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261166C
公开(公告)日:2006-06-28
申请号:CN200410026670.7
申请日:2004-03-30
Applicant: 中国海洋大学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IPC: A61L2/18 , A61L101/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水产品加工厂的消毒方法,用0.01%~0.03%的复方消毒剂对水产品加工厂中的所需消毒对象进行消毒20秒~10分钟,最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所述的复方消毒剂由苯扎溴铵和聚氧化乙烯按15~25∶1~1.5的体积比混合而成。采用本发明后可达到以下的效果:1.采用作为聚氧化乙烯激活剂,可大大提高苯扎溴铵的消毒效果,减少消毒剂的用量;2.消毒剂无色无不良气味,对人体无害;3.保证了水产加工品的质量安全,并且产品质量稳定;4.提高了水产品加工企业的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562377A
公开(公告)日:2005-01-12
申请号:CN200410026670.7
申请日:2004-03-30
Applicant: 中国海洋大学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水产品加工厂的消毒方法,用0.01%~0.03%的复方消毒剂对水产品加工厂中的所需消毒对象进行消毒20秒~10分钟,最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所述的复方消毒剂由苯扎溴铵和聚氧化乙烯按15~25∶1~1.5的体积比混合而成。采用本发明后可达到以下的效果:1.采用作为聚氧化乙烯激活剂,可大大提高苯扎溴铵的消毒效果,减少消毒剂的用量;2.消毒剂无色无不良气味,对人体无害;3.保证了水产加工品的质量安全,并且产品质量稳定;4.提高了水产品加工企业的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7309166A
公开(公告)日:2017-11-03
申请号:CN201710711750.3
申请日:2017-08-18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7B1/343 , B07B1/30 , B07B1/42 , B07B1/49 , B07B1/55 , B07B2201/02 , B07B220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上作业底栖生物自动筛选装置,用于自动筛选底栖生物,包括一外框体,所述外框体内部沿高度方向设有若干层筛选部件,所述筛选部件还包括连接相邻层筛选部件之间的缓冲部件,所述外框体的顶部设有进料口,底部设有废渣收集容器,每层的筛选部件直接或间接的接有振动器,所述外框体内设有喷淋部件,所述喷淋部件的喷淋方向朝向筛选部件。本发明利用在外框体内的若干层筛选部件对从进料口进入的底泥就行多层筛选,每层筛选部件通过不断的振动都会将适合类型的底栖生物截留,多余的泥水混合物向下排入废渣收集容器,上述自动筛选底栖生物的装置能够极大提高海上作业大的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0718C
公开(公告)日:2004-12-22
申请号:CN03113873.X
申请日:2003-03-07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IPC: A23L1/33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江蓠藻即食方便食品的加工工艺,依次包括如下步骤:1.碱处理:按江蓠藻原料和碱液为1∶8~12的重量比,把江蓠放入碱液中浸泡24~26小时并搅拌;2.酸化:先配制0.5~1.5%的醋酸溶液,然后把所得的江蓠清洗干净并按江蓠藻和醋酸为1∶8~12的重量比,放入醋酸溶液中搅拌浸泡25~30分钟后捞出清洗干净;3.杀菌:按江蓠藻和水为1∶50~80的重量比,先把水加热至沸腾,再把步骤2中所得的江蓠藻体放进锅中搅拌煮沸1~2分钟,然后用漏勺捞起滴干,立即放进无菌水中冷却,并转移到洁净室中包装。本发明扩大了江蓠的应用范围,从原来江蓠只用于提胶间接食用其胶体物质,改变为直接食用江蓠藻体,提高了江蓠的利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413514A
公开(公告)日:2003-04-30
申请号:CN02134880.4
申请日:2002-09-30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 李来好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从马尾藻中提取膳食纤维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马尾藻原料经洗净切碎后浸软藻体;2.藻体用碳酸钠提取过滤后分成滤液和滤渣;3.滤液中和后加入氯化钙凝胶,胶体用次氯酸钠漂白,然后经活化、脱水、烘干、粉碎而成为粉状的可溶性膳食纤维;4.滤渣经酸、碱处理后用次氯酸钠漂白,再经脱水、烘干、粉碎成为粉状的不溶性膳食纤维;5.将可溶性膳食纤维与不溶性膳食纤维按4∶1比例混合重组包装,即为马尾藻高活性膳食纤维。本发明使马尾藻的可溶性膳食纤维和不溶性膳食纤维都得到了利用,解决了马尾藻加工中残渣的出路,提高了马尾藻的利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7561205A
