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467301A
公开(公告)日:2017-03-01
申请号:CN201510498251.1
申请日:2015-08-13
IPC: C01B32/354 , H01M4/583 , H01M1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铅炭电池负极用高掺杂磷活性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材料由按原子百分比计的以下元素组成:磷1.50-5.80%,氧3.50-18.40%,余量为碳。所述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活性炭于60~90℃下,质量浓度为10~30%的硝酸中处理1~4h;2)将步骤1)所得硝酸处理的活性炭加入0.5~3mol/L的磷酸溶液中搅拌得浆状混合物,干燥;3)在氩气气氛下,于400~600℃的管式炉中焙烧2~5h,冷却至室温,离心、洗涤并干燥。本发明的磷掺杂活性炭材料制备成电极片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磷掺杂使活性炭材料的析氢电位明显负移,在同一电位(-1.35V vs Hg/Hg2SO4)下的析氢电流也显著减小,有效抑制了活性炭材料表面的析氢反应,掺杂量越高,抑制析氢的效果也越明显。
-
公开(公告)号:CN105990857A
公开(公告)日:2016-10-05
申请号:CN201510045384.3
申请日:2015-01-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磷酸铁锂电池的管理系统和SOC标定方法,包括三层网络结构的单体电池管理单元、电池组管理单元和电池系统管理单元;单体电池管理单元管理磷酸铁锂电池;电池组管理单元管理单体电池管理单元,电池系统管理单元管理电池组管理单元,监控系统与电池系统管理单元连接并监控整个系统;监控系统连接有监控调度系统和储能变流器;SOC标定方法为配合监控系统和储能变流器自动进行电池系统的容量标定和SOC标定。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磷酸铁锂电池的管理系统和SOC标定方法,提高了磷酸铁锂电池安全性和可靠性,有效延长了其使用寿命,大幅提升了其SOC的标定精度,保证了磷酸铁锂电池在大规模储能电站的使用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05810927B
公开(公告)日:2020-01-03
申请号:CN201410849455.0
申请日:2014-12-29
IPC: H01M4/48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铅炭电池负极材料,是由按质量份计的下述成分制备的:铅粉100份,TinO2n‑10.1~15份,扁平双壁碳纳米管0.05~0.5份,硫酸4~15份,硫酸钡0.3~2.8份,活性炭0.5~10份,聚酯纤维0.05~1份,石墨0.1~5份,木素0.1~2份,腐殖酸0.1~2份,水10~20份,硬脂酸钡0.1~1份。本发明所制得的铅炭电池负极材料,可减少炭材料的使用量,有效抑制负极析氢,提高电池负极的电导率和活性物质的利用率,能提高铅蓄电池的充电接受能力,进而提高铅酸电池的比功率和循环性能。该项技术有望应用于新能源储能、电动车、电动工具、脉冲发射等领域的新型铅炭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05810927A
公开(公告)日:2016-07-27
申请号:CN201410849455.0
申请日:2014-12-29
IPC: H01M4/48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铅炭电池负极材料,是由按质量份计的下述成分制备的:铅粉100份,TinO2n-10.1~15份,扁平双壁碳纳米管0.05~0.5份,硫酸4~15份,硫酸钡0.3~2.8份,活性炭0.5~10份,聚酯纤维0.05~1份,石墨0.1~5份,木素0.1~2份,腐殖酸0.1~2份,水10~20份,硬脂酸钡0.1~1份。本发明所制得的铅炭电池负极材料,可减少炭材料的使用量,有效抑制负极析氢,提高电池负极的电导率和活性物质的利用率,能提高铅蓄电池的充电接受能力,进而提高铅酸电池的比功率和循环性能。该项技术有望应用于新能源储能、电动车、电动工具、脉冲发射等领域的新型铅炭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08732203B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1710238615.1
申请日:2017-04-13
IPC: G01N25/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钛酸锂电池胀气程度的检测方法,该法包括构建比热容与其胀气程度的关联模型,用确定的电池比热容与胀气程度的关联度评价电池胀气状态。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以电池本身的物理参数为基础,从电池的Cp数值与胀气程度间的关联性、用电池固有的物理特性参数Cp值表征电池胀气程度的方法较之传统的衡量和评估电池的SOF状态的测试方法,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和可信度。
-
公开(公告)号:CN108732203A
公开(公告)日:2018-11-02
申请号:CN201710238615.1
申请日:2017-04-13
