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50127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752492.X
申请日:2024-12-02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温高压辐照试验回路中的杂质去除方法及系统,系统包括第一树脂床、第二树脂床、第三树脂床、第四树脂床、阀门和管路;通过所述阀门和管路设置所述第一树脂床、第二树脂床、第三树脂床和第四树脂床中的一个或多个树脂床串联或并联;其中所述第一树脂床装载核级氢型阳离子树脂,所述第二树脂床装载核级氢氧型阴离子树脂,所述第三树脂床装载锂型树脂和硼型树脂,所述第四树脂床装载锂型树脂和硼型树脂。通过对四个树脂床以不同的串联或并联的方式连接,可以实现将不同杂质的含量降低至限制范围内。
-
公开(公告)号:CN117275766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215152.9
申请日:2023-09-19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核反应堆设计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可灵活布置的棒型临界试验堆芯及其设计方法,棒型临界试验堆芯包括棒体和堆内结构;棒体包括外部尺寸相同的材料棒、控制棒和中子源,棒体的底部设置有凸起;堆内结构包括堆芯围筒,堆芯围筒内由下到上设置有底部反射层、径向基体反射层和顶部反射层,其中,底部反射层上端面设置有底部反射层栅格板,底部反射层栅格板上设置有若干与凸起相适配的凹槽;棒体通过凸起和凹槽的配合可拆卸式插设在堆内结构内,堆内结构内不同棒体的数量、排布位置可调节。本发明的堆内燃料棒以及其他材料棒的种类、数量、排布位置均灵活可变,使得棒型临界试验堆芯本身具有较大自由度,可兼容多类目标堆型的物理试验。
-
公开(公告)号:CN115270487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939091.X
申请日:2022-08-05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齐飞鹏 , 刘振海 , 周毅 , 马超 , 李垣明 , 李庆 , 曾未 , 宫兆虎 , 王杰 , 强胜龙 , 尹强 , 刘勇 , 赵文博 , 刘卢果 , 王啸宇 , 路怀玉 , 魏洪杨 , 李权 , 陈浩 , 赵波
IPC: G06F30/20 ,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料组件级辐照热流固紧密耦合计算装置及计算方法,装置包括中子物理模块、热工水力模块和燃料分析模块;方法包括通过内层迭代模块迭代计算燃料‑热工耦合数据;收敛后通过外层迭代模块迭代计算燃料‑物理‑热工耦合数据;本发明可实现燃料组件的燃料分析模块与反应堆的中子物理模块及热工水力模块的紧密耦合,从而集合各专业模块的优势,提升燃料组件综合性能预测精度;本发明将燃料组件性能分析程序与热工水力分析程序间的迭代求解作为内层循环,收敛后再与计算资源消耗较大的中子物理分析序进行耦合,减少收敛速率较低的重复计算,增加稳定性与高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242203A
公开(公告)日:2021-01-19
申请号:CN202011118355.2
申请日:2020-10-19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装载FCM燃料的组件栅格布置形式,燃料棒外径与燃料棒栅距的比值为0.6‑0.8,FCM燃料中TRISO颗粒采用UN、UC或U3Si2作为燃料核芯,燃料的富集度为10%‑20%;燃料颗粒体积份额为40%‑50%。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装载FCM燃料的组件栅格布置形式,通过调整栅格及燃料参数,保证栅格欠慢化布置,具有负慢化剂温度系数等固有物理安全性;确保组件具有足够的燃料装量,满足功率密度和循环长度需求;同时通过合理导向管布置,确保控制棒的反应性控制和补偿、全寿期功率分布平坦、功率调节和安全停堆。
-
公开(公告)号:CN1790552A
公开(公告)日:2006-06-21
申请号:CN200410098804.6
申请日:2004-12-16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9/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一种核反应堆燃料组件换料装卸工艺的改进,公开一种直行式核反应堆燃料组件换料装卸工艺。它包括新燃料组件的接收、检查和贮存、堆芯换料、乏燃料组件的贮存和发送,所说的堆芯换料及乏燃料组件的贮存和发送是由数控装卸料机在设置于反应堆厂房与燃料厂房之间的磁性滑轨上行走完成的。本换料装卸工艺不需要进行燃料组件的水下翻转,可省去水下翻转机、核燃料承载器、核燃料传输管和转运水池、乏燃料吊装用人桥吊车等专用设备,而且换料操作工艺简单、可靠安全、时间快。可直接用于核电站、核供热堆、核海水淡化厂、研究堆、核动力厂、生产堆上,可提高核反应堆换料效率、降低换料系统造价和操作人员劳动强度,提高反应堆的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710667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914906.4
