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193802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1115292.8
申请日:2018-09-2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考虑新能源预测误差的需求侧资源调度方法。该法包括:根据新能源发电和负荷历史数据,得到新能源出力和负荷预测曲线以及新能源出力和负荷误差分布曲线;将电网参数以及新能源出力和负荷预测曲线、新能源出力和负荷误差分布曲线带入预设的场景判别概率需求模型,得到电网运行调度需求量和系统调度场景;根据电网运行调度需求量和系统调度场景,确定调度需求。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充分考虑新能源出力和负荷预测误差,计算系统调峰需求、新能源波动量以及削峰填谷需求,为电网调度需求响应资源提供调度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9471791A
公开(公告)日:2019-03-15
申请号:CN201811115458.6
申请日:2018-09-2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6F11/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需求响应通信一致性测试系统与方法,包括:基础配置模块、测试管理模块和报告输出模块;所述基础配置模块,用于对测试用例的定义、测试模板的组装、系统常量设置,以及对用例进行拓展和修改;所述测试管理模块,用于提供测试过程配置和测试执行入口与测试过程监测;所述报告输出模块,用于将测试记录和预设的测试通过标准进行对比,生成测试报告。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需求响应通信一致性测试系统与方法,解决了启动需求响应信息交换规范、一致性测试规范等标准文件的编制时,缺少相应的测试系统、测试方法的问题,为需求响应的发展扫除障碍并提供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08462175A
公开(公告)日:2018-08-28
申请号:CN201810441112.9
申请日:2018-05-1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采暖设备需求响应互动方法、系统和装置,包括:电采暖设备需求响应互动装置向需求响应主站发送电采暖设备的调节特性及储能特性;基于需求响应主站反馈的需求响应事件信息和预先制定的需求响应策略生成针对电采暖设备的调控指令;将调控指令下发至电采暖设备;其中,需求响应主站反馈的需求响应事件信息基于弃风功率、弃光功率、用电负荷预测信息以及电采暖设备的调节特性及储能特性获得。该互动方法、系统和装置,基于弃风功率、弃光功率、用电负荷预测信息,利用电采暖设备的调节特性及储能特性对电采暖设备进行控制,可用于风、光等可再生能源的消纳。
-
公开(公告)号:CN109753990A
公开(公告)日:2019-05-14
申请号:CN201811426156.0
申请日:2018-11-27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 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户电能替代潜力预测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将待预测用户的指标数据输入至已训练好的电能替代潜力辨识分类器,获取辨识结果;根据辨识结果对用户电能替代潜力进行分类预测。本发明能够明显提高用户电能替代潜力预测的准确度和预测速度,有助于指导电网营销专责开展电能替代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09753990B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1811426156.0
申请日:2018-11-27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 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户电能替代潜力预测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将待预测用户的指标数据输入至已训练好的电能替代潜力辨识分类器,获取辨识结果;根据辨识结果对用户电能替代潜力进行分类预测。本发明能够明显提高用户电能替代潜力预测的准确度和预测速度,有助于指导电网营销专责开展电能替代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09754154A
公开(公告)日:2019-05-14
申请号:CN201811415435.7
申请日:2018-11-26
Applicant: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商业专变用户节能改造潜力辨识方法,包括以下过程:S1,提取表征设备节能改造潜力的指标,构建设备级节能改造潜力评估体系;S2,获取对应各指标的设备运行数据;S3,根据设备运行数据,计算设备节能改造潜力评价结果,由设备节能改造潜力评价结果辨识节能改造潜力用户;S4,将节能改造潜力用户与已进行节能改造用户对比,分析节能改造潜力用户的节能改造潜力。本发明方法实现对工商业专变用户多设备的综合辨识。
