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253926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898446.5
申请日:2022-07-28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为解决现有技术需要增加额外的加热设备对混合气体加热导致的成本增加和设备复杂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氢氧复合器,包括:反应容器,反应容器内设有内筒体;内筒体,设于所述反应容器内,内筒体内设有催化装置,内筒体与反应容器的侧壁之间具有间隙;以及换热器,设于所述反应容器内,换热器的一个通道用于与混合气体进口以及通过所述间隙与催化装置的气体进口连通,换热器的另一个通道用于与催化装置的反应后气体出口连通,以实现反应后气体和混合气体换热。本发明实施例充分利用了反应产生的热量预热从氢氧复合器入口进入的反应前混合气体,从而,简化了氢氧复合器,节约了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3883946A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11263091.4
申请日:2021-10-28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交换流体通道及热交换器,在流体通道的横截面内,包括多个单元流道,所有单元流道均为紧密排布的的多边形,且每个单元流道周围分布的单元流道的个数与该单元流道的边数相等,任意相邻两个单元流道的相邻边相向对应,相邻单元流道的对应边与边之间的热导体作为流体间隔壁。本发明通过优化设有热交换流体通道的排布结构,利于显著提高换热效率。该换热流体通道是由多个单元流道构成,进一步优化设计该换热流体通道横向截面内单元流道的结构、以及所有单元流道的排布结构,以提高换热器整体的热交换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100254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425703.5
申请日:2021-11-26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袁宏 , 陈军亮 , 何戈宁 , 吴杨 , 李磊 , 李毅 , 张富源 , 张渝 , 吴舸 , 汤臣杭 , 王海松 , 李焕鸣 , 谈国伟 , 李冬慧 , 成翔 , 刘威 , 田雅婧 , 鲁佳 , 余纪成 , 邓丰 , 苏桐 , 许国文
Abstract: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疏水沟的板厚占据蒸汽流动空间导致波形板蒸汽流速和分离效率降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一体化波形板及干燥器;波形板包括:波形板本体,设有与波形板本体一体成型的疏水沟;以及疏水沟,包括:弯沟,用于与波形板本体一体连接,弯沟的开口朝向波形板本体;干燥器包括所述一体化波形板。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体化波形板将疏水沟与波形板本体一体化成型,避免了疏水沟的厚度占据蒸汽流动空间,从而提高了波形板的蒸汽流速和分离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996123A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111424460.3
申请日:2021-11-26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袁宏 , 陈军亮 , 何戈宁 , 吴杨 , 蒋鸿 , 李磊 , 李毅 , 张富源 , 张渝 , 吴舸 , 汤臣杭 , 王海松 , 李焕鸣 , 谈国伟 , 李冬慧 , 成翔 , 刘威 , 田雅婧 , 鲁佳 , 余纪成 , 邓丰 , 苏桐 , 许国文
IPC: B01D45/16
Abstract: 为解决现有的汽水分离器的汽水分离阻力大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分离叶片及汽水分离器,包括:第一螺旋叶片;所述第一螺旋叶片包括:第一叶片部,呈细长弧面结构,第一叶片部的一侧朝向汽水混合物入口;第二叶片部,呈螺旋弧面结构,第二叶片部的一侧与第一叶片部的另一侧连接;以及第三叶片部,呈圆柱弧面结构,第三叶片的一侧与第二叶片部的另一侧连接。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叶片部设置为螺旋弧面结构使汽水混合物在螺旋弧面上旋转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产生分离;将叶片部设置为圆柱弧面结构减少了蒸汽对水膜的再携带作用,从而,通过分离叶片解决了现有的汽水分离器的汽水分离阻力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13257682U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2021906264.0
申请日:2020-09-03
Applicant: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热管激光焊接设备,其包括滑动安装在焊接基座上的激光焊接头和设置在激光焊接头一侧的气体吹管,还包括滑动安装在焊接基座顶面上的定位组件、分别设置在焊接基座顶面两端的固定支撑组件和移动支撑组件,定位组件位于固定支撑组件和移动支撑组件之间,移动支撑组件包括移动底座,移动底座通过带着其向X、Y和Z方向移动的方位调节机构安装在焊接基座上,定位组件包括滑动安装在焊接基座上的定位基座、设置在定位基座顶面上的若干个工件支撑块和工件定位块,工件中心线的两侧均设置有工件定位块。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人工焊接热管,存在焊接效率低和焊接质量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13163570U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2021905822.1
申请日:2020-09-03
Applicant: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B23K9/167 , B23K9/32 , B23K9/133 , B23K37/053 , B08B15/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304不锈钢圆管TIG焊接设备,其包括焊接接头和送丝装置,焊接接头为具有一端开口的中空筒状,焊接接头内设有钨棒,钨棒的一端延伸出焊接头;焊接接头侧壁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送气管,送气管自由端连接有送气设备;焊接接头开口处设有烟尘净化装置;送丝设备包括焊丝卷盘、送丝机构和焊丝保护套管;焊丝卷盘上的焊丝通过送丝机构进入焊丝保护套管内,焊丝保护套出口端的焊丝位于钨棒与待焊接304不锈钢圆管之间;焊丝保护套管上设有加热装置。尘净化装置可以吸收焊接过程中出现的烟尘,减少焊接烟尘对焊接人员造成危害;加热装置的设置,可以提前对焊丝进行预热,减少焊丝在熔池内的熔化时间,提升TIG焊接设备的焊接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213335715U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2021920820.X
申请日:2020-09-04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IPC: F28D15/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热管吸液芯,固定设于热管内,用于对热管内的工质流体引流,包括多孔立体结构的吸液层,吸液层内部均匀设有多个通腔;吸液层内壁面上设有内圈丝网层;吸液层外壁上套设有辅助固定管,辅助固定管外壁上设有多个沉头螺栓,多个沉头螺栓均穿过辅助固定管管壁和吸液层与内圈丝网层螺纹连接;辅助固定管内壁上均匀设有多个沿其长度方向和圆周径向的沟槽。本方案中辅助固定管上的多个沟槽和吸液层内部多个通腔的设置,提高了吸液层的渗透率,加快了液态工质流体回流至蒸发端的速度,极大的提高了热管的热循环速度。辅助固定管和内圈丝网层的设置,牢靠固定吸液层,吸液层保持形态稳定,不易脱落,提高热管导热的稳定性。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