申请日:2024-12-24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材料表面氧化膜的预制方法,涉及核电能源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清理金属材料表面的颗粒粉尘;清理金属材料表面的油脂;加入氧化膜预制液对金属材料进行预制,在金属材料表面形成氧化膜;所述预制液包括贫化醋酸锌,预制温度为250℃~320℃,预制压力为14.0MPa~16.5MPa。采用先对金属材料表面的粉尘颗粒和油脂等去除之后,再使用预制液进行预制的方式,且以贫化醋酸锌为预制液,控制预制温度和预制压力,在金属材料表面形成氧化膜,不仅使得氧化膜的预制工艺简单,而且有效解决了传统氧化膜预制工艺预制效果差的问题,具有很好的防腐蚀效果,而且腐蚀速率低,使得该氧化膜对设备的保护效果更好。
-
公开(公告)号:CN117554153A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311543937.9
申请日:2023-11-17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量核电站流出液中Fe‑55的样品前处理装置及方法,涉及放射化学技术领域,包括弹簧状管道,弹簧状管道一端设置有三通接口,三通接口的其中两个连接口处均连接进液管,两根进液管上均连接注射泵;弹簧状管道的另一端连接出液管,出液管与静置分液漏斗连接;弹簧状管道安装在控温箱中。该样品前处理装置中的弹簧状管道的结构内部通道尺寸小,流体薄层间的距离极短,可以通过流体微团的粘性变形和分子扩散实现反应物料间的快速微观混合,从而极大的强化传质过程,使分离过程快速地进行,实现分离过程耗时由小时向秒的转变,从而极大的缩短了样品前处理的时间,提高了处理效率,而且操作十分简单,成本也很低,而且安全环保。
-
公开(公告)号:CN115050493A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210734684.2
申请日:2022-06-27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7/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水堆燃料棒包壳材料辐照考验方法,包括确定待辐照考验的燃料棒包壳材料在燃料组件中的辐照位置;确定含燃料棒包壳材料的辐照考验组件在堆芯中的考验位置;根据辐照考验组件装入卸出策略,进行辐照考验,使得辐照考验对堆芯运行影响尽可能小,并使辐照考验组件获得尽可能深的辐照,同时根据需要获得不同辐照深度的辐照考验组件,本发明提出的方法可对压水堆中各种包壳材料进行辐照考验。
-
公开(公告)号:CN114446497A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210148061.7
申请日:2022-02-17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方形燃料组件的超高通量反应堆堆芯,涉及核反应堆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反射层以及设于反射层内的堆芯活性区,其特征是,所述堆芯活性区设有中心孔道区、多个燃料组件以及多个控制棒组件,中心孔道区由冷却剂填充形成中心孔道组件;所述燃料组件、控制棒组件和中心孔道组件的截面均为正方形;多个所述燃料组件紧凑布置,多个控制棒组件布置在活性区外围,且中心孔道组件位于堆芯活性区的中心。本发明的堆芯在热功率不超过200MW,换料周期不低于100个满功率天,堆芯平均功率密度不超过1200MW/m3的情况下,堆芯最大中子通量超过1×1016n/cm2/s,具备很高的先进性和竞争力。
-
公开(公告)号:CN114048664A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2111328869.5
申请日:2021-11-10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30/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重非均匀系统反应性等效物理转换计算方法和模块,方法包括:通过将弥散颗粒材料反应性等效转换为圆环的方法将双重非均匀系统转换为单重非均匀系统;采用中子学计算软件计算转换后的所述单重非均匀系统反应性随燃耗变化情况。本发明通过反应性等效,将双重非均匀系统转化为单重非均匀系统,进而复杂的双重非均匀问题可以被经过充分验证的传统种子学计算软件计算,以实现含弥散燃料或弥散可燃毒物等双重非均匀性材料的堆芯核设计计算分析。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