-
公开(公告)号:CN109754154B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1811415435.7
申请日:2018-11-26
Applicant: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商业专变用户节能改造潜力辨识方法,包括以下过程:S1,提取表征设备节能改造潜力的指标,构建设备级节能改造潜力评估体系;S2,获取对应各指标的设备运行数据;S3,根据设备运行数据,计算设备节能改造潜力评价结果,由设备节能改造潜力评价结果辨识节能改造潜力用户;S4,将节能改造潜力用户与已进行节能改造用户对比,分析节能改造潜力用户的节能改造潜力。本发明方法实现对工商业专变用户多设备的综合辨识。
-
公开(公告)号:CN118801368B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232060.6
申请日:2024-09-04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 , 杭州倍联低碳科技有限公司 , 国网(杭州)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徐川子 , 张兴华 , 王鑫 , 王辉东 , 王峰渊 , 李磊 , 刘强 , 李建锋 , 麻立群 , 向新宇 , 孙微庭 , 芦鹏飞 , 陈奕 , 陈晓刚 , 刘宏伟 , 马闯 , 李昂 , 张鹏飞 , 陈宋宋 , 李卓然 , 耿光超 , 杨强 , 李乃一 , 夏霖 , 冯涛 , 卜家俊 , 姚博 , 罗庆 , 吕卓 , 俞侃
IPC: H02J3/00 , G05B19/04 ,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数智低碳建筑的能源调控系统、方法、设备、介质和产品,系统包括智慧能源中心和电网,智慧能源中心用于根据建筑环境数据、探测到的人员体感数据,基于预设的建筑环境数据、人员体感数据、达到目标舒适度所需的用电设备最低电气能耗之间构建的调控策略,调整所述建筑内人员行动轨迹所经空间内的用电设备控制参数;根据建筑环境数据、用电设备控制参数、建筑的历史用电变化数据,和建筑管理者输入的用电需求,生成建筑能源需求预测数据并反馈至电网。本发明利用数智化手段在考虑用户舒适度的基础上灵活、动态调整电气能耗,通过建筑的能源管控技术创新,实现既有建筑的低碳节能改造和提质增效,进而有利于实现近零碳。
-
公开(公告)号:CN111969613A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2010754983.3
申请日:2020-07-3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H02J3/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需求响应优化调度方法及系统,包括:对每个时刻基于预先构建的用户行为模型和所有用户综合参与意愿的最低阈值,得到电网对用户参与需求响应的激励水平;基于所述电网对用户参与需求响应的激励水平和各时刻的需求响应调度负荷预测总容量,对电网调度需求响应的成本最小进行优化计算,得到成本最小时负荷资源调度方式;所述用户行为模型是基于用户参与需求响应的概率与电网激励水平的关系进行构建。本发明考虑了用户参与需求响应的不确定性,基于用户参与需求响应的概率和激励的关系实现了优化电网运行成本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9358755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566174.4
申请日:2024-11-05
Applicant: 国网数字科技控股有限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雄安新区供电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徐慧明 , 耿若曦 , 王延芳 , 张兴华 , 李津 , 洪福斌 , 陈思安 , 谭盛钰 , 高剑 , 李树荣 , 钟成 , 王帆 , 栾士岩 , 高子寒 , 张思瑞 , 成岭 , 卜凡鹏 , 卢浩鹏
IPC: G06Q10/04 ,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F18/27 , G06N3/006 , G06N5/01 , G06N20/20 , F25B30/06 , F28D20/00 , G06F12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冷热源系统储热协同优化方法,涉及地源热泵能源利用技术领域,包括下列步骤:S1、收集测量数据;S2、进行负荷计算与参数范围的计算;S3、对土壤的吸放热量进行计算;S4、对储热体位置进行优化;S5、确定最优钻孔深度和最优的储热体容积;在本发明的优化设计过程中,通过确定储热体的容积和地埋管的钻孔深度,以实现最低能耗和最小成本。系统根据用户冷热负荷需求,动态调整这些变量,直到找到最优组合,本发明通过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能耗高、土壤热失衡和能源供应不稳定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高效、智能的地源热泵系统优化设计方法,能提升系统的长期稳定性和运行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