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12439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340194.X
申请日:2024-09-24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 太原理工大学 ,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剪力墙抗剪承载力预测模型的建立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对剪力墙试件进行推覆试验,记录实际的推覆试验现象并获取相应荷载下剪力墙试件的位移,绘制第一抗侧力‑位移曲线;基于实际的推覆试验现象和/或第一抗侧力‑位移曲线,确定剪力墙的实际典型特征荷载,实际典型特征荷载包括实际开裂荷载、实际屈服荷载和实际极限荷载;建立剪力墙试件对应的有限元模型;利用预设的剪力墙参数对有限元模型进行扩展,生成扩展后的有限元模型;利用扩展后的有限元模型对剪力墙试件进行仿真分析,基于仿真分析结果和实际典型特征荷载分别建立对应的开裂荷载预测模型、屈服荷载预测模型以及极限荷载预测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9272570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337069.3
申请日:2024-09-24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 太原理工大学 ,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30/13 , G06T17/10 , G06T17/20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剪力墙抗震层间位移角预测模型的建立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剪力墙试件进行推覆试验,记录实际的推覆试验现象并获取相应荷载下剪力墙试件的实际试件高度和实际顶端位移;根据实际试件高度和实际顶端位移,确定对应的实际剪力墙层间位移角并绘制第一抗侧力‑层间位移角曲线;基于推覆试验现象和/或第一抗侧力‑层间位移角曲线,确定剪力墙典型特征荷载对应的实际层间位移角;建立剪力墙试件对应的有限元模型;利用预设的剪力墙参数对有限元模型进行扩展,生成扩展后的有限元模型;利用扩展后的有限元模型对剪力墙试件进行仿真分析,基于仿真分析结果和实际层间位移角建立对应的层间位移角预测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3731411B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111120789.0
申请日:2021-09-24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IPC: B01J23/68 , B01J27/051 , B01J27/24 , B01J35/00 , C02F1/30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u2MoS2O4/Ag2V4O11/g‑C3N4三元复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催化剂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组成:Cu2MoS2O4:1~10份,Ag2V4O11/g‑C3N4:10份。制备方法为:(1)Cu2MoS2O4的制备;(2)Ag2V4O11/g‑C3N4二元复合材料的制备;(3)Cu2MoS2O4/Ag2V4O11/g‑C3N4三元复合催化材料的制备。本发明通过湿式浸渍法合成了Cu2MoS2O4/Ag2V4O11/g‑C3N4三元光催化剂,操作便捷,成本低廉,对有机废水有良好的效果,在实际生产和商业应用上有良好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731410B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111120505.8
申请日:2021-09-24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IPC: B01J23/68 , B01J27/24 , B01J35/39 , C02F1/30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Ag2V4O11/g‑C3N4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加热的磁力搅拌下,将AgNO3水溶液加入NH4VO3水溶液中,生成黄色絮状物;用HNO3调节溶液pH至2.2~2.6;继续在加热条件下搅拌;加入一定量的g‑C3N4,超声处理并搅拌后,进行水热反应得到产物;将产物用水和无水乙醇洗涤数次,干燥获得Ag2V4O11/g‑C3N4复合光催化剂。本发明通过简单的制备方法得到Ag2V4O11/g‑C3N4复合光催化剂,环境友好、催化效率高,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731410A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11120505.8
申请日:2021-09-24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IPC: B01J23/68 , B01J27/24 , B01J35/00 , C02F1/30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Ag2V4O11/g‑C3N4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加热的磁力搅拌下,将AgNO3水溶液加入NH4VO3水溶液中,生成黄色絮状物;用HNO3调节溶液pH至2.2~2.6;继续在加热条件下搅拌;加入一定量的g‑C3N4,超声处理并搅拌后,进行水热反应得到产物;将产物用水和无水乙醇洗涤数次,干燥获得Ag2V4O11/g‑C3N4复合光催化剂。本发明通过简单的制备方法得到Ag2V4O11/g‑C3N4复合光催化剂,环境友好、催化效率高,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731446A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11120504.3
