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125955B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1911334665.5
申请日:2019-12-23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30/13 , G06F119/14 , G06Q10/06 , G06Q50/08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强震区混凝土坝配筋加固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通过第一有限元模型获取大坝损伤因子集合,根据所述大坝损伤因子集合判断大坝是否存在裂缝贯穿风险;若判定所述大坝存在裂缝贯穿风险,通过第二有限元模型获取大坝的主应力集合和正应力集合;根据所述主应力集合确定加固区域集合,根据所述正应力集合获取所述加固区域的最大内力值,并根据所述最大内力值和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确定所述加固区域的配筋量,将所述配筋量发送至预设终端,以使加固人员根据所述配筋量对所述加固区域进行加固,解决了强震条件下坝体出现裂缝贯穿性裂缝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614913B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1810252692.7
申请日:2018-03-26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混凝土单元配筋率的计算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建筑物的混凝土模型和钢筋模型,采用预设几何单元对混凝土模型进行划分,获取混凝土有限元模型,所述混凝土有限元模型包括M个混凝土单元,M为大于0的整数,采用预设线型单元对钢筋模型进行划分,获取钢筋有限元模型,所述钢筋有限元模型包括N个钢筋单元,N为大于0的整数,根据所述钢筋单元的位置信息、所述混凝土单元的位置信息,获取各混凝土单元的配筋率。实现了能够适用于更多的复杂工程中混凝土单元配筋率的计算,并且能够为后续钢筋混凝土联合作用有限元计算分析提供数据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08614913A
公开(公告)日:2018-10-02
申请号:CN201810252692.7
申请日:2018-03-26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混凝土单元配筋率的计算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建筑物的混凝土模型和钢筋模型,采用预设几何单元对混凝土模型进行划分,获取混凝土有限元模型,所述混凝土有限元模型包括M个混凝土单元,M为大于0的整数,采用预设线型单元对钢筋模型进行划分,获取钢筋有限元模型,所述钢筋有限元模型包括N个钢筋单元,N为大于0的整数,根据所述钢筋单元的位置信息、所述混凝土单元的位置信息,获取各混凝土单元的配筋率。实现了能够适用于更多的复杂工程中混凝土单元配筋率的计算,并且能够为后续钢筋混凝土联合作用有限元计算分析提供数据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1125955A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911334665.5
申请日:2019-12-23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30/13 , G06F119/14 , G06Q10/06 , G06Q50/08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强震区混凝土坝配筋加固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通过第一有限元模型获取大坝损伤因子集合,根据所述大坝损伤因子集合判断大坝是否存在裂缝贯穿风险;若判定所述大坝存在裂缝贯穿风险,通过第二有限元模型获取大坝的主应力集合和正应力集合;根据所述主应力集合确定加固区域集合,根据所述正应力集合获取所述加固区域的最大内力值,并根据所述最大内力值和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确定所述加固区域的配筋量,将所述配筋量发送至预设终端,以使加固人员根据所述配筋量对所述加固区域进行加固,解决了强震条件下坝体出现裂缝贯穿性裂缝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125954A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911334538.5
申请日:2019-12-23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的拱坝损伤预测方法及装置,根据监测数据确定拱坝两岸山体的位移值,所述位移值表示拱坝两岸的谷幅变形;建立拱坝-地基的原始有限元模型,并根据位移值和预设的静力荷载,计算原始有限元模型的地基模型节点的节点反力,其中,所述节点反力用于表示地基模型节点在位移值和预设的静力荷载下所受的力;计算原始有限元模型在节点反力以及地震荷载下的拱坝应力,根据拱坝应力获得拱坝在节点反力以及地震荷载作用下的损伤分布,即本公开示例通过将谷幅变形造成的地基位移约束条件转化为地基节点反力,然后根据地基节点反力和地震荷载来预测拱坝损伤,实现了同时预测拱坝在谷幅变形和地震荷载的共同作用下的损伤分布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9543275A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811359262.1
