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田烟叶烘烤特性实时判别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310020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335861.5

    申请日:2024-09-2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烟叶智慧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田烟叶烘烤特性实时判别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大田生育期的鲜烟叶光谱反射率,根据能够表征烤后烟叶品质的鲜烟叶烘烤特性指标从鲜烟叶光谱反射率中提取与烘烤特性指标敏感的波段,将烘烤特性指标敏感的波段输入到鲜烟叶烘烤特性指标预测模型中,得到大田鲜烟叶烘烤特性指标数据的预测结果;所述鲜烟叶烘烤特性指标预测模型是利用鲜烟叶中与各烘烤特性指标敏感的波段及对应实际测得的烘烤特性指标数据训练得到。本发明实现了鲜烟叶烘烤特性的实时、原位判断,解决了烟叶与适烤烟叶的素质偏差过大导致烘烤损失率增高的问题,为烤房科学装烟、最优烘烤工艺匹配以及烘烤质量提升奠定基础。

    一种自适应调优的烟叶烘烤方法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859939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410170426.5

    申请日:2024-02-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适应调优的烟叶烘烤方法,属于烟叶烘烤技术领域。本发明的自适应调优的烟叶烘烤方法,通过采集烘烤过程中烟叶的实时图像,建立目标烟叶的状态变化等级图像数据集,然后在烤烟过程中对目标烟叶的状态进行检测,并将检测所得图像与变化等级图像数据集进行比对,然后确定烘烤过程中目标烟叶的状态变化等级,再根据目标烟叶的状态变化等级,确定多阶段升温热处理中每一阶段加热处理的启动、每一阶段加热处理采用的干球温度、湿球温度和时间,从而实现对烘烤关键工艺指标的自动化、智能化调优,进而节省人力用工,并提高烘烤效果。

    一种评价烟气中杂气的方法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485372A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11286237.2

    申请日:2020-11-1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烟草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评价烟气中杂气的方法。该方法首先获取待评价烟叶的物理特性数据,将物理特性数据进行转换处理,使转换处理后得到的六项综合指标与每种转换处理前的物理特性数据均相关;物理特性数据包括以下六种:厚度、填充值、拉力、含梗率、平衡含水率和叶面密度;将六项综合指标输入至构建的杂气评价模型中,得到与所述六项综合指标相对应的杂气评分结果。本发明无需专业评吸人员通过卷烟感官评价得到杂气评价结果,克服了传统方法专业依赖性强、耗时长等缺陷,同时不需要使用化学药剂测定其化学成分,对样品不会产生破坏,具有操作简单、节约试剂,时间短,低成本且无污染等优点。

    一种烤烟产地的判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543795B

    公开(公告)日:2019-12-27

    申请号:CN201710855505.X

    申请日:2017-09-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烤烟产地的判别方法。该判别方法包括:建立烟叶的正面红绿色指数、正面黄蓝色指数、正反面亮度差、正反面白度指数差、正反面总色差、正面白度指数、正面色饱和度与烤烟产地的判别模型;检测待判别烟叶的颜色量化指标,代入判别模型即可。本发明提供的烤烟产地的判别方法,筛选出的正面红绿色指数、正面黄蓝色指数等颜色量化指标与烤烟产地具有很强的相关关系,通过建模方法,可以很好地反映不同产地烟叶的外观区域特征,从而可以利用建立的判别模型有效识别烤烟产地。上述颜色量化指标可以通过测色仪方便检测,其检测过程简单、对检测环境及样品的要求低,在烟叶品质精准评价和自动化分类分选过程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荧光纳米碳颗粒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9913202A

    公开(公告)日:2019-06-21

    申请号:CN201910342198.4

    申请日:2019-04-26

    Abstract: 一种荧光纳米碳颗粒的合成方法,是由纳米碳颗粒上的羧基基团经过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活化后与5-氨基荧光素反应制备而成,使得纳米碳颗粒带有5-氨基荧光素的荧光基团。该纳米碳颗粒是在水的媒介下发生表面官能团的变化,进而对纳米碳材料进行改性,其中反应是需要EDC作为本合成方法中的羧基活化剂。采用本方法能够有效的合成荧光纳米碳颗粒,解决了动植物细胞的成像问题和纳米碳颗粒的示踪问题。本发明所使用材料成本低廉、制备过程中不需要繁琐的工艺流程,显著降低了成本和制作工艺的难度,并可在常规实验室制备得到;制备的荧光纳米碳颗粒可应用于在动植物细胞的荧光标记、活体示踪成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