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556862A
公开(公告)日:2019-12-10
申请号:CN201910821293.2
申请日:2019-09-0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六安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光伏集群的配电网两阶段优化调控方法及装置,包括:根据配电网的各运行场景发生的概率确定配电网的第一调控方案;以所述第一调控方案对配电网进行全局优化调控;当配电网的光伏集群中节点电压越限时,基于集群内分布式光伏及储能的功率调节能力确定第二调控方案,并以所述第二调控方案对配电网的光伏集群中的分布式光伏及储能进行调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利用配电网全局及配电网的光伏集群两阶段调控实现配电网内的多种可调控资源在时间尺度及空间尺度上的多维度协同优化调控,提高调控的快速性和有效性,提升电网对分布式光伏的消纳能力,保证配电网的安全稳定的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0515416A
公开(公告)日:2019-11-29
申请号:CN201910561085.3
申请日:2019-06-26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六安供电公司
IPC: G05F1/56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伏阵列输出电压调节方法及装置,包括:比较光伏阵列当前时刻的输出功率和主网所需功率,并根据比较结果确定光伏阵列当前时刻的调节电压;调节光伏阵列当前时刻的输出电压为所述光伏阵列当前时刻的调节电压;本发明在光伏阵列的输出功率大于主网所需功率的情况下确定调节电压时,按照光照强度对光伏阵列进行分类,并基于主网所需功率确定各类光伏模块的总功率,考虑到了不同光伏模块的具体环境情况和主网需求,使光伏功率过剩时电压调节更加精确;在光伏阵列的输出功率小于等于主网所需功率的情况下确定调节电压时,基于光伏阵列历史电压和电压确定当前时刻的电压修正参数,使光伏阵列能以最大电压输出,并给主网提供电能。
-
公开(公告)号:CN110515416B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1910561085.3
申请日:2019-06-26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六安供电公司
IPC: G05F1/56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伏阵列输出电压调节方法及装置,包括:比较光伏阵列当前时刻的输出功率和主网所需功率,并根据比较结果确定光伏阵列当前时刻的调节电压;调节光伏阵列当前时刻的输出电压为所述光伏阵列当前时刻的调节电压;本发明在光伏阵列的输出功率大于主网所需功率的情况下确定调节电压时,按照光照强度对光伏阵列进行分类,并基于主网所需功率确定各类光伏模块的总功率,考虑到了不同光伏模块的具体环境情况和主网需求,使光伏功率过剩时电压调节更加精确;在光伏阵列的输出功率小于等于主网所需功率的情况下确定调节电压时,基于光伏阵列历史电压和电压确定当前时刻的电压修正参数,使光伏阵列能以最大电压输出,并给主网提供电能。
-
公开(公告)号:CN112215383A
公开(公告)日:2021-01-12
申请号:CN201910620354.9
申请日:2019-07-1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六安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布式光伏发电功率预测方法和系统,包括:基于数据样本进行训练,得到分布式光伏发电功率预测算法;采用分布式光伏发电功率预测算法进行预测,得到预测时段分布式光伏发电功率的预测值;其中,分布式光伏发电功率预测算法包括数据样本和分布式光伏发电功率预测值,数据样本包括:历史天气数据、分布式光伏发电数据及预测时段上一时刻实测天气数据、分布式光伏发电数据。本发明提出的分布式光伏发电功率预测方法和系统,充分考虑预测算法的实时性,利用最新数据提取新规律,做到预测算法的实时优化,保证预测算法持续保持高水平的预测效果,达到对电网调度的支持,降低高渗透率分布式光伏对电网的影响,保证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0210064B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1910367582.X
申请日:2019-05-0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向能源互联网的分布式储能分层调控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以分布式储能分层调控模型的最小损失功率为目标获取区域内最优储能系统输出功率;根据所述区域内最优储能系统输出功率调控区域内储能系统。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云服务+本地自治控制”的分布式储能分层调控方法,协调各个局域能源互联网实现能量流的多向流动,为能源互联网的新型运营管理提供理论基础,提高了整个能源互联网的稳定经济运行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8964151B
公开(公告)日:2023-02-07
申请号:CN201810699491.1
申请日:2018-06-2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微电网网架结构设计方法及系统,包括:基于供电可靠性指标,选择数量最少的交直流混合配电装置;当选择出的交直流混合配电装置的数量为第一设定值时,由选择出的交直流混合配电装置的连接方式确定微电网网架结构;当选择出的交直流混合配电装置的数量大于第一设定值时,在由选择出的交直流混合配电装置数量确定的连接方式中,基于经济性指标确定微电网网架结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交直流混合配电装置与微电网使系统运行平稳,减少了电力电子换流器的成本,实现了灵活的能量转换,具有很大的技术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5619483A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11281076.7
申请日:2022-10-19
Applicant: 国网上海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山东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Q30/06 , G06Q10/067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中长期与调峰市场衔接的虚拟电厂零售结算方法,包括:建立虚拟电厂参与中长期市场的交易结算流程;建立虚拟电厂参与调峰市场的交易结算流程;建立基于中长期与调峰市场衔接方法;建立考虑中长期与调峰辅助服务衔接偏差的虚拟电厂结算模型;提出计量与偏差处理方法得到结算依据,并依据所述结算依据进行结算。本发明能够提高虚拟电厂参与调节性市场的积极性和内部管理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5173545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646029.1
申请日:2022-06-08
Applicant: 国网上海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应急供电的移动储能无缝续航增容方法及系统,该方法的供电系统能够基于移动储能车本身的特点,提供一种高响应速度的移动储能无缝续航增容方法;并且还能够在具有柴油发电机的情境下,解决柴油发电机本身响应慢的缺点,将移动电化学储能和柴油发电机的优点结合,根据负载的用电量和储能车容量的大小,实现在移动供电设备电池存储电量不足的情况下,通过柴油发电机满足负载的供电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3783193B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345222.3
申请日:2021-11-15
Applicant: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边端协同的乡村供用能系统优化调控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采用边‑边交互的方式,结合边端协同架构,获取相邻区域配电网的可移动资源运行信息,以降低区域配电网运行成本为优化目标,进行日前区域配电网有功无功协调优化;考虑可移动资源的优化调度,基于短期预测结果以预设时间段内的区域总运行成本最小为优化目标,确定除慢动态设备外的可调设备在预设时间段内的出力;以减少可调设备的调整成本为优化目标,进行最优潮流计算得到各个可调设备的修正量,并基于修正量对各个可调设备的实时出力进行修正。采用日前优化‑日内短期滚动优化‑日内超短期反馈矫正优化多时间尺度的优化调度,实现乡村供用能系统的多能互补。
-
公开(公告)号:CN112801813A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2011617955.3
申请日:2020-12-31
Applicant: 国网上海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Q50/06 , G06F30/20 , G06F111/04 , G06F113/0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确定虚拟电厂系统源‑荷协同优化模型的方法及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根据预先采集的虚拟电厂系统的参数,确定风电出力不确定性、光伏出力不确定性以及负荷不确定性;根据风电出力不确定性、光伏出力不确定性以及负荷不确定性,确定电能子系统、热能子系统以及气能子系统;将电能子系统确定为上层协同优化模型,将热能子系统和气能子系统确定为下层协同优化模型,上层协同优化模型与下层协同优化模型相互影响;确定上层协同优化模型的目标函数、上层协同优化模型的约束条件、下层协同优化模型的目标函数以及下层协同优化模型的约束条件;确定虚拟电厂系统源‑荷双层协同优化模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