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313176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037150.9
申请日:2023-01-10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安全壳导热集汽装置和热量导出系统,其包括集汽管,集汽管包括出汽口,集汽管侧壁开设至少一个排汽口,还包括至少一个套筒,套筒套设于集汽管外部,套筒在自身作用力下跟随冷却介质液位变化,自行沿集汽管的轴向移动,使与套筒对应的排汽口开启或闭合,当冷却介质液位高于预定值时,套筒完全覆盖排汽口,进入集汽管的蒸汽‑水混合物由出汽口排出,当冷却介质液位低于预定值且下降过程时,套筒沿集汽管的轴向向下移动,使至少一个排汽口开启,进入集汽管的至少部分蒸汽‑水混合物由排汽口排出。本发明提出的集汽装置有效消除冷却介质水锤现象,同时避免了由于液位降低导致排热能力下降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313175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035643.9
申请日:2023-01-10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安全壳热量导出系统,包括设置在安全壳内部的换热器,冷却液箱以及设置在冷却液箱中的集汽装置,换热器与冷却液箱中的介质连通,换热器中的介质吸收安全壳的热量,通过集汽装置排入冷却液箱,冷却液箱中的介质返回至换热器。集汽装置包括对应不同冷却液箱液位高度的排汽阀组件,排汽阀组件设置为当液位高度降低时,排汽阀组件在自身受力作用下自动开启,至少部分进入集汽装置中的介质通过排汽阀组件进入冷却液箱。本申请提出的安全壳热量导出系统避免了由于液位降低导致排热能力下降的问题,提高了系统驱动力和换热能力;并且能够消除汽锤振动、两相流动激振和流动停滞等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7012413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10615331.5
申请日:2023-05-29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安全壳大空间冷热源联合布置消氢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位于安全壳内蒸汽发生器外侧的蒸汽发生器隔间以及稳压器外侧的稳压器隔间,所述蒸汽发生器隔间以及稳压器隔间的上侧设置有出气口,下侧设置有进气口,所述蒸汽发生器隔间以及稳压器隔间上侧的出气口内设置有氢气复合器,所述蒸汽发生器隔间上侧的安全壳的安全壳壁面上设置有换热器,所述蒸汽发生器隔间与所述安全壳壁面之间形成气体流道,所述蒸汽发生器隔间下侧的进气口内设置有冷源,所述蒸汽发生器隔间与所述稳压器隔间之间形成有稳压器隔间进气口。所述系统能够提高安全壳的气体循环能力,促进氢气的稀释消散,防止氢气燃爆危害安全壳完整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164482A
公开(公告)日:2021-01-01
申请号:CN202011026079.7
申请日:2020-09-25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IPC: G21D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安全壳热工水力综合试验装置,包括安全壳模拟体、气体供应系统、非能动导热系统、以及数据系统,气体供应系统具有多个排放口,各排放口分设于安全壳模拟体内的不同位置,用于释放不同参数的气体以模拟不同事故工况下安全壳内的气体喷放;数据系统包括数据采集单元、数据接收单元,数据采集单元为多个,各数据采集单元分布在安全壳模拟体内的不同位置,用于采集安全壳模拟体内不同位置的热工力学参数;数据接收单元与数据采集单元电连接,用于接收各数据采集单元传递的热工力学参数。本发明可实现对安全壳内热分层、多气体组分及分布等复杂热工水力现象及其与安全系统耦合行为的模拟试验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19827697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174273.6
申请日:2025-02-17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1N3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验证氢气燃烧催化剂性能的试验系统,包括气体供应子系统、混合催化子系统和处理分析子系统,气体供应子系统包括氢气气源、氮气气源、空气气源、水蒸汽气源和连接管路,各个气源分别与对应的连接管路连通,至少部分连接管路可实现测量管路内气体的质量和浓度、控制气体流量、加热管路内气体的功能;混合催化子系统包括混合容器和催化装置,各个连接管路通入混合容器中,各路气体在混合容器中混合后通入催化装置中,在催化装置中的催化剂作用下进行氢气催化氧化反应,催化装置的出口与处理分析子系统连通;处理分析子系统对反应后的气体中的氢气和氧气的浓度进行检测,从而可结合气体供应子系统测得的气体浓度分析催化剂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403493A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433496.5
