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151707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310717079.9
申请日:2023-06-16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Q50/06 , H02J3/00 , G06Q30/02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负荷柔性调控系统、方法和存储介质,包括:云端用于基于电网实时运行状态、电能预测数据和电力市场电价确定负荷调控业务;边端用于基于电力市场电价、负荷调控业务和计划用能数据,通过申请所述业务对应的5G网络资源计算购售电价并发送;终端用于基于购售电价计算利用定价算法计算交易电量和更新计划用能数据进行负荷调控;边端和云端基于云边协同技术连接;定价算法基于负荷调控业务,以负荷聚合商收益最大和用户总成本最低为目标构建;本发明采用云边协同通过边端的协助降低云端计算和承载压力,可提升数据处理效率,利用5G技术实现不同业务的差异化切片服务,为产消型用户制定售电价格,为负荷资源精准调控奠定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9093580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007465.X
申请日:2024-07-25
Applicant: 河北雄安许继电科综合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昌邑市供电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网远程监测控制方法及系统,属于电力系统监控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利用粒子群算法较强的局部搜索能力来求取局部最优解,当有个体的适应度值比全局最佳适应度值更优时,再利用遗传算法对种群进行更新,生成新一代种群,对生成的新一代种群利用粒子群算法进行迭代更新,充分利用了遗传算法的搜索能力,进一步提高了搜索效率;同时本发明以配电网中功率损耗最小作为适应度。因此,本发明可快速进行故障重构,恢复故障区域供电,实现对电网的远程监测控制,并能够使该配电网的功率损耗最小。
-
公开(公告)号:CN118410985A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587844.4
申请日:2024-05-13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 郑州大学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nventor: 张琳娟 , 罗潘 , 周志恒 , 许长清 , 李文峰 , 张鸿雁 , 王晓冬 , 陈婧华 , 李彬 , 唐天悦 , 陈宋宋 , 宫飞翔 , 陈珂 , 韩军伟 , 邱超 , 郭璞 , 郑征 , 卢丹 , 向新宇 , 李景丽 , 夏旻 , 曾博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N3/044 , G06N3/04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时空尺度可调节资源用户互动能力指数评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可调节资源属性划分:对不同时空尺度的需求侧可调节资源进行属性划分;步骤2:可调节资源时空特征提取;步骤3:互动能力评级:采用卷积神经网络结合循环神经网络处理输入特征,输出用户互动能力级别,实现需求侧资源的综合评估;本发明具有结构合理、便于操作使用、减少病痛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454308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439769.9
申请日:2023-11-01
Applicant: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供电服务管理中心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6F18/25 , G06F18/213 , G06N3/045 , G06N3/049 , G06N3/0442 , H02J3/00 , G06F12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TCN‑GRU的负荷可调节潜力推演方法,包括:选取多类型可调节资源用户的响应时间点及负荷功率时序数据,构造平行数据集,按照响应时间点分布分为三部分,先通过基于孤立森林聚类的负荷数据异常值检测方法筛选出各部分对应的负荷数据异常值;由异常值清洗后的负荷时序数据,构建合格可调节资源用户负荷时序数据集。通过TCN提取多类型用户可调节资源的负荷时间序列的顺序特征以及单维单向空间特征,并利用GRU二次提取可调节资源用户的负荷序列的顺序特征,TCN‑GRU模型与预测器联合训练。本发明可以有效提升多类型用户可调节资源池的负荷可调能力推演精度,提高模型对于不同类型可调负荷响应时间不确定性波动的时序特征挖掘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6451246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205930.X
申请日:2023-03-06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智能用电交互安全防护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居民负荷互动数据安全交互方法及系统,通过对用户智能终端进行聚类,对文件数据进行数据分区,实现密文数据的直接运算,提高数据挖掘隐私保护能力,保证居民小微负荷互动信息传送的机密性与完整性,且能够在隐私保护的基础上根据用户智能终端上传的用电信息,设置负荷调节等级,按照聚类结果划分用户需求响应优先级,动态调整需求响应计划。该方案有效地形成了可靠的负荷调节聚类系统,在保证居民用户正常用电的条件下,提高小微负荷的需求响应灵活性及需求响应参与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247643A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111466604.1
