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905012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410033674.5
申请日:2024-01-09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 , 湖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河流廊道养分暂储区,包括:柳叶堤,包括分流端、导流部和汇流端,汇流端设置有内陷区;镶边石笼,紧邻于柳叶堤的周向外缘且设置有多个,沿柳叶堤的周向外缘间隔分布,底部具有尖刺部;连接组件,设置于相邻两个镶边石笼之间,连接组件与镶边石笼围合形成包围柳叶堤的紧固圈。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河流廊道养分暂储区的构建方法。该河流廊道养分暂储区及其构建方法通过在镶边石笼的底部设置尖刺部,方便插入沙土之中,并配合连接组件将相邻镶边石笼连接,保证稳定性和柳叶堤整体布局不变,通过在柳叶堤的汇流端设置内陷区,减缓水流速度和养分的流失,有利于鱼虾的生殖繁衍,从而促进河流生态系统的恢复和持续健康良好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7822506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410033500.9
申请日:2024-01-09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 , 湖北工业大学
IPC: E02B3/02 , C02F3/32 , C02F3/34 , C02F7/00 , A01K61/73 , A01G9/02 , A01G31/02 , E02B3/04 , E02B1/00 , C02F101/16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微河流生态景观恢复系统,包括:跌水坎,包括悬空于河道下游的前探端;石笼墙,用于支撑跌水坎;抛石群,用于构建深潭‑浅滩序列,包括围合形成养分暂存区的抛石块,相邻抛石块之间设置有供小型鱼虾通过的避难间隙;植被塔。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小微河流生态景观恢复方法。该小微河流生态景观恢复系统及其恢复方法通过前探端使得河道的水体下落,形成与空气接触的水幕,增加河道中的氧气含量,抑制厌氧菌的产生和繁殖,防止水体发黑变臭,保证水体的清洁性,且增加了观赏性,通过抛石群方便小型鱼虾的繁殖和避难,配合植被塔进一步有利于水体生态景观系统的长期稳定持续良好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4613447B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210252135.1
申请日:2022-03-15
Applicant: 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中和所需外部有机质固体废物输入量的计算方法,包括S1、将各处理单元直接排放的甲烷、一氧化二氮和电耗折算为二氧化碳排放的当量系数,并计算得到污水处理厂碳排放当量;S2、将污水处理厂光伏发电量、污水化学能利用节省电耗量、污水处理厂所需碳源量、精准曝气节省电耗量和污泥有机质发电量折算为二氧化碳排放的当量系数,并根据所得当量系数,计算得到污水处理厂碳减排当量;S3、根据污水处理厂碳排放当量和污水处理厂碳减排当量,计算污水处理厂碳中和所需当量;S4、利用绿地挖潜和外部有机质固废物质输入进行污水处理厂碳中和;S5、计算外部有机质固废物质输入量。
-
公开(公告)号:CN116815900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831232.0
申请日:2023-07-06
Applicant: 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E03F3/02 , G06F30/18 , G06F113/14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水排放控制方法及其控制系统,污水排放控制方法包括:S1:获取目标污水管网拓扑结构;S2:确定目标污水管网拓扑结构的关键节点;S3:对关键节点布设监测点位;S4:获取监测点位的环境数据;S5:根据环境数据判断当前监测点位是否适合监测,若是进入S7;否则进入S6;S6:将当前监测点位的相邻监测点作为当前监测点位并返回S5;S7:在当前监测点位布设水位计;S8:获取水位计的液位数据;S9:根据液位数据,计算污水管管道内流量,得到计算结果;S10:判断计算结果是否达到阈值,若是,生成停止污水排放指令,否则,生成污水排放指令。本发明能够在获得准确的流量监测的情况下,进行污水排放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5025540A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210968275.9
申请日:2022-08-12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处理塔,其内部中空,所述处理塔的顶部设有进水口,底部设有排液口,侧壁下部设有排泥口;多个驱动辊,其由上至下左右交替间隔设置在所述处理塔的左右两侧,任一驱动辊水平设置并由固设于所述处理塔外壁上的步进电机驱动转动,所述驱动辊的侧壁上沿其轴向开设有接口;过滤板,其为伸缩滤板,所述过滤板的两端分别与左右相邻的两个所述驱动辊上的接口可拆卸连接;其中,所述过滤板能在所述多个驱动辊的作用下在所述处理塔内上下移动,且当所述过滤板移动至所述处理塔的底部时,所述过滤板的低端与所述排泥口连通。本发明具有能自动清理过滤板上的淤泥,省时省力、过滤效率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089605A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110368786.2
