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803023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211217675.2
申请日:2022-09-3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隔震装置,包括连接构件和安装于地面上的支撑构件;所述支撑构件上表面开设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的曲率半径从内部至外侧逐渐减小;所述连接构件的下端与所述弧形面抵接,并沿所述弧形面滑动;被隔震设备安装于所述连接构件上。本发明提供的隔震装置的弧形槽的曲率半径从内部至外侧逐渐减小,弯曲程度逐渐增加,在地震作用下,连接构件隔绝地震能量的传递,起到减小变压器设备地震响应的作用,避免升高座与套管的连接部件的裂开、漏油情况的发生,使电网系统安全运行,且连接构件的下端沿弧形槽滑动,使被隔震设备依靠其自身重力进行复位,维护设备的正常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8612795B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1810275987.6
申请日:2018-03-3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减震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套筒、设于所述套筒内的且相互连接的弹簧和拉伸轴;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套筒固定连接;所述拉伸轴的一端伸出所述套筒;所述拉伸轴的外壁与所述套筒内壁间设有用于限制所述拉伸轴轴向伸缩的限制件。该装置能够吸收较多的地震产生的动能,减少了设备对于地震的动力响应,有效的保护了设备,增加了设备安装的可靠性和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且所述弹簧具有复位功能,能够在地震发生过后使该阻尼器恢复到初始位置,方便简单、阻尼效果明显。
-
公开(公告)号:CN119665053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510111273.1
申请日:2025-01-23
Applicant: 国网电力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F16L55/035 , F16L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减震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减震装置及穿墙套管减震结构,包括减震套筒和连接芯轴,减震套筒内设置减震腔和载荷缓冲腔,载荷缓冲腔内设置载荷缓冲件,减震腔内设置缓冲液和缓冲活塞;连接芯轴的内接端通过载荷缓冲件与载荷缓冲腔连接,缓冲活塞套设在连接芯轴上;通过减震装置负载水平悬臂结构的自重,为水平悬臂结构提供初始刚度,通过载荷缓冲件能够吸收日常轻微震动,提高水平悬臂结构的抗震性能;在地震过程中,载荷缓冲件结合缓冲活塞在缓冲液中移动时产生阻尼力,实现地震过程中对水平悬臂的双层减震效果,进一步提高水平悬臂结构的抗震能力,避免塑性变形,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0429662A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910583801.8
申请日:2019-07-0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H02J3/46
Abstract: 一种热电联产机组启停机计划制定方法及系统,包括:当存在弃风时:基于热电联产机组的供电功率工况计算热电联产机组的最大供热量;基于所述最大供热量确定热电联产机组可提供的供热量;基于所述可提供的供热量和获取的热负荷预测曲线确定热电联产机组的的启停计划,是一种提高风电消纳能力的机组组合制定新模式,满足实际热电联合调度需求,并在保障供热需求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升了风电消纳的空间,充分利用热负荷预测,可进一步提高风电的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612795A
公开(公告)日:2018-10-02
申请号:CN201810275987.6
申请日:2018-03-3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减震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套筒、设于所述套筒内的且相互连接的弹簧和拉伸轴;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套筒固定连接;所述拉伸轴的一端伸出所述套筒;所述拉伸轴的外壁与所述套筒内壁间设有用于限制所述拉伸轴轴向伸缩的限制件。该装置能够吸收较多的地震产生的动能,减少了设备对于地震的动力响应,有效的保护了设备,增加了设备安装的可靠性和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且所述弹簧具有复位功能,能够在地震发生过后使该阻尼器恢复到初始位置,方便简单、阻尼效果明显。
-
公开(公告)号:CN116951034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811554.9
申请日:2023-07-04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F16F7/08
Abstract: 一种减震装置包括:活塞杆和外壳;外壳为柱状结构,其内部设有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腔室过盈配合有摩擦耗能单元;第二腔室内机械卡合有铅金属单元;活塞杆一端穿入第二腔室内,并与铅金属单元固定连接;摩擦耗能单元和铅金属单元通过活塞杆串联。本减震装置在地震发生时,位于第二腔室内的铅金属单元产生剪切变形,位于外壳内的活塞杆将铅金属单元所受的震动向摩擦耗能单元进行传递,使位于第一腔室内的摩擦耗能单元与外壳内壁产生摩擦,增加减震装置的结构阻尼,将能量转化为热量,耗散地震能量,减小铅金属单元的负重载荷,从而提升减震装置的性能,减小铅金属单元变形程度,从而减小电气设备的地震响应,进而保证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0534295A
公开(公告)日:2019-12-03
申请号:CN201910672229.2
申请日:2019-07-24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1F27/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隔震装置,包括第一连接板、至少三个支撑构件、安装芯和第二连接板;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水平设置,安装芯竖直设置于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之间,且位于中心位置;支撑构件围绕安装芯设置竖直设置于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之间,且支撑构件的下端面具有第一几何结构,第二连接板上表面与支撑构件的下端面连接处设有与第一几何结构相配合的第二几何结构,不仅提高了隔震能力,且使用寿命长;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造价低廉,有利于电气设备的维修,工程应用可行性强;本发明的支撑构件均采用碳素钢或合金钢,安装芯采用铅金属,能够靠自重作用复位到初始状态,不影响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8119599A
公开(公告)日:2018-06-05
申请号:CN201711138733.1
申请日:2017-11-16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F16F15/02 , F16F15/04 , F16F15/067 , C22C9/01 , C22C37/06 , C22C37/10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22 , C22C38/28 , C22C38/36 , C22C38/3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F15/021 , C22C9/01 , C22C37/06 , C22C37/10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22 , C22C38/28 , C22C38/36 , C22C38/38 , F16F15/046 , F16F15/06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零频摆动隔震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基件(3)、支撑件(2)和固定件(4),所述基件(3)为曲面基件;所述支撑件(2)位于所述曲面内;所述支撑件(2)顶部设有曲面盖(1);所述固定件(4)两端分别与所述盖(1)和所述基件(3)连接。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用于变电站和换流站内电力设施的抵御地震作用的零频摆动隔震装置,具有设计合理、减震效果好、结构简单和稳定性好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319136A
公开(公告)日:2019-10-11
申请号:CN201810275971.5
申请日:2018-03-3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减震阻尼器,包括柱状外壳、贯穿所述柱状外壳上底的活塞杆、设于所述活塞杆与所述柱状外壳间的数目大于等于2的阻尼单元和设于所述阻尼单元间的碟簧;所述最上端的阻尼单元与所述柱状外壳的上底间和所述最下端的阻尼单元与所述柱状外壳的下底间分别通过固定件连接;所述活塞杆上套设有锁紧螺母;所述锁紧螺母分别设于所述最上端的阻尼单元的上方和最下端的阻尼单元的下方;该阻尼器能够吸收较多的地震产生的动能,减少了设备对于地震的动力响应,有效的保护了设备,增加了设备安装的可靠性和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且所述碟簧具有复位功能,能够在地震发生过后使该阻尼器恢复到初始位置,方便简单、阻尼效果明显。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