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313176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037150.9
申请日:2023-01-10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安全壳导热集汽装置和热量导出系统,其包括集汽管,集汽管包括出汽口,集汽管侧壁开设至少一个排汽口,还包括至少一个套筒,套筒套设于集汽管外部,套筒在自身作用力下跟随冷却介质液位变化,自行沿集汽管的轴向移动,使与套筒对应的排汽口开启或闭合,当冷却介质液位高于预定值时,套筒完全覆盖排汽口,进入集汽管的蒸汽‑水混合物由出汽口排出,当冷却介质液位低于预定值且下降过程时,套筒沿集汽管的轴向向下移动,使至少一个排汽口开启,进入集汽管的至少部分蒸汽‑水混合物由排汽口排出。本发明提出的集汽装置有效消除冷却介质水锤现象,同时避免了由于液位降低导致排热能力下降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313175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035643.9
申请日:2023-01-10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安全壳热量导出系统,包括设置在安全壳内部的换热器,冷却液箱以及设置在冷却液箱中的集汽装置,换热器与冷却液箱中的介质连通,换热器中的介质吸收安全壳的热量,通过集汽装置排入冷却液箱,冷却液箱中的介质返回至换热器。集汽装置包括对应不同冷却液箱液位高度的排汽阀组件,排汽阀组件设置为当液位高度降低时,排汽阀组件在自身受力作用下自动开启,至少部分进入集汽装置中的介质通过排汽阀组件进入冷却液箱。本申请提出的安全壳热量导出系统避免了由于液位降低导致排热能力下降的问题,提高了系统驱动力和换热能力;并且能够消除汽锤振动、两相流动激振和流动停滞等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7012413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10615331.5
申请日:2023-05-29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安全壳大空间冷热源联合布置消氢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位于安全壳内蒸汽发生器外侧的蒸汽发生器隔间以及稳压器外侧的稳压器隔间,所述蒸汽发生器隔间以及稳压器隔间的上侧设置有出气口,下侧设置有进气口,所述蒸汽发生器隔间以及稳压器隔间上侧的出气口内设置有氢气复合器,所述蒸汽发生器隔间上侧的安全壳的安全壳壁面上设置有换热器,所述蒸汽发生器隔间与所述安全壳壁面之间形成气体流道,所述蒸汽发生器隔间下侧的进气口内设置有冷源,所述蒸汽发生器隔间与所述稳压器隔间之间形成有稳压器隔间进气口。所述系统能够提高安全壳的气体循环能力,促进氢气的稀释消散,防止氢气燃爆危害安全壳完整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827697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174273.6
申请日:2025-02-17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1N3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验证氢气燃烧催化剂性能的试验系统,包括气体供应子系统、混合催化子系统和处理分析子系统,气体供应子系统包括氢气气源、氮气气源、空气气源、水蒸汽气源和连接管路,各个气源分别与对应的连接管路连通,至少部分连接管路可实现测量管路内气体的质量和浓度、控制气体流量、加热管路内气体的功能;混合催化子系统包括混合容器和催化装置,各个连接管路通入混合容器中,各路气体在混合容器中混合后通入催化装置中,在催化装置中的催化剂作用下进行氢气催化氧化反应,催化装置的出口与处理分析子系统连通;处理分析子系统对反应后的气体中的氢气和氧气的浓度进行检测,从而可结合气体供应子系统测得的气体浓度分析催化剂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403493A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433496.5
申请日:2024-04-11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备阻火功能的事故自启动氢气消除装置,涉及核电站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氢气复合器未工作时其内部氢气催化剂会被有害气体污染的问题。本发明包括氢气复合器壳体、若干阻火网、催化装置,若干阻火网分为两组,并分别平行设置于氢气复合器壳体入口和出口,两组阻火网中间设置有催化装置;阻火网包括滤网和聚乙烯醇膜,聚乙烯醇膜设置于滤网上对氢气复合器壳体内部进行密封;催化装置和滤网上负载有氢气催化剂。本发明通过在阻火网上设置聚乙烯醇膜来对氢气复合器的出入口进行封闭,保证氢气催化剂不受污染,而当发生事故时聚乙烯醇膜迅速溶解使氢气复合器启动氢气消除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524517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374623.0
