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359319A
公开(公告)日:2017-11-17
申请号:CN201710390032.0
申请日:2017-05-27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德州供电公司
IPC: H01M4/36 , H01M4/485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6 , H01M4/485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富锂锰基层状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富锂锰基层状正极材料可表示为Li1.2NixM0.8-xO2(0.1≤x≤0.6),其中M必须含有Mn,而Co、Al、Fe等元素中不含有或含有一种及以上。所述富锂锰基层状正极材料的微观形貌为类球形,其核心部分富含镍元素,而其外部富含锰及其他混合过渡金属元素,没有明显的核壳结构,结构一致性好,结构更加稳定;所述富锂锰基层状正极材料防止了镍元素在表面富集,抑制其结构转变,从而使得电压降减小,循环性能得以改善。
-
公开(公告)号:CN106979761A
公开(公告)日:2017-07-25
申请号:CN201610032490.2
申请日:2016-01-18
IPC: G01B1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内部各层级厚度及表面形貌的检测方法,包括:(1)选取待测试样品;(2)获取样品未测试前的波形信号;(3)对测试样品进行组装电池实验;(4)取出组装后的样品获取测试后的波形信号;(5)通过与测试样品初始波形信号对比,分析其厚度和表面形貌差异信息;(6)确定样品厚度和表面形貌变化。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测量锂离子电池内部各层级的厚度和表面形貌,掌握锂离子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厚度和表面形貌的变化情况,发现电池内部存在的安全隐患,提高锂离子电池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895924A
公开(公告)日:2017-06-27
申请号:CN201510969718.6
申请日:2015-12-2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柔性温度压力传感器,包括上下对称布置的第一衬底和第二衬底,以及依次布置在第一衬底与第二衬底之间的第一电极、温敏层、中间电极、压敏层和第二电极;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均为叉指形状,中间电极为平面形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柔性温度压力传感器,采用丝网印刷或者纳米压印可以实现大规模生产的目的,同时采用纳米导电银浆材料作为电极材料实现了与丝网印刷技术的兼容,以及采用温敏层与压敏层的层叠堆积方式,可以有效提高传感器的适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03337669B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310199426.X
申请日:2013-05-24
IPC: H01M10/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二次利用方法,所述方法包括:(1)检查电池外观;(2)充放电测试;(3)绝缘检测;(4)检测电池管理系统;(5)检测散热装置;(6)对电池进行工况适应性实验;(7)评估电池安全性;(8)评估电池二次利用的经济性。本发明综合利用动力电池二次利用时电池系统各组成部分;分层次利用了从电池箱到电池模块到电池单体;在进行动力电池二次利用前,评估了其经济性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894985B
公开(公告)日:2014-12-31
申请号:CN201010214638.7
申请日:2010-06-30
IPC: H01M10/613 , H01M10/656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冷却结构,电池组的两侧各设有一档板,两个档板之间固接有用于对电池组进行固定的角钢,各电池单体之间留有缝隙,将由挡板和角钢固定后的电池组固接于电池箱内,该冷却结构包括安装在电池组两侧的进风结构和出风结构,进风结构包括引流板I和均匀插接在引流板I上的进风管,出风结构包括引流板II、设置在电池箱侧板上的风扇以及均匀插接在引流板II上的出风管。该电池组冷却结构具有独立的通风风道,避免了由压力场不均匀而引起的流场分布的不均,使各电池单体表面温度保持良好的一致性。另外由于是独立的风道,避免了冷却风量由于短路或其它情况导致的损失,提高了风扇的冷却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219326B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1710384786.5
申请日:2017-05-26
IPC: G01N31/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二次电池用阻燃材料的性能评估方法及评估系统,所述方法包括:确定未装设阻燃材料的二次电池于热失控条件下产生的热量Q;确定产生1.1‑2.0倍所述热量Q时燃烧气体的用量;用所述用量的气体燃烧阻燃材料;构建评估阻燃性能的方程;所述系统包括:热量计算模块,用于确定未装设阻燃材料的二次电池在热失控条件下产生的热量Q;喷枪,其内部装设有气体燃料,所述气体燃料燃烧时所产生的热量为Q;存储器,用于记录喷枪内气体燃料的用量;评估模块,用于构建阻燃性能评估方程,从而对阻燃材料的性能进行评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指导了二次电池用阻燃材料的优选,进一步降低了二次电池发生热失控的危险系数。
-
公开(公告)号:CN106816661B
公开(公告)日:2019-08-06
申请号:CN201510849553.9
申请日:2015-11-27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30/8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退役锂离子动力电池的二次利用选择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1,确定可二次利用的退役锂离子动力电池的标准;步骤2,检测退役锂离子动力电池的气密性、开路电压、以及多频点交流内阻;步骤3,选取可二次利用的退役锂离子动力电池。本发明提供的退役锂离子动力电池的二次利用选择方法只需检测退役锂离子动力电池在静置状态下的气密性、电压和内阻,检测效率高;大大提高了退役锂离子动力电池的二次利用选择效率,降低了选择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7180934A
公开(公告)日:2017-09-19
申请号:CN201710223670.3
申请日:2017-04-07
IPC: H01M2/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09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热失控防护件及其制备方法和模具,所述电池为单个电池或电池组,防护件包括隔热单元,该隔热单元包括两端开口的长方体,长方体中的相对内壁平行设有与该单元的轴向平行的通道,隔热单元设有用于达到阈值温度时的温度报警器,隔热单元的壁包括外层、中间层和内层,防护件的制备方法包括组装模具;制备阻燃材料,将阻燃材料注入模具;冷却脱模;将浇注成型的框与阻燃板压制成形,所用模具包括上端开口的外壳以及置于外壳底板上电池模型,本装置充分利用了阻燃材料的阻燃隔热特性以及密度小质量轻等优点,内层浇铸成型使阻燃材料以特定的形状和结构出现,充分发挥其阻燃隔热特性且方法简单易行,便于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07176622A
公开(公告)日:2017-09-19
申请号:CN201710295743.X
申请日:2017-04-28
IPC: C01G23/00 , C01G23/053 , H01M4/485 , H01M10/0525 , B82Y30/00 , D01D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G23/005 , B82Y30/00 , C01G23/053 , C01P2004/03 , C01P2006/40 , D01D5/0092 , H01M4/48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钛酸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法包括制备纳米纤维状的TiO2、用纳米纤维状TiO2制备钛酸锂前驱体和高温煅烧处理。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的静电纺丝法可以控制单层纳米纤维丝排列的方向;水热法制备的产物不需高温处理,结晶良好,粒度分散均匀,颗粒间的团聚较少。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结合了静电纺丝和水热法的优点,制备的产品纳米级多孔纤维状钛酸锂较之传统产品的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都有明显的改善。
-
公开(公告)号:CN105742729A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410766944.X
申请日:2014-12-12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在线安全预警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锂离子电池冲击条件;确定电池电压变化阈值;电池的在线安全预警。所述方法通过截取一定周期内电流或功率冲击条件下锂离子电池电压变化值的大小,并将此数值进行横向与纵向比对,可以分离出具有安全隐患的电池单体,从而实现锂离子电池的在线安全预警。其中,横向比对是在不同的单体电池之间进行,纵向比对则是对各个单体电池本身进行不同运行时间节点之间的数值比较。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