申请日:2021-04-06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湿地垃圾拦截装置,包括:一对第一定位杆;一对第二定位杆;四个漂浮筒,每根第一定位杆和每根第二定位杆上均套设有一个漂浮筒;四个软质筒,每根第一定位杆和每根第二定位杆上均套设有一个软质筒;第一软质网,其两端分别和一对第一定位杆上的两个软质筒固定连接;第二软质网,其与第一软质网相对设置,且其两端分别和一对第二定位杆上的两个软质筒固定连接;硬质网,其两端分别和一对第二定位杆上的漂浮筒固定连接,硬质网的底部与第二软质网的顶部固定连接,硬质网上与第一软质网相对的第一侧面上间隔设置有多根尖刺。本发明能对漂浮垃圾进行拦截,并能在打捞漂浮垃圾时防止漂浮垃圾随水流进入水道下游区域。
-
公开(公告)号:CN108795741B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1810507507.4
申请日:2018-05-24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藻类观测与藻种智能识别系统,包括:培养罐、数据采集装置、在线分析装置、综合分析装置及控制装置。其中,数据采集装置,用于实时在线测定培养罐的生态参数、水样的理化参数并通过局域网将生态参数、理化参数分别传输给控制装置及综合分析装置,在线分析装置,用于在线测定水样的生态参数并通过局域网将生态参数传输给综合分析装置,控制装置,用于根据培养罐的生态参数、水样的理化参数,控制数据采集装置,综合分析装置,用于对培养罐的生态参数、水样的理化参数及水样的生态参数进行综合分析,得到分析结果并根据分析结果在线识别藻类,缩短了藻类的观测的周期、简化了藻种的识别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609420B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311279373.2
申请日:2023-09-28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F16/33 , G06F16/332 , G06F16/9537 , G06F40/2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大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水文灾害受灾区域识别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根据目标水文灾害对应的专业术语集合,构建目标水文灾害对应的子文献数据库;将每个区域名称分别在子文献数据库中进行精确匹配,对每个区域名称在子文献数据库中的出现特征进行标记并筛选,得到每个筛选后的区域名称;当包含每个筛选后的区域名称对应的多项地理数据满足预设识别精度时,将每个筛选后的区域名称确定为目标水文灾害对应的受灾区域。本发明能够减少水文灾害区域识别的耗时并克服工作量大的问题,提高了水文灾害区域识别的效率,对于未来水文灾害风险成因分析和综合治理提供了重要的借鉴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7609420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279373.2
申请日:2023-09-28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F16/33 , G06F16/332 , G06F16/9537 , G06F40/2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大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水文灾害受灾区域识别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根据目标水文灾害对应的专业术语集合,构建目标水文灾害对应的子文献数据库;将每个区域名称分别在子文献数据库中进行精确匹配,对每个区域名称在子文献数据库中的出现特征进行标记并筛选,得到每个筛选后的区域名称;当包含每个筛选后的区域名称对应的多项地理数据满足预设识别精度时,将每个筛选后的区域名称确定为目标水文灾害对应的受灾区域。本发明能够减少水文灾害区域识别的耗时并克服工作量大的问题,提高了水文灾害区域识别的效率,对于未来水文灾害风险成因分析和综合治理提供了重要的借鉴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5380773B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110625835.6
申请日:2021-06-04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A01G22/00 , A01G17/00 , A01G24/10 , A01G24/15 , A01G24/20 , A01G24/30 , A01G20/00 , A01G33/00 , C02F3/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沙质断流河道的水生植被群落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沙坑区建设;(2)主河槽与沙坑交界的河段建设;(3)主河槽区建设。本发明通过对沙质断流河道中不同区域进行不同水生植物的栽植,然后再结合在沙坑区加入基质材料,为沙坑区的水生植物提供营养成分,同时还可以固定沙质土壤不松散,能够为植物提供固定是生长场所,同时其他区栽植的水生植物错落有致,不会导致阳光不足等情况,利于植物快速生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