申请日:2023-10-23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核电厂氢气风险的多隔间连通装置,涉及核电站安全系统配置技术领域。所述装置包括:位于核电厂安全壳中下部的卸压箱,所述卸压箱的外侧设置有卸压箱隔间,所述泄压箱隔间的上侧形成有稳压器隔间,所述稳压器隔间内设置有稳压器,通过在相应的隔间上设置不同的隔板,并在相应隔间的隔板上布置不同的连通口,使其形成事故后氢气扩散至安全壳大空间的主要通道,并针对性的布置PCS内置换热器以及若干个氢气复合器,使氢气在卸压箱隔间与环廊之间形成循环流动。所述装置能够避免氢气在卸压箱隔间聚集,防止局部氢气爆炸导致安全壳失效,提高核电厂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759116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615395.5
申请日:2023-05-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多驱动源的安全壳气体循环消氢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位于安全壳内的反应堆压力容器,所述反应堆压力容器的外侧设置有压力容器隔间,所述压力容器隔间的左侧设置有蒸汽发生器,所述蒸汽发生器的外侧设置有蒸汽发生器隔间,所述压力容器隔间的右侧设置有稳压器,所述稳压器的外侧设置有稳压器隔间,所述蒸汽发生器隔间以及稳压器隔间上分别设置有一个安注箱,反应堆压力容器通过两根注水管线分别与所述安注箱连接,蒸汽发生器隔间上侧的安全壳上以及所述稳压器隔间上侧的安全壳上分别设置有一个换热器,换热器之间设置有一个周向喷淋装置。所述装置能够防止氢气浓度过大产生燃爆现象,确保事故条件下安全壳完整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296830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408321.5
申请日:2024-10-10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催化元件、氢气复合器以及氢气复合器的工作方法,属于核能工业部门的氢气安全技术领域。该催化元件呈水滴形,催化元件的三维流线型实体结构能由二维流线以中轴线为轴旋转360°得到,催化元件的底部的面积大于顶部的面积。该催化元件的结构设计能够有效提高消氢性能并减小流动阻力,进而提高氢气复合器的综合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624354B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110767859.5
申请日:2021-07-07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电偶贯穿套管防飞出、自压紧、可调节插入深度装置,包括带凹槽的热电偶贯穿套管,固定螺母,单螺纹卡套、连接底座以及两个可拆卸的半圆环形垫片;带凹槽的热电偶贯穿套管通过穿过固定螺母,再穿过焊接在容器壁面的连接底座,最后穿过与连接底座以“从内往外”方式连接固定的单螺纹卡套,穿过的一端与两个足够厚的可拆卸的半圆环形垫片凹凸处紧密配合,另一端的凹槽缠上足量的生料带,生料带遇水膨胀,并通过固定螺母的挤压增加密封性和承压性,构成多重固定,最后再将螺纹螺母等拧紧。本发明结构简单,密封性好,承压性好,成本低,易安装,易维护,占用空间小且可多次循环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262945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288483.3
申请日:2024-03-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具备碘甲烷和氢气消除功能的装置,属于核电站技术领域。解决了如何使非能动氢复合器具备碘甲烷和氢气消除功能的问题。它包括氢气催化材料和碘甲烷吸附材料,氢气催化材料,氢气催化材料用于催化氢气与氧气的复合反应,碘甲烷吸附材料用于吸附甲基碘的吸附反应。氢气催化材料与碘甲烷吸附材料在流动方向按照一定分配方式装载,在流动方向上形成变化的氢气催化反应以及甲基碘吸附反应面积,在流动方向上形成变化的碘甲烷吸附材料与氢气催化材料比例,用于优化流动方向上的反应速率和吸附速率。它主要用于碘甲烷和氢气的消除。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