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849426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311734296.5
申请日:2023-12-1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分院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计量中心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卢和平 , 周峰 , 郜波 , 方田 , 刘俭 , 王健 , 刘俊杰 , 易姝慧 , 刁赢龙 , 雷民 , 殷小东 , 张军 , 赵兵 , 袁瑞铭 , 李明 , 陈卓 , 赵威 , 汪根荣 , 吴平
IPC: G01R15/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携式高精度宽频电容分压器,其包括高压臂气体电容器和低压臂集成电路;其中,所述高压臂气体电容器包括多个同心设置的高压电极以及多个同心设置的低压电极,多个高压电极与多个低压电极互相交错且间隔设置;所述低压臂集成电路设于所述金属底座下部,所述低压电极通过低压连接线与低压臂集成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接。该电容分压器介质损耗小、频率特性好、电压跟随特性好、受温度影响小、测量精确度高;同时,该电容分压器的体积和重量小,工艺简单,经济性能优良,且可以便携式运输。
-
公开(公告)号:CN119125985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158447.1
申请日:2024-08-2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分院
IPC: G01R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开口电流传感器的自校准装置及在线自校准方法,所述装置包括:开口电流互感器和自校准系统,所述开口电路互感器,包括:位于一侧的第一注入绕组和第二注入绕组,以及位于另一侧的检测绕组;所述自校准系统,包括:第一数控信号发生单元、第二数控信号发生单元、第一功率放大单元、第二功率放大单元、第一信号取样单元、第二信号取样单元、第三信号取样单元和自校处理单元;所述第一数控信号发生单元、第一功率放大单元、第一信号取样单元和第一注入绕组构成抵消电路;所述第二数控信号发生单元、第二功率放大单元、第二信号取样单元和第二注入绕组构成校准电路;所述第三信号取样单元和检测绕组构成测量电路。
-
公开(公告)号:CN117590049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456248.4
申请日:2023-11-03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分院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计量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宽频带电容分压器,包括电容器及感应系统;电容器上下端对应设置高压金属盖板及低压金属盖板,高压金属盖板及低压金属盖板间隔预设距离平行设置形成密闭的电容腔体,两个盖板之间设置多个高压电容极板及低压电容极板,高压电容板及低压电容极板沿电容腔体中心轴向外辐射分布,为低高压依次间隔分布的圈状电容极板,相邻的电容极板之间空气作为介质;感应系统包括电磁感应线圈、一次引线及二次引线,一次引线及二次引线分别连接电磁感应线圈的两端,一次引线连接电容器的低压电极,二次引线连接感应系统的输出端。该分压器结构简单,损耗低,能提供宽范围电容量值,不易受温度及压力影响,电磁感应线圈使二次仪表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7192201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0975097.7
申请日:2023-08-03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分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用电设备状态变化判定的方法及系统,属于电力负荷用电监测与信号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录制用电设备在不同运行阶段的三相电流波形,并基于所述三相电流波形获取用电设备的电流间谐波频谱特征;确定所述电流间谐波频谱特征中,不同的电流间谐波频谱特征间的相关性,基于所述相关性生成用电设备的间谐波特征簇;根据所述间谐波特征簇,获取所述用电设备的状态变化标定特征量;通过所述状态变化标定特征量,来判定目标用电设备的状态变化。本发明提高了用电设备的非介入式负荷辨识技术的辨识精度与颗粒度,有利于在工厂环境中的推广与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761603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606733.5
申请日:2023-11-2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分院
IPC: G01R3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运行工况下电流互感器误差测量的装置,包括:将升流装置接入被检电流互感器和标准电流互感器的一次两端,注入频率和幅值可调的一次电流;一次电流作为校准点电流,将混叠信号与待测电流互感器耦合形成待测信号;将待测频率、校准点电流、标准电流互感器耦合形成标准参考信号;差电流合成单元,根据输入的参考信号,合成反向差电流;矢量运算单元,将输入的待测信号和标准参考信号进行矢量取差,通过获得的差值与输入的反向差电流,获得待测混频信号;锁相指零单元,用于指零检测;中控校准单元,根据锁相输出信号和反向差电流,计算运行工况下电流互感器的误差。解决现有误差测量装置只能在工频下进行校准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511178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402962.X
