基渗透结晶防水涂料及制备方法,防水涂料由下述组分按重量份数配制而成:石英砂80‑100份,水80‑100份,羊毛角蛋白6‑8份,矿渣粉20‑40份,铁尾矿粉8‑12份,粉煤灰8‑12份,硅灰8‑12份,SP1型纳米二氧化硅1‑2份,碱性激发剂12‑18份,异丁基三乙氧基硅烷10‑16份,丙三醇4‑8份,渗透剂1‑2份,结晶沉淀剂2‑6份,络合剂1‑3份。本发明提供的地聚合物基渗透结晶防水涂料,可刷涂或喷涂在水泥混凝土表面,不仅具有较好的耐久性能,而且当混凝土产生裂缝时,渗透结晶防水涂料中的活性物质遇水激活,形成致密的结晶体,起到自修复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805869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410216830.1
申请日:2024-02-28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建六局华南建设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多船联测的海上钢管桩测量定位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控制点复核,建立测量控制网;加工、运输钢管桩;在打桩船上安装定位测量监控设备,包括三台GPS‑RTK接收机、两台测距仪、四组液位计及360°反射棱镜装置;使用打桩船起吊钢管桩,进行钢管桩粗定位,然后插桩;在定位驳上安装定位测量监控设备,包括两台GPS‑RTK接收机、两台激光扫描仪、两台倾斜仪、三台自动跟踪全站仪和计算机处理系统;定位驳就位,使用定位驳定位测量监控设备对钢管桩平面位置、高程以及斜率进行复核,复核无误后进行钢管桩插打施工。本发明通过使用定位驳和打桩船定位测量监控设备相互复核的方式,提高了海中钢管桩测量定位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575480B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854011.5
申请日:2023-07-13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建六局华南建设有限公司
IPC: E02D17/04 , E02D17/02 , E02D29/045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贯穿地下室楼板的深基坑钢管支撑施工方法,具体步骤为:钢管支撑安装、基坑开挖;搭设模板并浇筑反压土台范围内的地下室底板、地下室外墙,进行基坑肥槽回填;在地下室外墙范围以内搭设地下室楼板模板支架,在钢管支撑与地下室楼板相交处预留矩形孔洞;在预留矩形孔洞的区域,制作预留洞口挡板,地下室楼板的钢筋通过挡板钢筋贯穿孔,形成洞口内钢筋,实现与先浇地下室楼板中钢筋的同时绑扎;浇筑地下室楼板非留洞区域混凝土;钢管支撑拆除、地下室楼板留洞区域施工。本发明无需打断楼板钢筋,保证了楼板钢筋的连续性和受力性能,保证地下室楼板施工质量,避免了拆撑时对钢管支撑的截断损坏;施工工序少,操作难度低,工作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8053322B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156051.7
申请日:2024-02-04
Applicant: 天津大学 ,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建六局华南建设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工程车辆碰撞检测预警系统及方法,属于图像识别技术领域,包括步骤S1:获取施工现场静态图像,使用第一模型进行识别,获取目标车辆的轮廓;步骤S2:对目标车辆进行编号,基于第一图像中目标车辆的位置,生成目标车辆的行驶轨迹及实际距离;步骤S3:获取第一图像之间的时间间隔及目标车辆的实际距离,计算行驶速度;步骤S4:合成第二图像,设置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若目标车辆的车间距离小于第一阈值,则将目标车辆以第一颜色突出显示并生成第一警告,并将其中行驶速度大于第二阈值的目标车辆以第二颜色突出显示并生成第二警告。本发明解决了复杂多变工程施工环境下,工程车辆发生碰撞检测及预警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084421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126109.3
申请日:2024-01-30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建六局华南建设有限公司
IPC: C04B28/04 , C04B111/34 , C04B111/20 , C04B111/27 , C04B111/24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适用于海洋环境的抗裂耐腐蚀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抗裂耐腐蚀混凝土,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水泥300‑310份、粉煤灰30‑40份、矿粉20‑30份、微硅粉10‑15份、细骨料770‑790份、粗骨料900‑950份、减水剂8‑10份、拌合水130‑135份、重质碳酸钙15‑18份、复合抗裂剂12‑17份、聚丙烯纤维0.6‑0.8份。本发明通过优化搭配多种活性化学物质形成复合抗裂剂,可长久有效提升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与矿物掺和料和聚丙烯纤维的协同作用能进一步增强混凝土性能,同时赋予混凝土裂缝自修复能力,有效延长混凝土结构使用寿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