IPC: G01N25/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5/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钛酸锂电池胀气程度的检测方法,该法包括构建比热容与其胀气程度的关联模型,用确定的电池比热容与胀气程度的关联度评价电池胀气状态。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以电池本身的物理参数为基础,从电池的Cp数值与胀气程度间的关联性、用电池固有的物理特性参数Cp值表征电池胀气程度的方法较之传统的衡量和评估电池的SOF状态的测试方法,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和可信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995060B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1711478247.4
申请日:2017-12-2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广域储能协调控制方法和系统,包括:底层代理实时采集电网的运行状态,并根据运行状态结合上层代理的指令判断是否需要储能系统进行响应;当需要响应时,底层代理基于虚拟同步机控制储能系统进行充放电直到电网的运行状态达到预设的正常区间。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在储能系统的控制上采用虚拟同步机的变流器控制,模拟了传统同步发电机那样利用储存在转子上的动能来抑制功率或频率的波动,使控制效果更加明显。同时,本发明将广域储能与虚拟同步机控制相结合,运用多代理的控制构架,既在局部储能的控制上实现了控制的稳定,又在广域领域实现了储能整体的协调控制,减小了储能系统充放电的不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06779340B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1611086192.8
申请日:2016-12-01
IPC: G06Q10/0639 , G06Q50/06 , G06F17/18 , G06T11/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储能系统典型工况曲线的提取方法及其评价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读取新能源发电系统和储能系统的运行数据;确定或读取所述储能系统在一个采集时长的充放电功率数据,并组成充放电功率矩阵;根据所述储能系统的功率值的区间分布特性,得到k时刻的特征充放电功率值向量;确定所述储能系统在k时刻的典型功率值;剔除幅值较小的储能系统功率,确定所述储能系统在k时刻的典型功率值;整合典型功率值,确定所述储能系统在k时刻的典型功率值;分析并整合所有时刻的典型功率值,得到储能系统典型工况曲线。取得评价典型工况曲线。本发明提高了新能源与储能混合发电系统的运行可靠性及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712060B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1611247846.0
申请日:2016-12-2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多代理的百兆瓦级电池储能系统控制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风电Agent采集风力发电组件发电功率信息,光伏Agent采集光伏发电组件发电功率,储能Agent采集储能系统参数;风光储Agent向所述储能Agent发送实时平滑波动率控制要求的通信请求;所述储能Agent根据风电、光伏发电功率和平滑波动率控制要求制定平滑控制目标函数,并对风电、光伏、风光输出功率进行划分区间;对储能系统输出功率进行寻优计算;储能Agent根据所述储能系统最优输出功率控制储能系统输出功率;风光储Agent统计风电、光伏、储能输出功率信息,判断联合输出功率是否超出波动率要求。本发明结合多代理技术,完成风光储系统输出功率波动率要求,降低了整个系统的控制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6610478B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1710018479.5
申请日:2017-01-10
IPC: G01R31/392 , G01R31/382 , G01R31/384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海量数据的储能电池特性评估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获取每个电池单体的监控数据,包括电池的电压、电流、SOC和温度;(2)根据所述每个电池单体的监控数据计算电池单体的健康特性指数;(3)综合单体每个评估点的健康特性指数,计算当前单体的总体健康特性,并存储分析结果。所述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海量电池监控数据存储子系统、电池特性分析子系统和电池特性分析结果存储子系统。本发明能够适应大规模储能电站所有单体电池特性的快速分析,以及能够更精确的反映电池特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