申请日:2018-11-15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04 , G06F17/5009 , G06T17/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城区地表径流二维数值模拟方法。获取城区地形、地貌数据后,采用三角形非结构网格离散城区计算区域,建筑物所在区域不参与剖分,其轮廓线作为网格剖分的控制线,每根建筑物雨水管通过汇流连接边与地面相连。先计算每根雨水管的汇流面积,再计算每根雨水管的出流过程。二维网格单元设置初始计算条件后启动二维Godunov模型进行模拟计算,雨水管出流过程作为与连接边对应单元的流量边界条件,地面网格单元内的降雨在模型中当作源项处理。本发明充分考虑城区内建筑物汇流的特点,既能保证城区洪涝计算时整体的质量守恒特性,同时又能考虑雨水管出口水流动量对地面径流的影响,克服现有城市洪涝模型无法考虑建筑物汇流过程的缺点,提高计算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8930247A
公开(公告)日:2018-12-04
申请号:CN201811033501.4
申请日:2018-09-05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E02B3/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直线式渠化河道的自适应性生态修复方法。所述自适应性生态修复方法包括:基于所述直线式渠化河道的河相关系,利用深槽偏移比来确定河道的深潭中心位置;基于所述河相关系,利用统计公式或经验公式确定河道内的深潭-浅滩序列的间距和个数;根据确定的深潭中心位置,按照所述深潭-浅滩序列的间距确定下一个深潭中心位置,并将确定的两个深潭中心位置之间的中心处确定为浅滩位置;在确定的深潭中心位置和浅滩位置处分别进行深潭和浅滩的结构设计。与常规的河道治理相比,本发明的方法主要有以下特点及优势:维持河道稳定性;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增加地貌多样性;为生物多样性提供自然基础;丰富河流自然景观。
-
公开(公告)号:CN102128734A
公开(公告)日:2011-07-20
申请号:CN201010586547.6
申请日:2010-12-14
Applicant: 北京师范大学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1N1/14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不同土层深度土壤溶液自动采样器,它是由采样管、抽吸装置、采样室和仪器控制室组成。它们之间的位置连接关系是:采样管上的主干管与抽吸装置下部相连通;抽吸装置通过安装其上的进水管与采样室相连;仪器控制室的步进电机通过同步带轮与采样室的转轴相连接,从而实现转轴的旋转。所述采样管由主干管和侧管组成;所述抽吸装置是真空泵;所述采样室由进水管、转轴、采样座和采样杯组成;所述仪器控制室主要由步进电机、步进电机控制器和蓄电池组成。本发明不仅能实现不同土层深度土壤溶液采样具有代表性,而且能保证取样的准确度,并能实现高度自动化。它在野外土壤采样技术领域里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6958232A
公开(公告)日:2017-07-18
申请号:CN201710272300.9
申请日:2017-04-24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E02B7/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B7/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重力坝抗滑稳定的方法、装置及重力坝,该方法包括:确定重力坝的坝体在地震时的滑动距离;根据所述重力坝的坝体在地震时的滑动距离,以及所述坝基排水孔直径与所述坝体在地震时的滑动距离的预设倍数关系,确定所述重力坝的坝基排水孔直径。该方法中,坝基排水孔的直径根据坝体在地震时的滑动距离进行设置,经过这种设置,即使坝体在地震时出现滑动,由于坝基排水孔的直径相比滑动距离足够大,因此,也不会出现坝基排水孔被剪断或阻塞的情况,从而保证坝基排水孔的排水功能在地震时维持正常,进而保证重力坝的抗滑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02128734B
公开(公告)日:2012-08-08
申请号:CN201010586547.6
申请日:2010-12-14
Applicant: 北京师范大学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1N1/14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不同土层深度土壤溶液自动采样器,它是由采样管、抽吸装置、采样室和仪器控制室组成。它们之间的位置连接关系是:采样管上的主干管与抽吸装置下部相连通;抽吸装置通过安装其上的进水管与采样室相连;仪器控制室的步进电机通过同步带轮与采样室的转轴相连接,从而实现转轴的旋转。所述采样管由主干管和侧管组成;所述抽吸装置是真空泵;所述采样室由进水管、转轴、采样座和采样杯组成;所述仪器控制室主要由步进电机、步进电机控制器和蓄电池组成。本发明不仅能实现不同土层深度土壤溶液采样具有代表性,而且能保证取样的准确度,并能实现高度自动化。它在野外土壤采样技术领域里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