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09598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134631.2
申请日:2024-08-1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柔性直流电网接口换流站的高频振荡抑制方法和系统,应用于柔性直流输电技术领域。方法包括:采样柔性直流电网接口换流站的交流侧的运行数据,基于运行数据的频域特征,确定柔性直流电网是否发生高频振荡;若柔性直流电网发生高频振荡,基于运行数据确定高频振荡点;基于滤波支路的滤波参数与接口换流站的阻抗特性间的关联关系和柔性直流电网的高频振荡机理,筛选出使柔性直流电网接口换流站在所述高频振荡点为正阻尼特性的目标滤波参数;基于目标滤波参数控制滤波支路投入锁相环内运行,以抑制柔性直流电网接口换流站的高频振荡。本发明解决了柔性直流电网高频振荡的抑制效果较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589564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310195840.7
申请日:2023-03-02
Applicant: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故障电流抑制支路的仿真平台、调试方法、设备及介质,包括:直流电网物理动模,所述直流电网物理动模与故障电流抑制支路动模装置电连接,所述直流电网物理动模还与阀控装置动模通信连接;所述直流电网物理动模,用于向所述数字物理混合仿真平台中的故障电流抑制支路动模提供进行动模调试的电路数据;所述直流电网物理动模,还用于和所述阀控装置动模进行电路数据交互。本发明通过仿真平台中的故障电流抑制支路动模装置对发生故障的直流线路电流进行限流和切断,实现对故障的隔离,从而保证系统安全可靠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8214030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394533.6
申请日:2024-04-02
Applicant: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计及储能的风电场一次调频实现方法及装置,应用于跟网型控制直驱风机构成的风电场站并网场景下,风电场站对交流电网提供一次调频支撑的方法和策略;通过合理配置一定容量的超级储能电容装置,可与机组本身附加的调频响应策略一起协同参与交流电网调频;因储能装置的配置与参与,可提升惯量与调频响应的速度,降低桨距角等调节带来的机械疲劳损害;同时机组网测变流器附加的机组本身可实现的调频响应部分可最大限度地支撑调频任务,相比单纯依靠储能调频可降低储能配置容量。该发明可直接在直驱风电场中实现与应用,具备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6470559A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211609655.X
申请日:2022-12-14
Applicant: 长沙理工大学 ,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具备限压限流和振荡抑制能力的柔性直流换流站电压单环控制方法,包括获取输入量usdq和isdq;d轴和q轴电压经低通滤波器后,与参考电压U*s相加减产生的误差值送至控制器Guac,输出交流电压控制值;输出值与瞬时交流电压经前馈算法后产生的补偿量相叠加,实现限压限流交流电压前馈补偿算法;再将叠加后的电压与瞬时电流馈至补偿器产生的补偿电压相叠加并送至阀控系统,实现谐振抑制交流电流前馈补偿算法;对交流电流前馈补偿器参数进行设计,实现参数解析与设计。本发明在降低柔性直流换流站供电孤岛新能源场站发生故障后电压和电流幅值的基础上,以短路故障无需闭锁换流站、不增加硬件设备等优势特点,降低了换流站谐振振荡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5603332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210906846.6
申请日:2022-07-29
Applicant: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CN)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CN)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CN)
IPC: H02J3/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柔性直流电网仿真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柔性直流电网的稳定性分析方法及装置,包括:利用预先确定的柔性直流电网的小干扰模型进行仿真;在仿真系统中对柔性直流电网进行小干扰稳定性分析。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基于特征根法进行柔性直流电网的小干扰稳定分析,定位系统可能存在的负阻尼或弱阻尼模态,并提取影响系统稳定性的关键因子。
-
公开(公告)号:CN110445170A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910702173.0
申请日:2019-07-31
Applicant: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上风电场柔直并网的有功频率控制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岸上交流电网接入点的频率信号,将频率信号传输至柔性直流系统岸上换流站的控制保护单元;当检测到柔性直流系统岸上换流站和海上风电场控制保护系统的站间通信系统正常时,将频率信号通过站间通信系统发送至海上风电场控制保护系统的频率有功调制模块;基于频率信号利用频率有功调制模块生成的有功功率调节量传输至海上风电场能量管理系统;海上风电场能量管理系统再根据有功功率调节量调制海上风电场输出的有功功率。从而实现调制海上风电场输出的有功功率,支撑岸上交流系统进行调频;实现了海上风电经柔直接入对岸上交流电网接入点的频率有功调节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162413B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110476599.6
申请日:2021-04-29
Applicant: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M3/15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DC/DC变换器,包括第一桥臂单元、第二桥臂单元、第三桥臂单元、第四桥臂单元及电抗器,其中,第一桥臂单元的一端与第三桥臂单元的一端均与高压侧直流电源的正极连接;第二桥臂单元的另一端与第四桥臂单元的另一端均与高压侧直流电源的负极连接;第一桥臂单元的另一端与低压侧直流电源的正极连接;第二桥臂单元的一端与低压侧直流电源的负极连接;第一桥臂单元与第二桥臂单元串联,第三桥臂单元与第四桥臂单元串联;第一桥臂单元与第二桥臂单元的连接端,以及第三桥臂单元与第四桥臂单元的连接端通过电抗器连接。通过实施本发明,解决现有技术中DC/DC变换器无法适配高压应用场合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477584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210909596.1
申请日:2022-07-29
Applicant: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J3/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网安全稳定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直流馈入系统动态无功补偿方法及装置,包括:选择无功补偿值范围对应的功率间隔,基于所述无功补偿值范围和无功补偿值范围对应的功率间隔获取无功补偿值序列;对直流馈入系统进行仿真,依次选取无功补偿值序列中的无功补偿值对直流馈入系统进行无功补偿,并在无功补偿值序列中获取同一故障时使直流馈入系统的电压临界稳定的无功补偿值。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计算的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容量最小,经济性最优,且可以有效提高故障期间的暂态电压稳定性,阻止电动机暂态失稳扩散。
-
公开(公告)号:CN117096889A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311102902.1
申请日:2023-08-30
Applicant: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中低压电网的精细化仿真建模方法及系统,属于电网仿真技术领域,包括:对中低压电网进行态势感知,分析配电网负荷的变化情况和趋势,并预测未来的负荷需求和电网容量,对中低压配电网进行初步仿真建模;根据初步仿真建模结果,推演出中低压电网的配电网故障,对中低压电网进行一次优化;根据一次优化结果,通过对中低压电网的储能系统进行优化配置,对中低压电网进行二次优化,实现对中低压电网的精细化仿真建模;本发明通过考虑高比例分布式电源的运行方式的不确定性的精细化建模,相较于传统建模方法具有误差小的突出优点,对未来发展光伏、风力等新能源发电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6712070B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1710052640.0
申请日:2017-01-22
Applicant: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IPC: H02J3/3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可控电阻抑制换相失败的方法及系统,该法包括:检测交流系统的输入阻抗和控制系统根据输入阻抗与整定值的偏差调节可控电阻。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短时性故障和永久性故障均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降低了换相失败发生风险,避免了直流系统换相失败闭锁引起的送端切机、受端切负荷所产生的不利后果。从而保证了受端系统其余部分正常接收有功功率的同时,无功功率也基本保持在正常运行水平。对于健全部分系统的稳定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
-
-
-
-
-
-
-
-