申请日:2021-12-03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J3/00 , G06Q10/04 , G06Q10/067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炼钢企业负荷的电能能耗调节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炼钢企业的转炉精炼阶段各影响因素值;基于所述各影响因素值带入预先构建的电能能耗调节模型中,得到所述转炉精炼的电能能耗值;其中,所述电能能耗调节模型是基于电能能耗最小为目标,并由精炼中各影响因素的概率分布确定各影响因素的约束条件构建的。本发明此案有预先构建的电能能耗调节模型,可以快速准确的预估精炼炉的电能能耗值。
-
公开(公告)号:CN116128234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310080590.2
申请日:2023-01-1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F30/20 , G06F111/04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需求响应决策优化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包括:获取电力系统需求响应任务和可调节资源;基于所述需求响应任务和可调节资源,在预设的约束条件下对预先构建的需求响应优化模型进行求解,得到需求响应优化方案;其中,所述需求响应优化模型是基于历史信用值和需求响应匹配度的综合成本的最小化为目标构建的。本发明通过综合考虑负荷资源的需求响应匹配度和历史信用值的综合成本,使得建立的需求响应优化模型更加公平和可靠,并基于预设的约束条件对构建的需求响应优化模型进行求解,得到高效的需求响应优化方案,有利于实现任务指标公平经济分配的目标,达到更好的需求响应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907311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110939263.9
申请日:2021-08-16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考虑用户行为的柔性资源调节方法和系统,包括:获取调度周期内的分时电价以及按用户行为划分的各类型用户各时刻对各种类型负荷的用电需求;基于分时电价以及各类型用户各时刻对各种类型负荷的用电需求对预先建立的需求响应节能模型进行求解,得到各类型用户的各类型负荷的调度方案;基于各类型用户的各类型负荷的调度方案对各类型用户的各种类型的负荷中的柔性资源进行调节;本发明通过定义居民用电的舒适度损失,量化了用户的节能意识对应的行为对居民家庭用电的影响,为将来家庭用户的用电量预测及相关节能激励政策提供理论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5764845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373744.9
申请日:2022-11-03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沈百强 , 王朝亮 , 陈宋宋 , 芦鹏飞 , 朱欢 , 刘主光 , 姜志博 , 叶菁 , 肖涛 , 张洪志 , 刘炜 , 李勤超 , 陈珂 , 李亦龙 , 章江铭 , 宋磊 , 黄荣国 , 俞佳莉 , 韩鑫泽 , 王佳颖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动汽车充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伏储能直流微电网的电动汽车充电优化方法。针对现有充电站采用交流配电网连接各端口且不同工作模式下仅考虑储能系统的不足,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光伏储能直流微电网的电动汽车充电优化方法,包括:对光伏模块采取最大功率点跟踪算法使其输出最大功率;在以下模式间切换:模式一、储能模块以最大功率进行放电,从电网购电;模式二、储能模块以低于最大功率的恒压进行放电,微电网离网运行;模式三、储能模块以低于最大功率的恒压进行充电,微电网离网运行;模式四、储能模块以最大功率进行储能,将多余电能出售。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提升光伏发电利用率,降低用户充电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4936743A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2210381905.2
申请日:2022-04-1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Inventor: 田世明 , 宫飞翔 , 陈宋宋 , 徐玉婷 , 张海静 , 覃剑 , 张爱群 , 何胜 , 陈珂 , 孙贝贝 , 薛一鸣 , 阮文骏 , 齐路 , 潘明明 , 黄伟 , 刘汗青 , 谢尊辰 , 周颖 , 袁金斗 , 孙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工业企业参与电网互动响应的性能评价方法、系统及设备,包括:基于预先构建的多层评价指标体系,采集工业负荷参与电网互动响应的运行数据;基于所述运行数据,对多层评价指标体系最底层评价指标进行计算得到底层评价指标的实际取值;基于多层评价指标体系的多层次结构,根据层次分析法与德尔菲法相结合的主观权重法,计算得到底层评价指标的权重;依据得到的底层评价指标的权重和实际取值,计算得到评价目标的综合指标值,并基于所述综合指标值对工业负荷参与电网调控性能进行评价;使得本发明为用户参与电网调控前的潜力预测和调控后奖励收益机制的建立提供可靠依据,同时权重设置更加科学合理,保证了评分结果的准确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