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298480A
公开(公告)日:2017-10-27
申请号:CN201710583697.3
申请日:2017-07-17
Abstract: 一种纯氧曝气系统及方法,其中系统包括制氧机、溶氧罐、抽液泵和反应池,其中:制氧机与溶氧罐之间通过第一气管连接,以将制氧机产生的纯氧传输至溶氧罐溶解;溶氧罐连接有第一液管,用于导入溶解纯氧的溶解液;溶氧罐、抽液泵及反应池依次通过第二液管连接,以将溶解有纯氧的溶解液导入反应池。本发明采用纯氧替代传统曝气中的空气,并在引入反应池之前先将纯氧导入溶氧罐对纯氧进行溶解,与单纯的直接将纯氧引入反应池相比,提高了氧气的利用率,降低了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07166419A
公开(公告)日:2017-09-15
申请号:CN201710379374.2
申请日:2017-05-25
Applicant: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IPC: F23J15/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20/363 , F23J15/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烟气间接水冷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环管水柱;储水池,所述储水池通过输送管道与所述环管水柱连接以给所述环管水柱供水并接收来自所述环管水柱的水;及烟气管道,所述烟气管道穿过所述环管水柱,且所述烟气管道在所述环管水柱内分叉为至少四个并列的分支管道。该方法中,所述环管水柱中的水与所述至少四个并列的分支管道中的烟气进行热交换。本发明烟气水冷效果好,减少二噁英等有害物质的生成,急冷水还能循环使用,无污染不浪费,降低了运行成本,满足了环保和节能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6391063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610825716.4
申请日:2016-09-14
Applicant: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IPC: B01J27/128 , C02F1/30 , C02F101/36 , C02F101/3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7/128 , B01J35/0033 , B01J35/004 , C02F1/30 , C02F2101/345 , C02F2101/36 , C02F2305/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BiOBr-BiOI-Fe3O4可见光响应的磁性光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属于环境工程应用和材料科学领域,利用共沉淀法将半导体材料BiOI/BiOBr和磁性材料Fe3O4进行复合,得到一种可见光响应的磁性光催化剂。该材料在可见光照射下能有效地降解环境中的内分泌干扰物-四溴双酚A,并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可实现高效回收和重复循环使用,降低了催化剂的使用成本,为环境中内分泌干扰物的去除提供了新的光催化材料,在环境净化和污水处理方面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且合成方法简单、可操作性强,便于进一步大规模的工业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8865115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882400.3
申请日:2024-07-02
Applicant: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IPC: G06V20/10 , G06V20/13 , G06V10/422 , G06V10/76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藻类识别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卫星遥感影像解析的低成本藻类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公开遥感影像的收集及预处理;S2、对学术论文藻类分布图片进行地理配准以及矢量化;S3、构建分类器训练数据集,并进行机器学习模型训练及方法比选;S4、计算长时序黄苔集聚面积,并进行藻类生长状态规律统计。本发明采用上述的一种基于卫星遥感影像解析的低成本藻类识别方法,充分利用已有公开卫星遥感数据和已有相关公开学术论文中的藻类分布调研图片数据,在最大限度降低成本的条件下实现对于湖泊藻类的快速识别,以及藻类集聚面积统计。
-
公开(公告)号:CN114511181A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111664181.4
申请日:2021-12-31
Applicant: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基于电网及税收数据融合的水污染环保校验方法和装置,其中,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区域内多个企业标识对应的电力数据和税务数据;基于税务数据获取每个企业标识对应的污染物产生量和污水净化耗材用量;基于污染物产生量从多个企业标识中确定第一候选企业标识集;基于污水净化耗材用量和每个企业标识的实际单位产量的污水净化耗材用量从多个企业标识中确定第二候选企业标识集;基于电力数据获取多个企业标识的生产信息从多个企业标识中确定第三候选企业标识集;基于第一候选企业标识集、第二候选企业标识集和第三候选企业标识集进行处理确定目标企业标识。通过电力和税务大数据识别对水污染的目标企业,实现对水污染的及时预警及溯源。
-