公开(公告)日:2018-01-09
申请号:CN201710734238.0
申请日:2017-08-24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液质联用检测池塘沉积物中45种兽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样品的提取;2)固相萃取净化;3)液质联用分析:步骤2)的过滤液经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测定获得待测物的峰面积,将峰面积代入对应的标准曲线分析计算,定量获取沉积物样品中45种兽药的含量。本发明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根据各种化合物的极性差别,色谱柱选用柱效较高的粒度为1.7μm的Kinetex C18色谱柱,正负离子同时扫描,一次实验即可实现45种兽药的同时分析,能够满足高通量、高灵敏度的快速检测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3393155A
公开(公告)日:2013-11-20
申请号:CN201310268907.1
申请日:2013-06-28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Inventor: 柯常亮 , 王许诺 , 王增焕 , 甘居利 , 李刘冬 , 陈培基 , 黄珂 , 吕晓瑜 , 黎智广 , 陈洁文 , 古小莉 , 杨宏亮 , 王强 , 张安凯 , 杨金兰 , 陈悦鑫
IPC: A23L1/3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领域,具体而言,涉及硬骨鱼的鱼肉获取方法。该方法包括:将刀具置于距离硬骨鱼的鱼鳃0-3cm并且靠近硬骨鱼的尾鳍的鱼身上,并使刀具的刀刃表面与硬骨鱼的背腹轴平行;将刀具从鱼身的外表面向硬骨鱼的内部切割,形成一道缝隙,缝隙的深度至硬骨鱼的脊椎骨;使刀具在缝隙处贴着硬骨鱼的脊椎骨,并使刀具的刀刃表面与脊椎骨呈10°-30°的角度,刀刃朝向尾鳍;将刀具沿头尾轴的方向向尾鳍运动,使刀具将硬骨鱼身上切割出一个掀起部;切断掀起部与鱼身的连接处,使掀起部与鱼身分离,得到鱼肉。本发明提供的获取鱼肉的方法避免了去除内脏对鱼肉造成的污染,从而实现了获取干净鱼肉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1803788A
公开(公告)日:2010-08-18
申请号:CN201010130923.0
申请日:2010-03-19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菲律宾蛤仔的保活方法,将捕获后的菲律宾蛤仔先用过氧化氢浸渍液杀菌,再用丙三醇和三聚磷酸钠的混合水溶液保湿保水,接着将蛤仔包装后在控温条件下保存或运输即可。该方法可有效杀灭菲律宾蛤仔表面和壳内的细菌或抑制它们的繁殖,降低了由微生物引发贝类腐败变质的几率,有效推迟了菲律宾蛤仔的死亡时间;还可有效阻止在保活过程中菲律宾蛤仔水分的流失,很好地保持菲律宾蛤仔的湿润度,为菲律宾蛤仔的生存环境和低温保活提供了合适的环境湿度;在控温下保存或运输可大大延长菲律宾蛤仔的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413513A
公开(公告)日:2003-04-30
申请号:CN02134879.0
申请日:2002-09-30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 李来好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从海带中提取膳食纤维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海带原料经洗净、干燥后粉碎;2.海带粉用复合酶酶解后再用盐酸处理;3.经酶和酸处理过的海带粉用碳酸钠提取、过滤后分成滤液和滤渣;4.滤液中和后加入氯化钙凝胶;5.滤渣用氢氧化钠和盐酸处理;6.合并凝体和滤渣,用次氯酸钠漂白,然后经活化、脱水、烘干、粉碎,即得海带膳食纤维。本发明使海带的可溶性膳食纤维和不溶性膳食纤维同时得到了利用,解决了海带加工中的下脚料出路问题,通过改变海带的加工方法,提高了海带的生理功能和利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370445A
公开(公告)日:2002-09-25
申请号:CN02114899.6
申请日:2002-02-26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IPC: A23L1/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麒麟菜中提取膳食纤维的生产工艺,依次包括以下步骤a.将清洗干净去除杂质的麒麟菜放入碱液中进行碱处理,常温下浸泡20~24小时,b.从碱液中捞出碱处理过的麒麟菜充分水洗至中性,再用漂白液漂白处理20~40分钟,c.再将漂白过的麒麟菜充分水洗至中性,然后将其离心脱水,真空干燥,粉碎至粉状剂;即得到粉状剂膳食纤维。本发明首次从麒麟菜中提取膳食纤维,提高了麒麟菜的利用价值,把低值非食用藻深加工成高附加值产品,使其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产生了很高的经济效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