申请日:2021-09-24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IPC: B01J27/04 , B01J27/24 , B01J35/00 , C02F1/30 , C02F101/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去除废水中四环素的Zn3In2S6/g‑C3N4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首先锌源、氯化铟(InCl3•4H2O)和柠檬酸钠(C6H5Na3O7•2H2O)按3:2:3的化学计量比加入到水和乙二醇的溶液中,然后超声分散,获得分散均匀的溶液;然后将g‑C3N4加入上述溶液中,在室温下搅拌;此外,按照化学计量比在上述溶液中加入硫源,并继续在室温下搅拌;最后将得到分散液倒入高压釜中反应;将得到的产物分别用蒸馏水和无水乙醇洗涤,将所得沉淀物分散在含无水乙醇的培养皿中并烘干,得到Zn3In2S6/g‑C3N4粉末。本发明原料廉价易得、操作简便;在环境治理方面表现出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731411A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11120789.0
申请日:2021-09-24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IPC: B01J23/68 , B01J27/051 , B01J27/24 , B01J35/00 , C02F1/30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u2MoS2O4/Ag2V4O11/g‑C3N4三元复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催化剂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组成:Cu2MoS2O4:1~10份,Ag2V4O11/g‑C3N4:10份。制备方法为:(1)Cu2MoS2O4的制备;(2)Ag2V4O11/g‑C3N4二元复合材料的制备;(3)Cu2MoS2O4/Ag2V4O11/g‑C3N4三元复合催化材料的制备。本发明通过湿式浸渍法合成了Cu2MoS2O4/Ag2V4O11/g‑C3N4三元光催化剂,操作便捷,成本低廉,对有机废水有良好的效果,在实际生产和商业应用上有良好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987640A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11253996.3
申请日:2021-10-27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3 , G06F40/15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核电厂隔震系统模型的建模方法,包括:获取核电厂隔震系统的有限元模型的节点信息、单元信息、材料信息、实常数信息的第一格式数据文件,根据模型转换规则将节点信息、单元信息、材料信息、实常数信息的第一格式数据文件分别转换为SAP2000可识别的第二格式数据文件,在SAP2000中导入第二格式数据文件,以生成核电厂隔震系统模型。相应的,还提供一种建模装置、核电厂隔震系统模型的分析方法及分析系统。该核电厂隔震系统模型的建模方法可实现核电厂隔震系统的快速建模及隔震分析过程,以解决传统隔震分析技术中建模工作带来的工作负担,提高隔震系统模型的建模效率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533085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396947.2
申请日:2024-04-02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B11/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应力应变监测技术领域,公开了包括一种应力应变传感器及安全壳,应力应变传感器包括传感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光栅测点,传感组件适于与待测结构连接;扩大端,套设于传感组件的外部,扩大端开设有安装孔,传感组件贯穿安装孔设置,扩大端设置有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扩大端分别设置于光栅测点的两侧,扩大端适于增加传感组件与待测结构中的混凝土的接触面积。本发明通过在传感组件的外部设置扩大端,扩大端增加传感组件与待测结构中的混凝土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了传感组件与混凝土间的握裹力,提高传感组件与混凝土之间的应力应变传递效果,确保光栅测点位置在待测结构中锚固,在混凝土硬化后,保证传感组件能够协同变形。
-
公开(公告)号:CN114396082A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111462450.9
申请日:2021-12-02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地下爆炸手段测试核电厂桩基础动力特性的方法,属于核电厂土建结构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地勘数据,建立精细成层土模型和简化成层土模型;S2、以实际工程地震作为输入,计算所述精细成层土模型中各土层的最大速度;S3、计算所述简化土层模型中各土层的振动速度;S4、确定炸药用量、布置和起爆顺序;S5、确定试验桩的布置;S6、确定试验桩形式、上部配重和内置传感器类型和位置;S7、现场施工,钻孔埋设炸药,制作试验桩;S8、起爆炸药,测量试验桩反应,获取试验桩的动力特性。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够模拟地震波由下到上的传播模式和由土传至桩身的过程,从而获得核电厂桩基础在较为符合实际地震情形下的动力特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