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005552B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111265172.8
申请日:2021-10-28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32 , G21C17/112 , G21C5/02 , G21C5/06 , G21C15/25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易于测量堆芯温度的热管反应堆集成固态堆芯结构,包括堆芯基体,堆芯基体上开设了若干用于安装燃料组件的燃料安装孔和若干用于安装热管的热管安装孔,热管安装孔与燃料安装孔交错布置,堆芯基体上还开设有一个或多个用于放置测温装置的测温孔,测温孔位于热管安装孔与燃料安装孔之间。安装在测温通孔的测温装置提供了分布式的堆芯温度,温度测量更加准确、可靠,为反应性控制提供了在线温度数据,可以有效避免局部温度过高进而导致基体或热管失效。
-
公开(公告)号:CN115132378A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210799511.9
申请日:2022-07-08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路怀玉 , 唐昌兵 , 李垣明 , 黄永忠 , 余红星 , 柴晓明 , 李文杰 , 张瑞谦 , 潘小强 , 邱玺 , 李权 , 张坤 , 高士鑫 , 辛勇 , 青涛 , 郭子萱 , 殷明阳 , 王严培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ODS不锈钢基的弥散微封装棒状燃料元件及反应堆,包括基体和多重包覆结构燃料颗粒,所述基体内部设置有多个用于容纳所述多重包覆结构燃料颗粒的燃料空腔,所述多重包覆结构燃料颗粒设置在所述燃料空腔内;所述多重包覆结构燃料颗粒包括:燃料核心及包覆在所述燃料核心外侧的无燃料层;本发明通过将多个多重报复结构燃料颗粒设置在基体内的燃料空腔内,从而省去了燃料元件无包壳,避免了芯块‑包壳力学相互作用,结构简单,能够节省堆芯空间,减少传热间隙,有效降低燃料运行温度,包容裂变产物能力强,宏观辐照肿胀量低、抗高温失效能力强,安全性高,适用于高温反应堆对堆芯小型化、高温高固有安全性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4005552A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111265172.8
申请日:2021-10-28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32 , G21C17/112 , G21C5/02 , G21C5/06 , G21C15/25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易于测量堆芯温度的热管反应堆集成固态堆芯结构,包括堆芯基体,堆芯基体上开设了若干用于安装燃料组件的燃料安装孔和若干用于安装热管的热管安装孔,热管安装孔与燃料安装孔交错布置,堆芯基体上还开设有一个或多个用于放置测温装置的测温孔,测温孔位于热管安装孔与燃料安装孔之间。安装在测温通孔的测温装置提供了分布式的堆芯温度,温度测量更加准确、可靠,为反应性控制提供了在线温度数据,可以有效避免局部温度过高进而导致基体或热管失效。
-
公开(公告)号:CN115132380A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210800394.3
申请日:2022-07-08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弥散微封装棒状燃料元件及燃烧其的热管反应堆,包括包壳、燃料棒和下压组件,所述包壳的上端设置有用于封堵所述包壳的上端塞体,所述包壳的下端设置有用于封堵所述包壳的下端塞体;燃料棒设置在所述包壳内,下压组件设置在所述燃料棒的上端与所述上端塞体之间,且对所述燃料棒施加向下的作用力约束轴向位移;所述燃料棒包括多个燃料芯块,所述燃料芯块包括基体和多重包覆结构燃料颗粒;本发明将多重包覆结构燃料颗粒弥散在基体中制成燃料芯块,装在包壳中组成的棒状燃料元件,具有包容裂变产物能力强,宏观辐照肿胀量低、抗高温失效能力强,安全性高,适用于热管反应堆等对高温固有安全性和可靠性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5132379A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210800403.9
申请日:2022-07-08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难熔金属基的弥散微封装棒状燃料元件及反应堆,包括基体和多重包覆结构燃料颗粒,所述基体内部设置有多个用于容纳所述多重包覆结构燃料颗粒的燃料空腔,所述多重包覆结构燃料颗粒设置在所述燃料空腔内;所述多重包覆结构燃料颗粒包括燃料核心及包覆在所述燃料核心外侧的无燃料层;本发明通过将多个多重报复结构燃料颗粒设置在基体内的燃料空腔内,从而省去了燃料元件无包壳,避免了芯块‑包壳力学相互作用,结构简单,能够节省堆芯空间,减少传热间隙,有效降低燃料运行温度,包容裂变产物能力强,宏观辐照肿胀量低、抗高温失效能力强,安全性高,适用于高温反应堆对堆芯小型化、高温高固有安全性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5050489A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210734693.1