公开(公告)号:CN109092314B
公开(公告)日:2020-07-07
申请号:CN201811009238.5
申请日:2018-08-31
Applicant: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IPC: B01J23/83 , B01J37/03 , B01J37/08 , C02F1/72 , C02F101/36 , C02F101/38
Abstract: 一种LaFe1‑xCuxO3钙钛矿材料,通过下述方法得到:步骤1:分别称取La(NO3)3·6H2O、Fe(NO3)3·9H2O、Cu(NO3)2·3H2O和C6H8O7·H2O,加水溶解,并在水浴加热条件下搅拌,得到湿凝胶;其中La(NO3)3·6H2O、Fe(NO3)3·9H2O、Cu(NO3)2·3H2O和C6H8O7·H2O的摩尔比为1:(1‑x):x:6,式中x=0.1、0.2、0.3、0.4、0.5;步骤2:湿凝胶于真空干燥箱内烘干;步骤3:在350‑450℃预烧后再于650‑700℃煅烧,得到目标产物。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材料的制备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1024910A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811172226.4
申请日:2018-10-09
Applicant: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IPC: G01N33/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水硝酸盐污染来源的推断与溯源方法,将受污染的地下水中的主要溶解离子当量浓度画在3根水平轴上,将各点用直线连结制成图形;用离子当量浓度为横坐标,坐标轴的左右均由当量浓度表示,该发明(1)制作简单;(2)由图形可得知水质状况;(3)从图的大小可得知不同溶解成分含量;(4)图形很简明,容易进行水质比较;(5)容易把握硝态氮的污染状况等等,可以从图中得知地下水质的特征;水样中的不同离子浓度输入相关的统计分析软件中,分析不同离子之间的关系,形成相关性矩阵,既能够清楚看到地下水中各成分的相关系数,也可以从各成分之间的相关系数大小推断出污染原因。
-
公开(公告)号:CN109092342A
公开(公告)日:2018-12-28
申请号:CN201811009240.2
申请日:2018-08-31
Applicant: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IPC: B01J27/24 , B01J37/03 , B01J35/02 , C02F1/30 , C02F101/34 , C02F101/38
Abstract: 一种质子化g-C3N4/BiOBr异质结光催化剂,是由花球状BiOBr与原位生长于其上的g-C3N4片状组成的花球状颗粒,通过下述方法得到:1)将g-C3N4的前驱物通过空气煅烧得到g-C3N4光催化剂颗粒;2)将g-C3N4光催化剂颗粒分散于盐酸溶液中,常温下搅拌后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3)将步骤2的g-C3N4光催化剂颗粒干燥得到质子化的g-C3N4光催化剂;4)将质子化的g-C3N4光催化剂和硝酸铋溶于水中,搅拌中加入醋酸溶液,室温下搅拌后加入溴化钾和醋酸钠,搅拌后陈化反应,将所得沉淀物分别用水和无水乙醇洗涤,之后经过离心、干燥,即得到质子化g-C3N4/BiOBr异质结光催化剂。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9052630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11009979.3
申请日:2018-08-31
Applicant: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IPC: C02F3/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3/02 , C02F2203/006
Abstract: 一种解决污水农灌季节性问题的污水处理装置,主要包括:一反应池,内部分成若干个用于处理污水的反应池格,相邻两个反应池格的水道为交错设置;其中,位于反应池一最外侧的反应池格连接进水管,位于反应池另一最外侧的反应池格连接出水管;中间的反应池格内部填充有生物填料,底部铺设有穿孔曝气管,穿孔曝气管连接反应池外部的空气泵组成曝气系统;一回流泵,通过水管连接反应池最外侧的两个反应池格。本发明的污水处理装置在控制回流泵的前提下,可以实现灌溉季节出水满足灌溉要求,非灌溉季节出水满足直接排放的要求,可应用于农村集中式或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等。
-
公开(公告)号:CN111974403A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2010775259.9
申请日:2020-08-05
Applicant: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IPC: B01J23/843 , B01J35/10 , C02F1/72 , C02F1/30 , C02F101/38
Abstract: 一种BiFe1-xCuxO3钙钛矿材料,为团聚纳米级颗粒状固体,通过下述方法得到:步骤1:分别称取一定量的Bi(NO3)3·5H2O、Fe(NO3)3·9H2O和Cu(NO3)2·3H2O溶于乙二醇里,并在水浴加热条件下磁力搅拌形成红棕色溶胶;其中Bi(NO3)3·5H2O、Fe(NO3)3·9H2O和Cu(NO3)2·3H2O的摩尔比为1:(1-x):x,式中x取值范围0.05-0.1;步骤2:陈化后将该溶胶置于烘箱内干燥使其呈凝胶状;步骤3:将凝胶状物转移至坩埚内放入马弗炉在300-500℃预烧后再进行500-600℃煅烧,得到目标产物。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材料的制备方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