申请日:2024-10-0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分院 , 国家高电压计量站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磁式电压互感器全负荷下误差的扩展计算方法及系统,属于交流电压测试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获取电磁式电压互感器任意两个负荷下的误差,基于两个任意负荷下的误差,确定所述电磁式电压互感器全负荷下的误差;基于所述电磁式电压互感器全负荷下的误差以及负荷误差与空载误差的关系,计算得到所述电磁式电压互感器的空载误差;基于所述空载误差以及不同负荷下电磁式电压互感器负荷误差的分布规律,计算得到所述电磁式电压互感器全负荷下的扩展实际误差。本发明的计算步骤简单,针对全负荷下的误差无需开展试验接线,通过理论计算即可获得,极大的降低了运维人员工作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511179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415857.X
申请日:2024-10-1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分院 , 国家高电压计量站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电磁式电压互感器分布参数辨识的方法及系统,属于交流电压测试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将电磁式电压互感器进行等效,将所述电磁式电压互感器等效为二端口等效宽频模型;确定所述二端口等效宽频模型的导纳参数矩阵;基于所述二端口等效宽频模型的导纳参数矩阵,辨识出所述电磁式电压互感器的最优分布参数。本发明方法计算简单,结果准确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8501540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646880.3
申请日:2024-05-23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分院
IPC: G01R23/02 , G01R23/16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改进数字锁相放大算法的异频信号测量方法,包括:获取待测量的混合异频信号;针对所述混合异频信号的不同频率范围,采用多级串联的DPLL算法结构,并引入自适应滤波机制,根据所述混合异频信号的频率特征,动态调整环路滤波器的参数;通过频率估算和跟踪算法,实时监测所述混合异频信号的各个频点的频率变化;通过多频带并行处理的数控振荡器模块,实现对所述各个频点的信号的同时测量和分析。实现了在复杂电磁环境中多频点异频信号的高精度测量和综合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9471536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402967.2
申请日:2024-10-0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分院 , 国家高电压计量站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磁式电压互感器绕组阻抗的计算方法及系统,属于交流电压测试技术领域。本发明提包括:获取电磁式电压互感器不同负荷下的负荷误差,基于不同负荷下的负荷误差,计算出负荷误差差值;基于不同负荷下的负荷误差对应的负荷值及功率因数,计算出不同负荷误差下的旋转系数;基于所述负荷误差差值及所述旋转系数,计算得到电磁式电压互感器的绕组阻抗。本发明的计算方法简单,针对全负荷下的误差无需开展试验接线,通过理论计算即可获得,将极大降低运维人员工作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446113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646883.7
申请日:2024-05-23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分院
IPC: G06F30/27 , G06F30/10 , G06F30/23 , G06F18/24 , G06F18/213 , G06N3/0464 , G06N3/0442 , G06N3/0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用电负荷模型训练方法及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对目标负荷设备进行几何建模以及耦合仿真,得到反映设备动态特性的数字孪生模型,实时采集目标负荷设备运行过程中的波形数据并进行预处理,获得实测波形数据;基于数字孪生模型,生成虚拟波形数据,将实测波形数据和虚拟波形数据进行合成,获得合成的负荷波形数据;基于从合成的负荷波形数据提取的关键特征,确定用于神经网络训练的特征向量,构建适用于负荷识别的深度神经网络模型;将特征向量和对应的负荷类型标签输入深度神经网络模型,对模型进行训练,得到训练好的负荷识别模型,对负荷识别模型进行性能评估,实现对实时采集的负荷波形数据的自动识别和分类。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