申请日:2022-06-27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核燃料组件具有引导冷却剂协调流动的定位格架,包括由多个条带交叉形成的多个栅元,所述栅元的壁面上设置有上刚凸和下刚凸,所述条带的顶部设置有搅混翼,所述上刚凸的出口段倾斜设置,且倾斜方向与搅混翼相配合,将冷却剂引导至搅混翼。本发明通过将上刚凸设置为倾斜刚凸,且倾斜方向与搅混翼相配合,能够将冷却剂引导至搅混翼,实现上刚凸和搅混翼二者在结构上相匹配器和功能相融合,冷却剂沿格架栅元轴向流动,流经上刚凸时,上刚凸设置特殊结构引导冷却剂流向其下游的搅混翼,提高搅混翼的搅混作用,使定位格架具有引导流体协调流动作用;同时可保证上刚凸与燃料棒的有效接触长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613351B
公开(公告)日:2022-05-20
申请号:CN202010499968.9
申请日:2020-06-04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3/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应力疲劳的压水堆燃料组件单金属定位栅格,包括用于围成定位栅格的条带,所述条带上设置有弹簧,还包括设置在条带上的多条应力释放槽,应力释放槽绕弹簧设置:弹簧位于多条应力释放槽所围成的区域内,且应力释放槽均为贯通条带内、外侧的条形槽。本定位栅格的结构设计,可有效将弹簧上的应力释放到条带上,从而降低弹簧疲劳断裂失效的可能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081390B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1911407691.6
申请日:2019-12-31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李权 , 柴晓明 , 王金雨 , 张卓华 , 黄永忠 , 李文杰 , 李垣明 , 张宏亮 , 何晓强 , 曾畅 , 彭诗念 , 苏东川 , 李松蔚 , 段振刚 , 余红星 , 杨洪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反应堆燃料元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增强慢化能力的双包壳燃料元件,包括:上端塞、气腔弹簧A、内包壳、气腔弹簧B、外包壳、若干个芯块A、若干个芯块B和下端塞;内包壳内部下端堆叠若干个芯块A,芯块A上部设置内包壳裂变气体气腔;内包壳裂变气体气腔一端通过气腔弹簧A与芯块A阻隔,内包壳裂变气体气腔的另一端也设置有气腔弹簧A;内包壳的外壁套有外包壳;内包壳外壁与外包壳内壁之间由下至上堆叠放置若干个芯块B;芯块B上部设置气腔弹簧B;上端塞与内包壳和外包壳的顶部定位连接;下端塞与内包壳和外包壳的底部焊接连接;芯块A和芯块B的材料按裂变材料‑慢化材料或慢化材料‑裂变材料形式组合。
-
公开(公告)号:CN111276265A
公开(公告)日:2020-06-12
申请号:CN201911414581.2
申请日:2019-12-31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反应堆燃料元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铀-氢化钇燃料的棒型燃料元件,包括:包括:上端塞、包壳管、包壳管内涂层、气腔弹簧、垫块、若干块燃料芯块、燃料芯块涂层和下端塞;所述包壳管顶部与上端塞定位固定连接;所述包壳管下端内部由下至上依次堆叠若干块燃料芯块,并形成芯块摞,所述芯块摞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垫块,所述芯块摞上端的垫块上部设置包壳裂变气体气腔;所述包壳裂变气体气腔的上下两端设置有气腔弹簧;所述包壳裂变气体气腔下端的气腔弹簧与芯块摞上端的垫块接触;所述包壳裂变气体气腔上端的气腔弹簧与上端塞接触;所述包壳管底部与下端塞焊接连接;所述燃料芯块材料为铀-氢化钇U-YHx。
-
公开(公告)号:CN115101222A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10726035.8
申请日:2022-06-24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李垣明 , 黄永忠 , 李权 , 唐昌兵 , 邱玺 , 余红星 , 柴晓明 , 李文杰 , 路怀玉 , 高士鑫 , 辛勇 , 赵波 , 何晓强 , 张宏亮 , 曾畅 , 刘振海 , 马超 , 齐飞鹏 , 王严培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石墨基弥散微封装燃料的堆芯结构,包括约束容器、包壳和燃料元件,所述燃料元件采用一个或多个拼接的弥散微封装燃料,所述弥散微封装燃料包括基体,所述基体采用石墨基,基体内弥散燃料颗粒,基体上还开设有多个冷却剂孔;所述包壳的轴向两端分别与约束容器的底部和顶部连接,包壳和约束容器连接作为堆芯结构的骨架;包壳内部用于插入热管或流通冷却剂;一个或多个拼接的弥散微封装燃料容纳在约束容器内,且包壳贯穿一个或几个拼接弥散微封装燃料的冷却剂孔。本发明利于简化堆芯结构,降低装配难度,降低燃料运行温度、提高燃料结构稳定性,且能够同时满足多种反应堆需求的多用途核燃料。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