申请日:2024-04-11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备阻火功能的事故自启动氢气消除装置,涉及核电站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氢气复合器未工作时其内部氢气催化剂会被有害气体污染的问题。本发明包括氢气复合器壳体、若干阻火网、催化装置,若干阻火网分为两组,并分别平行设置于氢气复合器壳体入口和出口,两组阻火网中间设置有催化装置;阻火网包括滤网和聚乙烯醇膜,聚乙烯醇膜设置于滤网上对氢气复合器壳体内部进行密封;催化装置和滤网上负载有氢气催化剂。本发明通过在阻火网上设置聚乙烯醇膜来对氢气复合器的出入口进行封闭,保证氢气催化剂不受污染,而当发生事故时聚乙烯醇膜迅速溶解使氢气复合器启动氢气消除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524517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374623.0
申请日:2023-10-23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核电厂氢气风险的多隔间连通装置,涉及核电站安全系统配置技术领域。所述装置包括:位于核电厂安全壳中下部的卸压箱,所述卸压箱的外侧设置有卸压箱隔间,所述泄压箱隔间的上侧形成有稳压器隔间,所述稳压器隔间内设置有稳压器,通过在相应的隔间上设置不同的隔板,并在相应隔间的隔板上布置不同的连通口,使其形成事故后氢气扩散至安全壳大空间的主要通道,并针对性的布置PCS内置换热器以及若干个氢气复合器,使氢气在卸压箱隔间与环廊之间形成循环流动。所述装置能够避免氢气在卸压箱隔间聚集,防止局部氢气爆炸导致安全壳失效,提高核电厂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164482B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011026079.7
申请日:2020-09-25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IPC: G21D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安全壳热工水力综合试验装置,包括安全壳模拟体、气体供应系统、非能动导热系统、以及数据系统,气体供应系统具有多个排放口,各排放口分设于安全壳模拟体内的不同位置,用于释放不同参数的气体以模拟不同事故工况下安全壳内的气体喷放;数据系统包括数据采集单元、数据接收单元,数据采集单元为多个,各数据采集单元分布在安全壳模拟体内的不同位置,用于采集安全壳模拟体内不同位置的热工力学参数;数据接收单元与数据采集单元电连接,用于接收各数据采集单元传递的热工力学参数。本发明可实现对安全壳内热分层、多气体组分及分布等复杂热工水力现象及其与安全系统耦合行为的模拟试验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16759116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615395.5
申请日:2023-05-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多驱动源的安全壳气体循环消氢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位于安全壳内的反应堆压力容器,所述反应堆压力容器的外侧设置有压力容器隔间,所述压力容器隔间的左侧设置有蒸汽发生器,所述蒸汽发生器的外侧设置有蒸汽发生器隔间,所述压力容器隔间的右侧设置有稳压器,所述稳压器的外侧设置有稳压器隔间,所述蒸汽发生器隔间以及稳压器隔间上分别设置有一个安注箱,反应堆压力容器通过两根注水管线分别与所述安注箱连接,蒸汽发生器隔间上侧的安全壳上以及所述稳压器隔间上侧的安全壳上分别设置有一个换热器,换热器之间设置有一个周向喷淋装置。所述装置能够防止氢气浓度过大产生燃爆现象,确保事故条件下安全壳完整性。
-
公开(公告)号:CN206363767U
公开(公告)日:2017-07-28
申请号:CN201621306450.4
申请日:2016-12-01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IPC: G21C15/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核电站用新型汽水分离器,包括顶盖和上下贯通的筒体,所述顶盖设置在所述筒体上方,所述顶盖与所述筒体之间留有分离通道,输送两相流体的管路设置在所述筒体内部,所述管路上端开口朝向顶盖。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在筒体上方设置折流顶盖,迫使管路出口的汽液两相流动突然改变方向,利用惯性原理实现汽水分离,分离效果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